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灸 | 顺应时节,润养身心

文摘   2024-10-07 10:32   江西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此时天地之间阴盛而阳衰,天气渐现燥金的肃杀本象,天寒而清,露寒而冷。推之于人身“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敛,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和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寒露之际,天地间的露水更添寒意,空气愈发干燥,昼夜温差加大,正是调养身心、预防疾病的关键时期。从中医理论出发,此时应着重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以顺应自然变化,保持身体的和谐与健康。



艾灸温阳·驱寒防病


寒露过后,气温骤降,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尤其是胃部和心脑血管系统更易受到影响。此时艾灸,可以有效温通经络,驱散寒邪,增强机体免疫力。

推荐艾灸穴位包括涌泉穴、足三里、三阴交、肩井穴、天宗穴。老年人在早晚温差大时尤需注意保暖,减少外出,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气血循环,但需避免过度出汗。




艾草泡脚·暖身安神


“寒从脚起”,足部作为人体经络的汇聚点,其温暖与否直接关系到全身的健康。利用艾草泡脚,不仅能温暖双脚,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改善睡眠质量。

坚持每晚泡脚,水温宜高,没过脚腕,时长控制在15至30分钟,泡至身体微微发热为佳。泡脚后,轻轻搓揉双脚底板,直至微微出汗,随后可熏灸涌泉穴,以达到引火下行、避免上火的效果。这一简单的日常习惯,对寒露时节的养生大有裨益。




饮食调养·滋阴润燥


寒露时节,天气干燥,人体易出现“凉燥”症状,如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因此,饮食调养应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为原则。

减少辛辣、香燥、熏烤类食物的摄入,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

水果方面,梨、提子、荸荠、香蕉等均是不错的选择;蔬菜则以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富含水分的为佳。

此外,早餐宜吃温食,推荐饮用热药粥,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等,以健脾胃、补中气。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应注重饮食调养,多吃红枣、莲子、山药等滋补食材。




敲打肺经·调畅气机


秋季主燥,与肺相应,因此敲打按摩肺经成为寒露养生的重要环节。肺经上的穴位虽少,但作用显著。通过敲打肺经,可以疏通经络,预防秋季常见的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重点穴位包括中府穴(补中益气,预防呼吸道疾病)、尺泽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孔最穴(肃降肺气,清泻肺热)、太渊穴(补肺虚,滋肺阴)及少商穴(清肺利咽,开窍醒神)。每日坚持敲打并按揉这些穴位,有助于保持肺经畅通,增强肺部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文案来源:综合网络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AI作图及拍摄;
内容声明: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圣透灸医养课堂
灸一堂系列产品之圣透灸,在传统中医艾灸上结合了传统悬灸特点。克服了艾灸临床运用中耗费人力,开创了替代人工艾灸治疗的先河。它解决了无意中会被灼伤、多角度控制艾灸温度和燃烧速度。体现企业理念“传承国医经典,开创精准灸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