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华:孩子对我“大不敬”,我却不生气

文摘   2024-12-28 07:56   广东  


在教育生活里,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或天真烂漫,或调皮捣蛋,或文静内敛,或活泼外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世界交流,与我们互动,甚至有时会遇到一些看似“大不敬”的行为,但细细品味,这些行为背后往往是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直接的表达。


晚上值日,晚自习下课的时候,我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学生们有序地下楼排队放学。这时,一个去年教过的女生,如今已经升入四年级,蹦蹦跳跳地走到我面前。她先是礼貌地跟我打招呼,然后突然冒出一句:

“体育老师,你是不是傻b。”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刺耳,但我却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无邪和调皮。我微笑着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耸耸肩,笑着说:“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好好玩。”

那一刻,我意识到,孩子的表达往往直接而纯粹,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会刻意去讨好或冒犯。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流方式,一种表达亲近和喜爱的方式。

我还想起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子跑过来,趁我不注意,跳起来偷偷拍了一下我的后背就跑了。之后等他再次出现在校门口时,我一把“抓”住他,把他抱住,故作生气地问:“刚才是不是你打我的?告诉我,为什么打我?”

我一边说一边挠他痒痒,他一边咯咯地笑,一边说:“是我是我,是我啦,我跟你玩呢。”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他们不会因为你的身份或地位而有所顾忌,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你的喜爱和亲近。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也时常会遇到孩子们对我“大不敬”的情况。他们或直呼我的名字,或说出一些看似不敬的话语,甚至做出一些不礼貌的动作。但我都不会生气,当你仔细观察他们,不惜走近他们,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大不敬”,其实都是他们交流的一种方式,能被他们“大不敬”,是因为他们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伙伴,他们的朋友。

在他们心中,我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没有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我只是一个可以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聊天、一起分享快乐的人。

有人可能会担心,孩子这样对老师“大不敬”,会不会变得不尊重老师,会不会纪律松散,难以管理?但我的经历告诉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一次期末模拟考试,我监考四年级的一个班的语文考试,这个班的孩子们大多都曾是我教过体育课的,他们也时常对我“大不敬”。但当我走进他们班教室时,他们却表现得异常兴奋和开心。他们先是张大嘴巴,然后齐声喊道:“哇,体育老师!”看得出来,他们非常期待我的到来。

在考试前,我跟他们闲聊了一下,问了问他们是否知道考试纪律和注意事项。他们一五一十地回答着,我也不时地补充和提醒。然后我才说:“那我们开始考试吧,愿你们开开心心地考试,考出一个开开心心的成绩。”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就是这一群对我“大不敬”的孩子,我没有——一不准,二不准,三……在考试的过程中,全程安安静静,甚至提醒都不需要,表现得非常安静和专注。

孩子觉得你好玩、亲近,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在你的课上不守纪律或不尊重你。相反,这种亲近和喜爱往往会让他们更加愿意听你的。

教育,并不在于我们如何去管教孩子、约束孩子,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和诉求。

孩子觉得你好玩,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公元零年
小伍老师在校园里的教书生活随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