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灸 | 温暖一冬的秘诀与饮食调养

文摘   2025-01-04 08:01   江西  




小寒,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深入与寒冷的加剧。它不仅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更是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开始。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时刻,艾灸养生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身心,成为冬季保健的黄金选择。





小寒之所以被称为“小寒”,并非意味着它的寒冷程度不及大寒,相反,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往往比大寒更加寒冷,堪称全年最冷的节气。民间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今年小寒恰好处于这“三九天”的二九期间,是寒冷即将达到顶峰的时刻。然而,正是这最冷的时节,却也是艾灸养生的最佳时机





小寒艾灸补肾阳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的目的。在小寒时节,人体阳气易受寒邪侵袭,艾灸则能发挥“雪中送炭”般的补阳效果,帮助我们抵御寒冷,增强体质。

在小寒节气进行艾灸养生,关键在于补肾阳。中医认为,寒气通于肾,冬季寒气最重,而肾为水脏,其性为寒。此时,天时的寒气和人体之肾相遇,肾阳易受损伤。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艾灸来藏阳、护阳、养阳,避免寒邪侵袭。



艾灸补肾阳的常用穴位包括关元穴、涌泉穴和肾俞穴等穴位关元穴是人体多条经脉的交会点,艾灸此穴可以调理阳虚症、气虚症,回元阳,激发人体潜能。肾俞穴则是延缓衰老的要穴,艾灸该穴能增加肾脏血流量,改善肾脏功能,养护好先天之本。涌泉穴则是寒湿入体的主要通道之一,艾灸此穴能温阳散寒,保护肾阳不受损伤。





饮食进补方有道


除了艾灸养生外,合理的饮食保养同样至关重要。冬季天气寒冷,阴邪盛行,我们需要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食材和饮食方式:





  • 温热食物:冬季气温低,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应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等红肉,以及鸡肉、鸭肉等白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提供充足的热量,帮助人体抵御寒冷。
  • 坚果类食物: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腰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流感等疾病。同时,坚果类食物还能提供丰富的能量,帮助人体应对寒冷的天气。
  • 根茎类食物:根茎类食物如萝卜、红薯、土豆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此外,这些食物还能提供丰富的热量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 汤类食物:冬季气温低,人体容易感到寒冷和干燥。因此,应多食用一些汤类食物,如鸡汤、鱼汤、骨头汤等。这些汤类食物不仅富含营养,还能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热量,帮助人体保持温暖和湿润。
  • 药膳调养:在小寒节气,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药膳来调养身体。如人参、黄芪、枸杞等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温阳散寒的功效,可以与肉类、蔬菜等食材一起炖煮,制成药膳汤品或粥品。这些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有效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文案来源:综合网络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AI作图及拍摄;
内容声明: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圣透灸医养课堂
灸一堂系列产品之圣透灸,在传统中医艾灸上结合了传统悬灸特点。克服了艾灸临床运用中耗费人力,开创了替代人工艾灸治疗的先河。它解决了无意中会被灼伤、多角度控制艾灸温度和燃烧速度。体现企业理念“传承国医经典,开创精准灸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