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小,就知道叔本华。那时,叔本华已是全中国批判的对象。二百多年前的世界,可能和现在的情形一样,只不过没有飞机和电脑,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把生态和气候以及整个当时的人都被异化了。那时,还是有冷静看世界的人存在,而眼光中看到的就只有的是迷离和迷蒙。在这迷离和迷蒙的困惑中,思想因乱碰乱撞会磨擦出许多的火花,用文字把“杂乱”给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其中叔本华的灵魂与情感就是在这困惑的文字中。因而,后世就有很多“喜欢”他和研究他的人,想能窥探人类的本质。而他看待女人、评说女人为什么会那样,真的有点不可思议。说女人生下来就是最适应生育小孩和哺乳以及做家务的动物、说女人天生的智力就和小孩接近、女人的正义感诚实心正直品质等的道德方面都比男人低劣,等等。后来,才知道,他没结过婚!
大了点,弗洛伊德开始“慢”腾腾的在另一层面流行起来。他的书,其实就是一些医疗记录,和现在医院的病历差不多,只是,他夜深人静工作后,没事干,拿起出来瞅瞅,尔后再加以自己的推论,总结总结而结集的。就是这推论,把人类的本性全给推论的“一塌糊涂”。自己,肯定学知薄且陋、或许还有点传统,对他所叙说的从病理中归纳的对性的描绘、对梦的解析及精神的分析,处在“大了点”的时期还是有点脸红和不自在,更多的是不理解和不清楚。性真的就有原罪、真的就是万恶之源?而现实生活中为何很多人时不时的总是喜欢带着这其中的潜台词说事,且说时总是口若悬河、总能精神抖擞着。再大了点后,有时想,弗洛伊德胆真够肥,什么都敢说,男女之间私下的事也放在桌子上大谈特谈且大写特写,还拿出来换银子,在中国主流社会,是绝对不容许的,或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其实,他的理论只是怎样认识人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式,前人没有罢了。同时,又想到,内心生活与现实生活怎样才能统一、社会层面上的生活与社会层面下的生活又怎样才能步调一致,这真的是人类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再大了点后,又想到,偷窥是人类的通病,而弗洛伊德在那时却不敢说,或是根本他治疗不了当时的精神疾病,就没去推论和总结,更不敢大鸣大放的出书,怕自己会“遗臭万年”。
初中时,对马、恩、列、斯还有毛泽东思想有很大的兴致和热情。私下里、在小阁楼,看了伟人一八四八年写的《共产党宣言》。真的,里面那理想、目标、希望、以及全人类的解放,很是崇高、也很伟大,但对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却叙述不多。现在,中国有了“中国特色”、“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期新的“中国特色”,统统与马、恩、列、斯、毛泽东思想并列,很是丰富多彩。理论得到发展和壮大,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时代的进步,更是生存于地球人的向往和期盼。但是,不管怎样,只有天天认真努力奋发、仔仔细细、勤勤奋奋的工作,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高中了,被萨特《存在与虚无》吸引了。存在是什么、虚无又是什么,什么是存在、什么是虚无,以及是什么的和什么的存在与虚无,以及他是对存在的“恶心”、还是对虚无的“恶心”,一点都不清楚和不了解。望着存在、想着虚无;想着存在、望着(其实望不了)虚无,没了意识,头脑更是空空的。后来,看了些他其它的书,联想到现实,望着芸芸众生,想着纷纷扰扰存在与虚无的世界,对存在与虚无似乎能理解一丝丝。是不是人在现实和将来中不能给予确定、是不是人的实在和需求不能被肯定,是不是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将来总存有着恐惧和虚无?是不是存在与虚无在相互轮换着,让人根本找不到北,使世界陷入永恒虚无之中?真实的世界本就是虚无。慢慢的对他说的“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朋友”、“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他人就是地狱”、“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能够骗自我,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貌”,等等,有了一点点的灵犀。萨特一辈子没结婚,只有女友,多自在。他女友波伏娃写的书也很好,如《第二性》。
工作了,开始关注为什么弗洛姆会写《寻找自我》,尔后又写《逃避自由》。弗洛姆写了很多的书,他的《爱的艺术》是路人皆知的,唯独对他的“自由”,很多人更是情有独钟。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已进入网络和人工智能时代,经济也已进入全球化后时代,美国是不是更先进,或许真的美国说得不算。人,只要生存于现今的社会,心理上的所需和生理上的所求,全都一览无余。同时,假若你是个稍有知名气的公众人物,你必定是个裸人,肯定也是“网红”。谁都是现代生活的受益者,可同时,谁都是现代生活的受害者。真的,时下,没有你不知道的,只有你不想知道的。因而,现代人现在更需要“自由”的同时,更想更迫切的需求也是想完完全全的逃避 “自由”。有时“自由”让你无所适从,有时“自由”让你无能为力。面对“自由”你会不会逃避呢,你肯定会!
前些年月,罗尔斯的《正义论》风行世界,一个人与一本书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是一根稻草或一滴水?不敢说,但在上帝都已死亡的现在,谁去主持正义、谁去维护正义、谁又能担当正义?如今的中东、如今的美帝国主义、如今的世界经济的恶性竞争,等等,已经说明了一切。当然,人的美好心灵有时还是具有科学性和正义性,或许将来,在美好心灵的科学性和正义性的加速推动下,世间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人,真的很怪。从小到大,从没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认识社会到能够认识社会,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慨和想像,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迷茫和迷惑。不管这些是好还是坏,不管这些是碎碎的还是整体的,
那句现代哲学祖师爷“我思故我在”的话、以及在中国说了二千多年的话“道非道,是道也”的道理,总在耳旁和心里,会引发耳朵后面脑细胞的转动。 “我思故我在”哪怕有些痛、有些苦,还得去“我思故我在;“道非道”,还得去寻求道,才是道!
中国的儒、道、释又是另一番景致。“性命天道”,向来是儒家思想的中心问题。先秦以降,“道”理、“事”理、“义”理、“情”理渐入形而上后,“内圣外王”之道,让各种理相互的融合。《乾文言》中有句很著名的话,就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揭示着大自然的规律,在这世界井然有序的发展中,人类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后来的宋明新儒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为何新,其实这其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向来就分为:“理学”与“心学”。理学,以程、朱为一系,心学,以陆、王为一系。不管狭义怎样,广义还是为了复兴中国儒学。要知道,中国儒学,是世界根本的“善”学。
中国的儒与道,怎样的区划和区别,除去道的“装神弄鬼”外,对于世人仁者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生命的追求,并无其他异意。佛教、中国的佛教,是两个不同概念。佛教不能救国治世,但还是能向后转,逃离世俗,不给予祸害。是不是万事同源,人的德性完成之后,最高目标是“成圣”,儒、道、释各有各自“圣”的同时,对“圣”的追求应是一致性的。
其实,自古以来的任何什么学,都是从心开始,达格物,通天理和地律。自地球、人类、人类智慧开元以来,风风雨雨、暴风骤雨、腥风邪雨与开元并行,在这之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伟人和智者,就是改变不了种种的丑陋。还好,
中国人经历百年的灾害,深知与天地同行的道理,与人类共生存的方法,方有今天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很安慰,有点甜,在中国的传统中,深藏“六德,六行,六艺”,以及“正德,利用,厚生”的有为与无为,让人有了宽敞豁达的心,在有人很早就说过“上帝已经死了”的今天,很是需要。现如今的社会,上帝是否是真实的存在,不要用理性与感性去加以领悟和推论,只要知道,生存着才是王道!在能好好生存的情形下,好好生活每一天、好好努力做成每件事、好好奋斗促就理想变成现实,更是王道!
每天,人生活的空间会被撕成无数的碎碎的东西;每时,人思绪的精神也会被撕成无数的碎碎的东西;每刻,人肉体更会被撕成无数的碎碎的东西!其实,人就是由碎碎的东西所组成!
东西已是碎碎的,怎么办?
不管吧!如同“娘要出嫁,天要下雨”!
管与不管,太阳照旧升起,地球照旧转动;是人类,照旧要去忙忙碌碌,是耕牛,照旧天天要去耕地。不管与管,又有谁去理会:这此和那些东西已全是碎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