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名媛塌房,最大赢家恐怕是马斯克

文摘   财经   2024-12-11 18:16   广东  

下一站打卡火星



恰互联网这碗饭,各有各的方法。


像展示身材,跳性感舞蹈,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像吴柳芳那样,因为一次争议获得了泼天流量。


于是,有人选择了“名媛”赛道,并且已经有了进阶版本,区别于前几年只是去五星级酒店拼单摆拍,现在“名媛”都卷到了联合国,到联合国开会和演讲,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可与“吴柳芳们”的真实不同,这些“联合国名媛”大概率只是打造出来的虚假人设,甚至演变成当下魔幻的一幕:


我们普通人被收割,假名媛日进斗金,真名媛却被指造假。



0元就能制造精致虚假人生


从普通人变身联合国精英,到底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只要你想,它甚至可以是0元起步。


目前,联合国已经不是高不可攀,根据其官网显示,带上相关证件,就能直接进入联合国参观。


要是你人脉强大一点,认识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让对方做担保,同样可以敲开联合国的大门。


当然,联合国可能很贴心地意识到,普通人可能还需要翻译。


所以它还特意搞了导览付费服务,只要氪金15美元~26美元(约合人民币109元~189元)的导览服务费,再加6%的预定费,就有导游带你参观闲置会议室,或者旁听某个会议。


图源:电商在线


这正是网红们,得以打造精英人设的契机,在某电商平台上买一个工牌,往演讲席上一站,你马上就能获得“我在联合国的一天”。


但这种方式比较低阶,要是有人问什么会议,或者别人网上一搜官网没有任何信息,很容易露馅。


其实在这背后,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像封面新闻就报道了,一些中介就表示自己可以带领客户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是真的可能会在时政书里面考的那种,并且还可以和知名人士合影。


这种会议含金量一般比较高,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一般要6万一人,如果需要演讲,费用还达到了26万。


图片说明:某中介机构的参会详情;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同样的,联合国自己也提供了相关服务,比如在联合国听一场报道,定价在165美元~250美元(约1200~1818元人民币),要是想和联合国专家来场线上对话,价格则是在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818元)。


可见,有时候钱真是万能的,只要你愿意下血本,再高大上的东西也是稀松平常。


国内,一群牛马在付费上班;


国外,一群网红在付费凹人设。


看起来是众生平等,但你笑这些网红在为虚荣心买单的时候,他们又再次利用你的注意力去赚钱,悄咪咪上岸。



宇宙的尽头是为了博出位


首先,我们能确定的是,人都会有慕强心理,愿意在自己无法触达的世界停留和观察。


这是联合国名媛有流量的前提之一。


人们通过关注网红,满足自己对精英人设的想象,你说它是娱乐消遣也好,情感投射也罢,在这套操作之下,点赞量和粉丝量蹭蹭蹭往上涨。


以网红Shirley林为例,她仅仅是在小红书和抖音分享了联合国总部吃午餐的日常,泼天的流量就疯狂而至。


尔后她更是把这条路线走到底,什么参加比尔盖茨的晚宴,和谷爱凌出席查尔斯国王的慈善晚会,以及发布联合国演讲vlog等。


图片说明:Shirley分享在联合国的日常;图源:电商在线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她似乎是一个联合国精英啊。


再来看看涨粉速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她七天涨粉百万,30天全网涨粉近五百万,就连雷布斯都得排在她后头。


有了流量之后要干什么呢,当然是变现啊。


有江湖传闻她一条20S以内的广告价格达到了15万,身价几乎可以和没翻车前的羊毛月一决高下。


而根据抖音星图数据显示,她目前一条广告的报价是在18万~25万之间,近日广告主大多都是海蓝之谜、阿玛尼等高端品牌。


显然,打造精英人设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接到贵一点的广告,如果这能在一个维稳的状态当中,上文我们提到网红凹人设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多还是在利用消费者的注意力赚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差赚钱。


图源:电商在线


只是现在联合国神秘的面纱被戳破,“联合国名媛”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当初粉丝疯狂追捧,到现在人人喊打。


新京报就报道了,多位通过正规途径进入联合国工作的博主,被粉丝嘲讽造假。


这几乎可以列入2024年怪诞事件之一,真的还能被打假。


能够看到,网红走“假名媛”路线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会涉及你我他,稍微不注意,就会误伤普通人。


很多人都说这个操作,和当年微商花钱和奥巴马合照一个道理,有奥巴马站台,微商含金量直线上涨,消费者掏钱也爽快。


可以说,时尚它是个轮回,网红博出位也是个轮回。


虽然都说赚钱不寒碜,但这个操作与吴柳芳跳性感舞蹈的性质已经不一样,他们本身就是用“作假”去赚钱,作为看客的我们,娱乐一把就算了,要是轻易氪金,那可能真的会错付一颗真心,最后伤的还是自己。


像小灼的大表弟,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每天都要看某位网红,直到某天他发现这位网红的“联合国日常”全都删除,他直言“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很伤心”。


这也指向网红收割的新趋势:从五星级酒店名媛,到联合国名媛,下一步呢,他们还会打卡更多你接触不到的地方。


比如,南极、北极。


甚至是宇宙。



最大赢家另有其人


经常刷短视频的都知道,网红分为很多类型,美妆、美食、穿搭、人文知识等,但对于普通人而言,上述类型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肚子里没有点真材实料,很难维持内容更新。


所以很多人会选择vlog型博主,或分享生活型博主,“名媛”博主可以列入这种类型。


他们与闻神、晓华的接地气不同,向上跳跃去吸引受众,同样可以收获大量粉丝,但前提是大家都不了解你所分享的领域,主打拥有神秘的面纱。


只是面纱被戳破,一切内容优势都会荡然无存。


从时间轴来看,“假名媛”前几年在小红书火了一波,紧接着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消失在众人眼前。


毕竟网红都是要面子的,无论男女,谁也不想被嘲讽。


如今哪里还能给他们营造神秘人设,显然还是普通人难以到达的地方。


反正为了猎奇,有的是用户愿意停留。


到某社交平台看一圈,已经有人在分享南极之旅,这并不是说这些博主都是假的,只是指向网红们可能存在打造虚假人设的动机。


网红们为了流量涌入,势必又会带动相关产业链,背后的中介机构和旅行社不得猛赚一笔。


像马斯克早就启动了“殖民火星计划”,每位“殖民先驱”要支付50万美元才能实现这趟火星之旅。



这些年也可以看到马斯克在接连发射星舰,不得不感叹,马老板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就是时间进度不大行,距离你看到“火星名媛”(防止被收割),可能还要等上个几十年。



往期推荐


互联网灼见
思维火花相碰撞,我们一起洞察趋势,灼见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