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就是西域乡街子。爱赶街的我,自然也就爱上了巴扎。巴扎这词,据说源自波斯语bāzār,是波斯市镇里专门集市的称谓(大英百科),可以是一条街,一些商铺,或者一个市集。最早的巴扎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后来,在十字军东征时,文化交流激荡中,bāzār被吸收到意大利语中(bazzara),最后又融入到英文中成为Bazzar(新世界百科)。从波斯始,巴扎这个词传到了阿拉伯、土耳其,传到了北非,也到了印度(大英百科)。在《一千零一夜》里,就已经有关于巴扎的描述。波斯和阿拉伯巴扎,功能不止于集市,还兼具了城市中心地位,承担着社会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巴扎,承载着历史、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繁复与厚重,放射出迷人魅力。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里,奇石市场摆摊的巴基斯坦男子告诉我,他们从巴基斯坦一侧经过瓦罕走廊来到塔县,带着家乡玉石和特产,卖了货,又到喀什去买了中国特产和商品,带回家乡去卖。妥妥是丝路和巴扎促进的国际贸易。这个巴扎基本上是一条街,两排长摊摊,卖者大多数是巴基斯坦人,买者多为外地来疆游客。因为语言有鸿沟,交易主要靠手机和微信翻译,让我惊奇的是几乎每一个摊主都有微信,可以微信支付,实在是方便了旅游者更好支付,生意便利。和巴基斯坦小伙闲聊了一会儿,知道他们生意不错,能养活一家子人,也知道他们都可以用边民证一类证件往来。看有人来询价杏干,我帮他们传情达意了一会儿。小伙专门把杏干给我抓了一把,以示感谢。我也没有推让,嚼了一颗,入口甘美,有巴基斯坦太阳味。
在马路上走,过了毛主席塑像,顺路问两个司机小伙哪里有有趣的集市。小伙子推荐去阿瓦提镇,“今天刚好是巴扎,车站就在前面,直接到。”车就到站,赶上去,和一车子回家的阿瓦提居民一路同行。车到终点,问了街边商铺老板,一拐弯就是通往巴扎的路。路上人不多,来往老者看得出是去巴扎的。进巴扎路口处馕店摆放着各种馕,加上馕坑现烤出炉的馕一个个透着面香,禁不住买了一个比头还大的馕,没有要塑料袋,直接用手拿了掰着吃。面的鲜香顺着馕坑温度爬进了味蕾,那香味,别提有多惬意。边走边吃,边吃边走,路边保安脸上也泛出了欣赏的微笑。步入巴扎,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味浓得化不开。尘土时泛,牛羊鸡禽市场上人来羊往;附近卖烟草的男子,精致地摆放好产品,等着买者;农具摊主现场在制作着手工工具,妥妥地现做现卖;美食摊一个接着一个,烟火缭绕,香气四溢;烤羊肉、烤包子、烤馕、羊头牛头、清汤羊肉、馕包肉、拌面拉条子、南疆花茶,美食在眼前绚烂展开,随着叫卖声、吆喝声、烟火味和攒动人头进入了视野和耳界,一幅人间烟火巴扎图既视感。
在巴扎上来个拌面,配上烤肉,在人声鼎沸中静静地吃,和身边吃客们会意一笑,美味中注入了人情温暖。店家少东家告诉我,他们基本上一周有三天开张,在阿瓦提巴扎一天,在喀什牛羊巴扎一天,还有另外一个乡镇上一天。他们也是赶巴扎的商人,把好吃的带到各地巴扎上去,自己也有了营生。看店里工作人员,都挺熟,估计是一大家子加亲朋好友。其它家美食摊也大致如此,各有各的代表性招揽生意者,用自然而极有魅力手法展示推广着自家的店。巴扎在喀什在莎车在伊宁的价值非凡。和云南赶街一样,新疆的巴扎也是在不同日子里轮流在各个乡镇上演。一个地方,当地人会知道哪天是哪里赶巴扎,然后生活也就围绕着巴扎展开。早在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途经新疆时,“过巴咱尔,诸回纥贸易如上巳节”。这应当是最早记载巴扎(“巴咱尔”)一词的汉文文献,表明至少在元朝之前,巴扎就已经存在了。(新疆巴扎:各民族共享的“三交”空间,中国民族报,2023年11月25日)阿瓦提乡巴扎逛了回来,余味绕梁,开始筹划下一个巴扎之旅。一打听,周日是喀什牛羊巴扎,然后,同一天在莎车也是两个巴扎,一个传统巴扎,一个牛羊巴扎。因为去过喀什牛羊巴扎,就选择去莎车赶巴扎。
巴扎的社会功能非常明显。在社会交往方面,巴扎不仅能实现物资交换,还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融。“巴扎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为不同民族直接接触和社会交往提供了平台,不同民族的个体将在巴扎上建立起来的买卖关系、信任关系,延展至巴扎以外的日常往来中,具体表现为遇到困难时互帮互助,休闲时聚集聊天,节日时互相道贺。”(新疆巴扎:各民族共享的“三交”空间,中国民族报,2023年11月25日)巴扎也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摆摊营生平台,促进了家庭经济和人际纽带发展和团结。在莎车大利巴扎,入眼处尽是一家子一家子逛巴扎的。美食摊前问个路,一家三口很给力介绍,看得出是巴扎天专门来赶个热闹吃个美味。巴扎商家最令我印象深刻是许多都是全家上阵,尤其是青少年的助力,让这巴扎体验添了青春涂色。在服装摊子上,两个少女都是初中生,伶牙俐齿,大方热情,原来是周末来帮着姑姑卖衣服。另外一个摊子上,两个少女一样是来帮妈妈卖东西,一样热情而亲切。看得出一家子都上阵的巴扎生意不仅仅是营生,还是增进亲情友情的人际温暖场。
大利巴扎的美食摊各具特色,一样透着大家庭的凝聚和合作。烤包子可以做成专门美食摊,摊前烤包子堆成了小山,开放式店铺深处就是厨房。五六个男子,有青年有中年有老年,一聊,知道是一大家子人,都沾亲带故。主厨能说一口流利汉语,去过内地做生意。这里的烤包子,一元一个,吃起来皮香肉嫩,摊前总是坐着一群客人,吃了走,走了来,生意不错。吃过三元一串的羊肉和羊肝烤串,我还是被一元一串的烤肉所折服了。烤串的女孩子还在上高中,希望能够到上海上大学,“希望挺大”。她是趁着假期来帮父母帮衬下烤肉摊的生意,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弟弟,两人都很享受这家庭生意的充实和帮忙的天经地义。巴扎食物丰富好吃而且价格适宜,基本上是外面餐馆价的一半甚至更低。点菜空间更大,可以要一半的量,可以要一串,可以探索不同搭配,既能多吃些品种,价格却更加亲民。一家拌面摊前,和妈妈一起主理的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她帮点菜,上菜,收碗洗碗,还能独立算账。一家三个女性,就撑起了一个拌面摊,生意不错,状态不错。大利巴扎的热闹基本上是本地人的,这些家庭生意都多有有温暖亲情支撑着,养活了一家人,养好了一代代人,善良而热情,对生活有好奇,对人友善,对美食负责。
莎车的牛羊巴扎又是另一番景象。卖羊的、卖牛的、卖狗的、卖猫的、卖家禽的,卖鸽子的,各有各场地,各有各热闹和味道。走在牛羊场里,看羊主人牵着自家羊来回走动,寻找着买家。和守在一个自制羊圈旁的小伙子聊聊,知道他每一个巴扎都会来,生意也还不错。和羊群一起在场子里踱着步,心情当然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周日,这巨大的牛羊巴扎都在这个地方展开,喧闹、热气腾腾、人(牛羊马狗猫)声鼎沸,给这座丝绸之路古城延续着千百年的社群传统。去过巴扎,被巴扎的热闹、丰富与浓浓的人际关系牢牢抓住了。其中应该也因为巴扎和云南赶街之间高度的相似性带来了熟络与亲切,都是人情味浓、友善、本真、朴实、有趣的社会文化现象,都是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与现代交织互动的舞台。跨文化角度来看,巴扎和赶街的不约而同与殊途同归,实在是令人激赏之平行文化现象。也许,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之间还有未被发现和探究的文化相遇与交融。
于是,从伊宁坐上公交车,奔向慧远巴扎。这个在霍城慧远镇附近的巴扎,已经搬过一次家,因为原来的旧址经常堵车。公交司机很清楚这巴扎,因为他们每天来回霍城之间,也极力推荐。巴扎确实搬到了离城镇不近的野外,不过,一入大门,热闹和烟火气瞬间就改变了位置偏僻的冷清。和南疆巴扎一样,慧远巴扎也有买者卖者的热情和热火朝天的美食摊。摊主们在摊前热情招呼着过往的人,更有独具表演性的摊主令人刮目相看,从表情到动作都透着推广意味,却又是热情真诚的赶脚。坐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邻座男子笑着打了招呼,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共享肉串和馕,那自然而然的亲切,也是在南疆一直能感受到的“来得都是客”的人性特质。这样的社群温暖和人际大度也时时体现在买卖人做派上,卖瓜卖馕卖酸奶卖干果的,都会热情邀请你吃一口先,买不买不要紧,一家亲的赶脚确实少不了的。有人是专门一周来一次,买点新鲜瓜果和馕,也顺道吃点价廉物美的烤肉,感受巴扎热闹与温度。也有卖羊杂的小哥一家,温文尔雅,见多识广,在内地做过生意,在伊宁开过馆子,做得一手好羊杂。出来路上等车回城,遇上一个顺路回去的司机,就上了车。一聊,竟然是大理洱源人,已经嫁到伊宁三十多年,在这里落了脚,生儿育女,成了当地人。她挺喜欢这里,有自己农村房和院子,日子过得挺舒心。赶巴扎让行走新疆的经历变得更丰富,从当地人日用常行视角来看丝路上重镇变化了和没有变化的文化与经济传统,别有一番体会。尤其惬意的,是巴扎和赶街之间内在的天然类似,让西域文化和西南文化之间搭起了亲密理解和互动的桥。能够在几千公里之外,赶着巴扎,体会着各个民族文化、农牧习俗与美食饕餮带来的人间愉悦,确乎是美好的。千年历史的巴扎为一代代人带来了社会的凝聚、贸易的稳定、衣食的便利、文化的传承。这样的社会设计,值得更多研究和探索,更值得人类社会在未来经济、文化和社会安排上汲取经验。从前,不曾有机会加入这一个个有趣有温度的多元巴扎,还好,现在有机会供奉躬逢盛会,还有机会分享其中横生妙趣,美哉斯行。
请尊重本公众号作者的智慧和知识产权。
欢迎转载此文,敬请注明文章出自“土人云”及作者。
如欲用于正式刊行和发表,请联系土人云征询作者意愿和首肯。
土人云
土,取泥土、土地、本土之意,立基于大地,根深叶茂。
人,即人文、人本、人道,人世之精,顶天立地,天人合一。
云,乃彩云之南,为水如棉,千姿百态,风云幻化!云又作说道,乃曰。
土人云,足踏实地之说道,享中西之智识,收纳四海之言,云集五湖之趣。从独有视角切入,分享最新的信息、思想及原创之作。
土人云是一个以知识和信息分享为载体,实践探索为基础的公共平台。我们鼓励儿童友好、多元、包容、创新和社会责任感,也珍视来自各个角度和领域的不同声音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