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这篇文章,首先是想祝贺《黑神话·悟空》的大卖,他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不管最后怎么样,他们都成功冲击了如今盛行快速圈钱的游戏市场风气。
很多事情就是需要有那么一群不愿妥协、遵从良知的人,就像如今到处都是“科技与狠活”的食品市场——即便占据主流,也不代表这就是对的,因为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生命。我坚信,社会要想走向文明,就不能忽视组成这个社会的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生命。
我其实很害怕教初中,因为我不是一个爱给学生刷题的老师,我不忍心看到孩子连仅剩的那一点课余活动时间都被侵占,但在初中阶段,多刷题就是更容易出成绩——这既是现实,也是主流。
我也曾有过内心的挣扎,我也曾担心过自己只让学生做最基本的练习册,不去给他们额外刷题,会不会让学生考不好,“耽误”了他们。但我还是决定不因为恐惧而停下做自己的脚步,比起让学生刷题,我更愿意折腾自己,让自己的课通俗易懂——这一切,只想让自己心安。
之后接手了班主任,由于不忍心严管,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少被家长投诉,甚至还有家长组织起来到学校找我“了解情况”的。那段时间我也担心过自己会不会因为差评太多,而又不得不去换学校。好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认同我理念的家长越来越多,我也没有因为恐惧而停下了做自己的脚步、自甘放弃思考。
2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想到了一本书:徐继畬的《瀛寰志略》。这本与魏源的《海国图志》几乎同时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然而我们今天一提起“开眼看世界”,往往第一个想到是魏源,而非徐继畬。
为什么同样是开眼看世界,魏源的知名度远高于徐继畬呢?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魏源在看世界的同时迎合了当时的主流观念。
例如,《海国图志》里的地球划分并非像今天这样划分为亚、欧、非、美、澳洲(当时还没有南极洲),而是划分为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南赡部州与北俱庐州,并且还说南赡部州是“四州之冠”,中国是南赡部州中最尊贵的“东方人主”——这种解释暗含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
相比之下,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里对于外部世界的描述就显得相对平和开放许多。例如,他很少使用“夷”“胡”“狄”这种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取而代之的是“泰西”“西洋”“西国”这样的中性词。那时候清朝官场喜欢用“夷酋”来称呼外国来华的官员,而徐继畬也有意识地改成“英官”这样的中性词;
例如,他对于当时人人口诛的基督教也没有太多抵触的情绪,而是会去与佛教和儒学进行一番比较。他在书中说:儒学自然是好东西,佛教“以慈悲为主”也是好东西;西教讲神迹,目的也是“劝人为善”,当然也是好东西,当然了传教士来中国想用基督教取代儒学未免太不自量力了些。
这种难得的开放与平和,甚至连他的友人张穆在通读了他的书稿后写信告诫徐继畬:不要忘了明代徐光启、李之藻的历史教训,他们直到今天仍遭到大清知识分子的鄙夷。虽然徐继畬听从劝告稍作了修改,并且还在卷首增添了一张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地图,但在出版之初,还是立马遭到了当时人们的批评。
作为洋务运动的改革先驱的曾国藩,批评这本书“颇张大英夷”“欲恃虚声以慑我上国”。连改革先驱都接受不了,更别谈底下有多少官员写奏章弹劾了,而徐继畬的仕途也因为这本书受到了打击。
1850年,英国人在福州向僧人租赁房屋,引起了当地士绅的反对,史称“神光寺事件”,事情还闹得不小。当时的徐继畬正好担任福建巡抚,而那本《瀛寰志略》也已经出版了两年,这件事情也给了官员们弹劾他的机会。
因“神光寺事件”收到弹劾奏章的道光帝非常生气,将徐继畬降职以示惩戒。而等到咸丰皇帝上台后,徐继畬被彻底罢职。1856年,回到老家山西的徐继畬在平遥书院做起了塾师,靠着束脩的收入维持着一家八口的生计,而他倾注心血在1848年写就的《瀛寰志略》也在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得不到再版的机会。
1861年,咸丰帝去世。恭亲王奕䜣与总理衙门抓住机会启动了改革,年逾七旬的徐继畬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1865年他奉旨入京,担任“总理衙门行走”,两年后又进一步被任命为“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
而那本曾经被知识界人人唾弃的《瀛寰志略》,也被总理衙门决定重印,并且还将其定为京师同文馆的教科书之一。当年批评《瀛寰志略》“颇张大英夷”的曾国藩,也在将近十年后重新读起了这本书,并且因阅读这本书而写的感悟日记也持续了数月之久。
除此之外,这本书也引起了国际上不小的关注:日本在1859年和1861年两次翻刻《瀛寰志略》;在书中,有对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的赞扬言论,也使得1867年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决定赠送徐继畬一幅华盛顿的画像;...
3
为什么我会想到徐继畬与《瀛寰志略》呢?因为这两天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给了我很多的触动。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购买了这款游戏,它是当下国产游戏市场这片泥沼中难得开出的一朵莲花,里面的主要制作人都是一群有游戏热情的人,而不是像当前的主流市场那样为了赚钱而做游戏——不去迎合主流,是需要勇气的,渴望抱团取暖是人的本性。
他们在设计制作游戏的那几年时间里,一定没少受到嘲讽:大环境就是这样,你做这些有什么用呢?抄袭、套皮来钱快,你非要这么折腾自己有什么用?拿的工资还比同行要少,小作坊是没有未来的,...
现在他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有用。大环境如此,不是自甘服从的理由,有些事情它就是不对,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较真——就像那时候的徐继畬,就像后来的革命先辈,就像如今的游戏科学工作室。
其实,市面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游戏公司,他们没有庞大的宣传,他们可能正在面临着被收购、被大公司抄袭的窘况,他们也可能正在经历着利益与良知的抉择,但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这些较真的人、遵从自己内心的人,环境才不至于毫无生气。
在学校里,也会有同事会认为我给学生买零食、花心思制作桌游、冒着风险替孩子说话毫无意义:打份工而已,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便是了。做这些既不能出更好的成绩,又花钱,也没时间给学生玩,还容易遭家长质疑,而且过一两年毕业了就没学生会记得你的,做这些有意义吗?
有意义,一定有意义。虽然吃力不讨好,但我相信一定会有意义的。
就像如今愈发尖锐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没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与行动,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服从,没有人愿意冒着风险甚至牺牲利益发出声音,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空前地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所以,不要因为恐惧而停下做自己的脚步,一起尊重生命,拥抱文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