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和风渐起,各地降水明显增多,正是万木逢春、百草吐绿之时,也正因为降雨和风势的增加,易出现倒春寒现象。
因此,「御风寒」是春分养生重点之一。做好「春捂」就需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同时,由于春分节气平分昼夜、寒暑,此时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的重要时机。因此,日常应「早睡」。不熬夜有助于「养肝」,也有利「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肝木应春。春分时节木旺土衰,养生宜疏肝火而养脾胃。在春分前后施行助阳祛寒的“春分灸”,可以健脾暖胃,柔肝伸筋。
春分这一天,人们还喜欢到户外踏青、放风筝。放风筝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手持风筝线四处跑跳,能帮助舒展筋骨,沐浴在融融春光下,抑郁的心情也能一扫而光。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通过在大自然里的户外运动,可以放松精神,活动筋骨,消除疲劳,同时也能愉悦心情。
春分前后,容易出现春困的现象。春困是因为人体潜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也跟着散发开来,以供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如冬天潜藏和储蓄的阳气不能满足春天生发的需要,人体就会出现“春困”的症状。
此时可艾灸关元穴,配合足三里和太冲等养生穴,可有效缓解春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