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灸 | 把握冬藏之机,滋养身心之阳

文摘   2025-01-17 08:01   江西  




随着农历年的尾声渐近,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这个时节,天地间寒气至极,却也蕴藏着生命转折的微妙契机。


古语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它不仅是一年气候循环的终点,更是新一年“运”、“气”变换的起点。在这样的时节里,养生之道尤为重要,而艾灸正适宜于大寒时节的养生需求。








滋阴潜阳,顺应自然
大寒时节,万物皆藏,人体亦应顺应自然规律,以养阴为主,助阳气潜藏。中医认为,热则上浮,寒则深藏,大寒之时,正是养藏阳气、蓄积力量的最佳时机。通过滋阴,可以促使阳气更加深入地闭藏,为来年的生发蓄积力量。因此,大寒虽寒,却是进补的好时机,而补阴则是关键。艾灸作为一种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养生方法,尤为适宜。艾灸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御严寒,还能通过温热的刺激,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达到滋养身心的目的。






肾为先天之本,大寒时节养肾尤为重要。


  • 艾灸肾俞穴,可以滋阴精、壮阳气,补肾之精气;艾灸神阙穴(肚脐),则能驱寒益气、调和脾胃;
  • 关元穴作为先天之气海,艾灸之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 足三里增强脾胃运化、补气血的要穴;
  • 涌泉穴则是肾经之气涌出的源泉,艾灸之可激发肾经经气,调和肾脏功能。
  • 艾灸太溪穴,能够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对于生殖系统、肾阴不足等症状有显著的调理作用。
  • 三阴交则是肝脾肾三经交汇的穴位,艾灸之可平肝、健脾、补肾,对于女性调血调经尤为有效。




生活调养,全面呵护


除了艾灸养生外,大寒时节的生活调养也不容忽视。饮食上应多吃黑色补肾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同时适当摄入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

在穿着上,要注意头部、颈部、足部的保暖,避免阳气外泄。在精神上,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暖身先暖心”,使体内的气血和顺,抵御严冬的侵袭。





大寒时节,虽寒风凛冽,却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通过艾灸养生,我们不仅能够抵御严寒的侵袭,更能在寒冷的冬日里蓄积力量,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做好准备。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用心感受自然的变化,把握冬藏之机,静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那一刻。

文案来源:综合网络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AI作图及拍摄;
内容声明: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圣透灸医养课堂
灸一堂系列产品之圣透灸,在传统中医艾灸上结合了传统悬灸特点。克服了艾灸临床运用中耗费人力,开创了替代人工艾灸治疗的先河。它解决了无意中会被灼伤、多角度控制艾灸温度和燃烧速度。体现企业理念“传承国医经典,开创精准灸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