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灸 | 养肝健脾,助阳生发

文摘   2024-02-19 12:10   江西  
圣透疼痛灸,治痛更有效


雨水/润万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今天12时13分

我们迎来雨水节气

雨水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节气的到来

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雨水一至

细雨滋润万物

气温开始渐渐回暖

雨水/艾灸好处多

时令节气是“节气灸”的时间条件,是反应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一定要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节气灸”,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在雨水前后几天艾灸,利用艾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养生原则。艾草其性温和,具有温通经络、祛风除湿的功效,通过艾灸能够直接、快速的祛风湿,拔寒气。

雨水节气,多进行艾灸调理,还有助于驱寒除湿,保护脾胃
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有压抑它的东西。

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圣透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艾灸还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水平,扶助正气,既能治痹病,又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养生

雨水时节

▪严防【倒春寒】

雨水时节,气候变化无常,常有严重的“倒春寒”
春季天气寒暖多变,不可立刻脱去棉衣,老人更应注重保暖。民间也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强调春季保持温暖的重要性。因此,春寒时节应多穿衣,适当保暖,既顺应阳气,也预防疾病。

《老老恒言》指出:“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以养阳之生气。”医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对于关节疼痛者,春捂尤为重要,应注重肩、腰、腿等关节的保暖,防止寒湿之邪引发疾病。

▪肝旺脾弱当调和

春季肝气旺盛,影响情绪,过度升发可能导致烦躁易怒,郁结则使人低落抑郁。因此,保持乐观积极、心境平和对养肝调肝至关重要

同时,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春季肝旺而脾弱,影响消化系统。饮食调养应注重补脾,遵循“省酸增甘以养脾”的原则,适量摄入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等,减少酸味食物如乌梅的摄入,并避免生冷油腻,以顾护脾胃阳气。同时喝粥也是调和脾胃、滋补身体的好方法。

▪春阳升发宜运动

历经冬季的沉寂,雨水节气到来,标志着生机勃勃的春季来临。此时万物复苏,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融入大自然,调动人体阳气,调节心情。但需注意运动强度的把控,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导致中气过度消耗,削弱对肝气的控制,引发身体发热、上火等症状。


内容来源:综合网络、灸一堂编辑整理,本文图片来源于AI,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传播中医艾灸专业知识平台




扫码进入

帮助一百万家

专业灸疗馆成功



[ 灸 一 堂 ]

中医艾灸精品直播课

周四    晚 8:00

圣透灸医养课堂
灸一堂系列产品之圣透灸,在传统中医艾灸上结合了传统悬灸特点。克服了艾灸临床运用中耗费人力,开创了替代人工艾灸治疗的先河。它解决了无意中会被灼伤、多角度控制艾灸温度和燃烧速度。体现企业理念“传承国医经典,开创精准灸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