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与自然、社会和文化之关系|童年营造

文摘   2024-10-20 09:39   湖南  

年是怎么了?童年时间比从前更长,而童年所面对的问题也比从前更多。

最近两年,身边心理出现问题的儿童多了。这种增长首先是以身边熟人圈子里个例出现。

熟人圈里,有高中生心理出现问题,诊断为重度抑郁症,暂时休学;有年幼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患者,边学习,边康复;有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做作业时因为压力而哭泣,无力感甚重。新认识的朋友也分享说孩子因为长期同伴(精神)欺凌而轻度抑郁,不愿再上学。这种友圈里的心理问题高发,具象冲击了我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

活生生的孩子遇到了心理问题和精神困惑,揪心。

新闻和自媒体报道里,孩子选择从楼上跳下,有孩子做作业到深夜的无奈和崩溃,有孩子哭诉连一星期上一节体育课都不行吗,有因为陪孩子做作业而暴躁失态的父母。甚至,有老师要求孩子们跟随发毒誓,“教室里不学习就死爹妈”!!!!

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包括了精神、情绪和行为健康。儿童的心理问题是指在儿童日常学习、行为和情绪处理方式上出现的重要改变,这些改变让儿童日常生活变得压力很大,出现各类问题。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改变,急需我们关注

培训班上,当我问基层社会组织实务工作者是否知道身边有亲友的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有一半人举起了手。这比例,确实令我心头一惊。而当一拨妇女儿童工作专家中也有四分之一左右举手,并且讨论中也把儿童心理问题列为重点关注时,我能够确认这个议题之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23年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参加调查的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总体上,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有随着年级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住校或父母外出工作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这个比例已经不低,再看细一点:“乡村小学生抑郁风险的检出率为25.2%,焦虑风险的检出率为25.7%;乡村中学生抑郁风险的检出率为20.0%(其中16.2%为轻度抑郁风险),焦虑风险的检出率为43.6%(其中34.5%为轻度焦虑风险)”,乡村中小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都超过了1/5。
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不是刚好身边亲友遇到,而是有一定范围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能如何应对?如何预防?
理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从心理学角度,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受到的压力(应力)关系紧密。来自外界的压力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趋势、疫情、战乱、家庭和个人经济困难、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同伴压力、人际关系挑战、暴力侵害的压力(家庭暴力和同伴间暴力,包括校园欺凌)等。这些压力会对人的精神产生冲击,造成个人心理和精神问题。
孩子们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了解,积极应对。
美国心理学协会在2023年趋势报告中指出,疫情叠加在过去已经日益增加的精神压力之上,形成了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危机。长期从事创伤研究和治疗的加拿大医生Gabor Mate(嘉博尔)认为,儿童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后面,关键推力是他们所经历的创伤性成长经历和持续作用的生活压力与焦虑。
嘉博尔指出,诱发压力(应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安全/稳定感、缺乏信息,以及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对于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关怀和支持的儿童,安全感/稳定感的缺乏是影响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庭中和学校遇到大事件时,孩子通常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更全面判断,面临的不确定性会诱发更多压力和焦虑。对自己生活处境缺乏掌控,一样会诱发针对儿童的精神压力和焦虑。
身边的心理遇到挑战的孩子,在生活中确实是缺乏安全感,也缺乏对人生的全局观与足够信息。对于生活的把控,基本上是没有。童年时光,大多数都被以考试为导向的死记强背所充填,分数高低成为了人生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尺。强大学习压力和成绩比较让孩子们的生活中很难有稳定感,更难有价值感。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几乎没有机会独立上下学,自行解决餐食(买或者自己做饭菜),每天与家人的接触也缩减到放学后与吃饭时,有效交流和互动时间很短,接着就又忙于作业,在家里和家人亲朋的社会交往也减少许多。这样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很难确保孩子对生活保有一种平和的稳定感,同时,他们对于生活的把握感是很低的。自己能够掌控和作主的事务被缩减到很小的范围。青少年对于掌控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充沛动力,在这样的童年安排下难以找到用武之地。

据嘉博尔提供的数据,当下,美国有50%的成人受到各类慢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的折磨困扰,50%的青少年达到起码一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有350万儿童在服用治疗注意力缺乏多动症(ADHD)的兴奋类药物,有50万儿童在服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这些儿童不是都有精神病,只是因为他们感觉悲伤,或者行为出现偏差。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嘉博尔认为,这么多儿童和成人健康出了问题,反映出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因为个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嘉博尔(Gabor)把压力和焦虑产生的源头归结到两个主要方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视角超越了单个个体,目光所及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人,格局扩大,值得思索。

个是人与自然链接的断裂。人类历史漫长的年月间,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不可或缺。人的进化演变发生于自然中,与自然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指出,孩子在放下手机回到自然时,状态极佳,极放松,也很有生气。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人类社会和自然的链接断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淡漠了。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进化所仰赖的自然是人类本性的核心。失去了与自然的有机链接,压力和焦虑就变得更多更重。
另一个是人与人之关系之断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共情、合作、相互支持与互助关系逐渐被资本主义所推崇的个人主义、消费者主义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关系所取代,人们也渐渐失去了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把握。本来给人滋养,使人温暖的社群关怀和相互支助的人际关系,被强调竞争、鼓励营利的商界规则所覆盖。

际间的关爱和社群的温暖也随着资本的强盛而被挤到了边缘。人类数万年来所演化而成相帮互助、社群共荣的人类社会特质,也在商业社会打压下,式微了。这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也意味着人所面对的压力和焦虑在增加。
当下儿童所面对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与现代童年中日益削弱的人与自然,与社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关系紧密。儿童心理状态的好坏,不仅仅是受到微观的个体生理特点和发展、个体的成长经历、家庭的养育和创伤,更取决于他们所处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给带来的影响。
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中,自然确实是逐步让位给了城市和人为营造之境,人类与自然的天然纽带和数万年相依为命,为钢筋水泥和人工智能的电子世界所取代。这样的转变,更多发生在最近20年当中,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冲击,产生了压力和困惑。缺乏自然的成长环境,对于儿童发展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造成的心理和性格发展的影响,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需要我们行动起来,维护和改善童年中儿童与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也需要反思。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是个人成长中的关键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个个体之间的交往,更是人与家庭、与亲友、与社群、与族群、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滋养。
现代成长环境中,社会关系和文化的滋养也已经慢慢被校园隔开来。随着家庭的原子化以及学业压力的持续作用,原来亲朋好友、大家庭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系统已经不再作为儿童社会心理健康最厚重的底蕴发挥绵绵动力。一年到头,亲朋好友的聚会也没有多少,传统的家庭亲情和友情维系作用逐步淡出。儿童在遇到压力和焦虑时,需要有宣泄渠道,更需要有支持性的成人和同伴的缓解和援助。当下社会(家庭和社区)心理支持体系的式微,意味着儿童在重压之下,难以获得传统中宝贵的人际交往资源和支持。

仅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需要重新营造和恢复,社会和文化滋养也需要加强。
社会,本来是童年成长不可避开的环境和滋养土壤。现在的孩子们,因为教育的压力、因为安全的顾虑,因为虚拟世界的可及,与社会的接触也减少了。童年,愈发“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社会俗。
缺少与社会,与生活的互动和交流,童年的孩子们就少了与社会间长辈前辈和各式同伴的相伴相长,少了与重人情重集体的文化习俗的耳濡目染。社会和文化的传承,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数千年的社会发展所孕育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区)和民族文化习俗,对于童年成长是何其宝贵之文化财富!
社会生活中各种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里的养分,渐渐与童年生分了。如此的童年养成中,孩子们会在心理韧性与文化自信方面缺了来自文化和人际网络铺垫的基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面前,应接不暇,甚或捉襟见肘。

缺少与社会,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童年的成长里也很可能缺乏了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坚韧有力社会之凝聚力的最佳组成元素,更是一个社会和谐有力的基本单元。同样缺失的,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孩子们缺乏那种与社区、社会共进退共沉浮的有机联系,对自己生活的把控感变得更弱。

推动儿童从小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事务,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贡献者。如何更好促进儿童参与在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层面的推进落实,可以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强童年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关系,是应对日益增长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亲近自然的童年,不可能单靠出钱参加户外活动就实现。与社会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童年,很难在当下如此紧张学习压力和对孩子安全过度焦虑氛围下得以实现。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我们需要纳入儿童友好的环境创设,让自然(或者是自然的点滴)能够出现在城市童年环境中,确保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自然。已经远离童年的郊游、野游应该得到重新认识,鼓励孩子们有时间有计划地亲近自然母亲的精彩设计。社区和学校的菜园应该得到利用,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直面自然和劳动的力量,学会从自然汲取心理滋养的能量。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鼓励孩子们跳出家庭和学校的边界,走到社会上,自然中去。

我们需要创造更多机会使童年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和文化。学校的围墙可以低矮些,和外面的社会可以多些联通和互动,孩子们也可以多点时间走到外面的社会和文化里去,做做社会调查,搞搞回馈社会的公益志愿活动,让象牙塔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和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更接地气,更能推动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社区里针对儿童的公共空间可以再多些,儿童友好的绿地、广场、儿童之家、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艺术馆和运动场地都可以多支持建设。这些公共空间能够促进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跨龄跨代跨背景的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建设,让社会和文化成为童年成长的守护者和滋养者。生活既教育,社会既教育,文化也既教育。

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童年成长设计有反思,也需要对整个集中化、城镇化的规划有所思考。教育需要更多融入天人合一的精气神,城市和乡村规划需要更多顺应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共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从营造青山绿水的角度用力。

童友好的童年,应该是鼓励儿童与文化、社会和自然亲近互动的成长时光。

与自然亲近的童年当不止于从前;与社会和文化相伴的童年当不亚于以智识教育为主的成长。健康的心理状态,源自大自然的呵护,社会文化传统的加持与滋养。
如果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远离童年心理问题的成长与自然注定要相遇、相识、相知、相随下去。而社会和文化环境,则是童年成长所必须的人文土壤。
我们需要认真地去培育,为孩子们营造且铺上丰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土壤,让童年在养分充足、有机富足的土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请尊重本公众号作者的智慧和知识产权。
欢迎转载此文,敬请注明文章出自“土人云”及作者。
如欲用于正式刊行和发表,请联系土人云征询作者意愿和首肯。


土人云


取泥土、土地、本土之意,立基于大地,根深叶茂。
即人文、人本、人道,人世之精,顶天立地,天人合一。
乃彩云之南,为水如棉,千姿百态,风云幻化!云又作说道,乃曰。


土人云,足踏实地之说道,享中西之智识,收纳四海之言,云集五湖之趣。从独有视角切入,分享最新的信息、思想及原创之作。


土人云是一个以知识和信息分享为载体,实践探索为基础的公共平台。我们鼓励儿童友好多元、包容、创新和社会责任感,也珍视来自各个角度和领域的不同声音与观点。

土人云
热爱自然,立足本土, 遍访四方,采集之分享之。土人土语,话童年之发展、保护和参与、生态自然与多元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