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灸 | 祛寒除湿补正气,调理身心迎健康

文摘   健康   2024-04-01 12:24   江西  




清明,取天清地明之意。这一天,既是节气,亦是节日

清明正值温润暮春,万物复苏,天气渐暖,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

在养生方面,清明时节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难得时段。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清明养生有讲究


饮食调理:健脾胃,防感冒

春天是养肝的好时节,清明期间更应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应多摄入“柔肝”的食物,如菠菜、枸杞等。此时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避免过于油腻或辛辣,以健脾祛湿。

春天是推陈致新的季节,也是陈年旧病容易复发的时期,特别是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合理饮食,既能滋养身体,又能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起居调养:规律作息,舒缓运动

清明时节,阳气旺盛,如同人体的青壮年期,是补阳气的最佳时机。

此时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早起晚睡,充分利用春季的阳气。早晨起床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愉悦心情、增强抗病能力。

建议选择轻松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反而损耗阳气。





清明艾灸补正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体易受湿邪侵扰。


此时,阳气生发,肝气旺盛,是扶阳祛病的好时


艾草具有祛湿、散寒、消炎、止血等多重功效,民间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清明时节的艾草鲜嫩可口,不仅可以制作美食,还适用于脾胃虚寒、慢性腹泻、痛经等人群食用。





艾灸利用艾叶的温性特性,调和阴阳,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能够养肝补阳,祛除湿气,有效预防春季多发病。


春季阳气渐升,与艾灸的阳热相结合,更能温补阳气,祛病保健。


针对清明时节的常见问题,如感冒、脾胃不佳、痰湿体质、手脚冰凉及关节疼痛等,艾灸都有相应的调理方法。


例如,清明时节,风多雨密,风邪湿气易侵体。春雨绵绵,细菌病毒滋生,正气不足易感冒大椎穴为阳脉之海,灸之可解表通阳,预防感冒之患


又由于雨水丰沛,内湿易生,脾胃功能易受损。口淡、食欲减、腹胀腹泻,皆为湿困脾胃之兆。足三里、中脘、脾俞和胃俞,可调理脾胃,恢复消化之常


痰湿体质者,痰多胸闷,易困乏力,形体肥胖。丰隆穴为祛痰要地,搭配足三里,健脾化痰,祛湿效果更佳


另外手脚冰凉,多因肾阳不足,阳气不达四肢。灸命门、肾俞补火助阳,灸中脘疏通中焦,使阳气温煦四肢,改善冰凉之症


清明湿气重,易生湿邪,此时关节疼痛也是频发。实则一切风寒湿邪,皆因阳气不足。督脉为阳脉之海,灸大椎、身柱、至阳、命门四穴,激发阳气,温煦脏腑,御邪防病。





文案来源:综合网络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AI作图及拍摄;
内容声明: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圣透灸医养课堂
灸一堂系列产品之圣透灸,在传统中医艾灸上结合了传统悬灸特点。克服了艾灸临床运用中耗费人力,开创了替代人工艾灸治疗的先河。它解决了无意中会被灼伤、多角度控制艾灸温度和燃烧速度。体现企业理念“传承国医经典,开创精准灸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