某班教室讲台位置的墙上贴着一幅标语——“高考不是比努力,是比谁更努力。”
这样的标语是一种蛮不讲理。前半句明明说的是“高考不是比努力”,后半句“是比谁更努力”的意思却还是说“要比努力”,而且比的是“谁更努力”,这显然前后矛盾,话理不通。
这句话如果换成“高考不仅是比努力,而且要比谁更努力”,在话理上倒说得过去。
“高考不是比努力,是比谁更努力”这种似是而非的表达,往往是打鸡血式的喊空口号典型模式,听起来振振有词,其实却是会把好好的头脑搞坏的毒东西。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这样的毒东西听得越多,脑子会坏得越快,将来越容易变成胡搅蛮缠的玩意儿。
这幅标语的贴法很“创新”,是特意的。前半句是自左向右,后半句是自右向左,这样就让两个“努力”居中,不再是横排的,是竖排,很醒目,似乎在不停地催促坐在下面的学生“努力”“努力”。
很多的学校里明里暗里充斥着逼迫学生“努力”的声音。这样的学校似乎总有一股可怕的力量在不断地逼着学生努力学习,逼着学生努力考出好成绩。这样的学校里,学生的好成绩意味着校长的政绩、老师的考核、学校的面子……
这样的学校在不断地压榨学生的生命,挤压学生的自主空间。周末和寒暑假的补课,课外活动时间的缩减,甚至连课间十分钟也被剥夺掉一半,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被关在教室里时间超过十小时,甚至是十二小时……这些都是在逼着学生把时间花在课业学习之中,逼迫学生努力学习。如果是在教学一线,很容易听到老师在指责学生“不够努力”,尤其是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学习本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的教学职责本应该尽量帮助学生,而不是指责学生“不够努力”。有心帮助学生的老师,往往不会指责学生。客观上讲,只有学生自己才知道自己究竟在怎么努力,任何其他人(包括父母和老师)都无权指责学生“不够努力”。
据我观察,学校往往只是一味地逼迫学生努力,普遍缺乏两方面必要的工作。一是对学生该怎么努力缺乏必要的具体指导;二是对学生拼尽全力也难达目标导致的痛苦缺乏必须的理解、帮助和支持。
在我的接触之中,学校很多因为学业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学生,往往不是因为不努力,恰恰相反是因为太努力太拼命了。这些学生往往拼尽了全力,却还是难以达到学校、老师、父母或自己的期望,还会经常被指责为“不够努力”,最后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很没用”,会觉得活得“真的很没意思”。
面对上述这一类主动找我求助的学生,我往往会引导他们认识至少两方面的事实。一是如何理性而客观地看待周围环境给到的压力和压迫,其中必然要帮助他们排除一些成年人灌输的有毒想法。二是如何理性而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学习。比如,在学习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两点有限:第一是任何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只有24小时,这24小时不单单是要学习,更要吃饭、睡觉、运动,千万别因为学习和努力而牺牲自己正常休息的时间;第二是任何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往往是不同的,能力方面必然有差异,也就不存在可比性。
努力本身应该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表现,是一种自主自愿的行为。作为学校和老师一味强迫学生努力,则是无理的,也是无礼的。当有的学生已经拼尽了全力,学校和老师却无视学生的努力,还要逼着学生去拼命,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毒的。尤其是实际上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或名,或财,还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通过种种非人方式强逼学生努力,则是一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