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记忆——曾经(A)
是土特产,对于土特产家乡的本地人来说,就是生活的日常,没什么大惊小怪,更没什么诧异无比。或是见怪不怪,或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自己从小就从没想过,要去了解陶瓷;在自己平淡生活中,也从不寻找机会去懂得陶瓷;在自己曾经的日子里,更不清楚陶瓷的今生前世。自己的那些以前和曾经,对陶瓷并不是特别喜爱和热切,还可以说,有点小小的讨厌、讨嫌、厌烦,话说重点,或还有点小小的厌恶、嫌恶、憎恶。
自己是人多力量大的年月出生的平淡常人,家庭成员不多也不少,没有芸芸众生词语中的那么多人,但站在只有不到二十平方米自家坯房屋的客厅里,也还是人头攒动,过年肯定人声鼎沸。那个年月,人人无产阶级革命觉悟性都高,做什么事干什么工作为他人着想,都一板一眼,不会有虚头巴脑、敷衍了事,更没有粗制滥造和偷工减料,对家里的人和事,也一样,从不马虎和浮皮潦草。
那个年月,不说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弟弟妹妹接哥哥姐姐的衣服穿,是常事,正常不过的。自然,小孩子身上就不会有什么骄气,有,也骄不起来。只是小病小痛时,父母会给你做碗猪肝汤,或到国营饮食店吃碗馄饨,才有小小的骄气可荡漾在你身上。凡到了能动手做点小的、不重的、不复杂的家务事时,兄弟姐妹们,除家务事中要发挥男女性别特长外,普通大众化的家务,都要轮流去做。洗碗,就是其中的事。
洗洁精不知道中国市场什么时候开始有,只知道,那时家中日常只有普通肥皂和洗衣粉,洗澡用的香皂不经常有。最为庆欣的是,食用油要计划,猪肉不是天天能吃得着,洗碗时把碗上的油星和其它的残渣洗干净,并不是难事。对于我来说,肯定不是喜欢做的事,加上一次流血“事件”,对洗碗有着“深深恐惧”,从而对陶瓷产生了小小的厌烦。
不知是陶瓷碗原来就有损伤还是破损,还有的是自己洗刷时用力过猛,一个秋天的晚饭后,轮到我洗碗时,一不小心,自己把碗给洗破后,还被这碗碎瓷片深深的给割了。被割的部位刚好正在手腕的动脉处,在送到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麻石弄门诊缝针时,医生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我,还用惊讶的语气感叹的说,是洗碗被割的吗!
“血”的教训,让我对陶瓷使用有了沉沉的顾虑和后怕,或还产生了对陶瓷使用少许的“恐慌”,开始喜欢用竹子或其他材质的碗,进行着生活的日常。凡有陶瓷,自己只是观望,不想用手去触摸,不会用脑去思索和探索,加上后来一次一次的流“血”事件,自此与陶瓷进行了“屏蔽”。
景德镇千百年的陶瓷生产,皇、御窑陶瓷不合格和残次品等都有专门处理的地方外,其他民窑瓷基本会就近埋于低洼地,更多的时候会向母亲河——昌江河——“无情的倾泄”。经月积年累,昌江河的中渡口到西瓜洲段,河道慢慢的变窄变浅,积累和堆积着大量破损陶瓷的各种残渣和瓷片。在没有自来水前,昌江河历来是景德镇人挑水吃、洗涤、洗澡等重要的地方。特别到了盛夏,只要到了傍晚,千军万马齐齐的在河中进行着欢快的游泳和畅欢的洗澡。
昌江河,在中国没进入后工业文明前,整条河的水质,透亮甘甜,柔美恬静。只要躺在水中,清澈碧绿的温良,紧紧围绕着全身,令人心旷神怡;只要漂浮在河里,波光粼粼的静谧,仿佛自己身处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可在这背后,时时要提防来自河床的危害——被河床中各种锋利的陶瓷残渣碎片所割伤。流火的夏天,天天、或几乎时时都有人被割伤。哪怕是浓冬,只要赤脚踏入昌江河,一不小心,同样,脚也会受到割伤。
昌江河的那些陶瓷残渣碎片,只要和她亲密接触,只要对她野蛮踩踏,只要对她不屑一顾,不管是脚、还是腿、还是肚子、还是头部,以及人全身某个部位,都有可能被她所割伤。小时候到昌江河游泳洗澡时,时时都会有人在河旁、坐在沙滩上呻吟,低头仔细检查自己被割伤的部位;时时会有人被他人搀扶着、抬着、急切的跑去医院、进行着缝针等救治;还时时有人在游泳洗澡时、互相交谈昨天或前些天某人被割伤“重大事件”的各种新闻。自己在以前曾经的日子里,有过好几次流“血”事件发生,现在身上还留有印记。因而,自己是景德镇人,小时候却对陶瓷没什么好的印象,心想,陶瓷为何要去割伤别人呢!
对陶瓷的“无奈”,还有,工作生活在景德镇的人,自家年终单位福利分配所得的完美陶瓷,送给亲戚朋友往往年年都不够,还得时时刻刻用有限的工资购买准备好,要送给家里亲戚成(分)家结婚等用,还要送给朋友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这,造就了景德镇人,自家基本用不上完整全新陶瓷,家庭还增添了不少额外负担。这是小事,最怕的是,在这人际交往过程中,应酬的不周全或不适当,还会得罪人、或还会失去不应失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中国是礼仪之邦,素来都是你来我往有礼、我来你往有节,讲究的是实与虚相适、权与位相应、老与少相宜。当全力满足各方面需求和帮忙买陶瓷时,在现实中,受馈赠的人往往认为,家中有人在瓷厂工作,送(买)陶瓷给好似种天然的义务,本应该就要那样,不送(买)反而是种大逆不道。受馈赠人不会想到,当时经济是严格的计划经济时期,机械化生产的陶瓷花色品种就那么多,很多方面的需求不可能得到全面的满足。在出力出钱出面子的前提下,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认可。
童年的童真,想问题是直线的,看问题是直视的,很多时光中的曾经,也都是直觉中的直观,不会有什么绕来绕去。陶瓷,不懂不理解她,没想过要去懂和理解她,还想到在瓷厂工作,整天不是全身的泥就是全身的灰,长大后,自己坚决不会去从事陶瓷业的相关工作。
对自己家乡景德镇市陶瓷有全新认识和了解,是在景德镇市出现了古窑瓷厂后,待世纪之交大量低温陶瓷涌入景德镇市后,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更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新中国成立后的景德镇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陶瓷生产进入了快车道。煤不仅成为烧制陶瓷重要的主要燃料,流水生产线也走进入了陶瓷。固有的手工工序,让步于机械传输带,固有的手工作业,也让步于机械的操作。陶瓷多了机械元素,少了人体温度。可以说,大行其道上千年的景德镇市陶瓷不是手工陶瓷了,是机械陶瓷了。不是窑火的缘故和后续彩绘的需求,在上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里,景德镇市的陶瓷肯定是规规整整、整齐划一、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连“眨”眼都会同一时间发生。
古窑瓷厂的出现,改变了机械化生产方式,使陶瓷在某个地方、某种情况下回归了手工时代。古窑出产的陶瓷,有种灵光,有种气质,有种品格,是其他现代瓷厂出产的机械陶瓷所没有。只要手捧古窑瓷厂的陶瓷,心中的浮,就会出现静;思想中的忧,就会出现喜;情绪中的躁,就会出现宁。只要看到古窑瓷厂的陶瓷,如玉般的釉,象和煦的风,润入心田,让生活没有了攀比,没有了计较,没有了讨好,使人们看到了景德镇陶瓷在千百年中所绽放的璀璨。从而,已入“懂事”年龄的我,另眼看待着自己家乡景德镇市土特产——陶瓷了。
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热浪来袭时,中国区域经济已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看到外地很多低温低值低价的陶瓷出现在景德镇市时,那暗黄的釉面,那笨拙的器形,那厚重的瓷胎,那呆滞的花色,以及不经看、不耐用、不保值,增添了自己对景德镇市陶瓷的自信和骄傲,很想多视角、多层面、多学课等去了解景德镇市的陶瓷。
景德镇市的陶瓷,是天人合一的产品,是人类精神与物质和谐相处所产生的精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文明进程的方向标,是天地人和睦共生的圣物。景德镇市的陶瓷,有种清欢,自在由心,有种雅臻,聚散有品,有种闲趣,情逸格物,更有种淡淡的香,沁人肺腑。
很多的曾经,让记忆重新拾起更多以往的温馨,把生活勾划得万紫千红,让每个生命都活出更多的丰盈,使精神富含更多的内核。钟情景德镇、钟情景德镇土特产——陶瓷,真的会“瓷”颜悦色,“瓷”美抵心,“瓷”欢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