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正式立法未成年玩社交app罚 2 亿,中国会跟进吗?

文摘   财经   2024-12-06 18:43   广东  

未成年,新一代电子文盲



“你是小学生吧。”


经常在互联网上吵架的人肯定都知道,这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强。


虽然简短,但侮辱性极强,在互联网语境当中,大多数人对小学生群体的发言带了“无语”、“脑残”、“互喷”等标签,甚至有人直言,应该把小学生赶出社交媒体。


如今,这句戏言要成真系列。


因为有人开始下狠手了。



国外在行动,国内还会远吗?


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就在上周,澳大利亚通过一项史上最严社交媒体禁令,没有满16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TikTok、X、Instagram等在内的全球知名社交媒体。


虽然是一年后才实施该法案,但要是这些平台没有成功阻挠未成年人使用自家平台,将会面临最高50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35亿元)的罚款。


更重要的是,违反规定的未成年人和他们的爹妈都不会受到惩罚。


换言之,阻止未成年上网的压力给到了平台,在一年后,在澳区当中,你将看不到这些未成年人的身影,否则张一鸣、马斯克、扎克伯格们都要出点血。



只不过和国内部分网友期盼的不一样,人家出台这个禁令,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按照澳总理的说法是,虽然社交媒体会带来社会效益,但系统弹出的一些东西,会伤害到孩子们弱小的心灵。


道理我们都懂,但直接断绝未成年上网的快乐,似乎有一刀切的嫌疑,这让一年级就开始上网的小灼虎躯一震,感谢这些年社交媒体没有伤害到我。


不能否认的是,如今电子产品泛滥,在智能手表都能上网的今天,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在互联网交往中很容易被带节奏,或者说处于弱势的一方。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玩个游戏疯狂氪金,把父母的家底都氪没了,还有就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恐吓,骗钱骗色都有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身心受到打击,学业跟不上,祖国花朵被摧残。


非要用传播学上的话来说,就是还可能变成“电视人”,在如今媒介环境当中,被电子产品包围,变得沉迷网络,降低思考能力,不爱与外界交流。



同时,如果顺着国内部分网友的逻辑去推理,一些未成年人热衷在互联网上互喷,也就可能导致网络暴力、键盘侠等现象的出现,说难听点,有可能还是未来水军的一员。


显然,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未成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态度也在不断收紧。


这不是开玩笑的,除了澳洲之外,美国某个州就出台了法案,把限制年龄降低到了14岁以下儿童,禁止他们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


图片说明:美国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图片来源:新华社


法国更夸张,今年4月份开始,已经在酝酿立法,禁止11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手机,禁止13岁以下儿童使用可上网的手机。


还有隔壁西班牙,则是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访问社交网络,相当于未成年要用老人机。


再把目光放到国内,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小灼发现,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自行发起倡议,建议在校学生远离社交媒体。


比如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就倡议学生在16周岁以前,不注册社交账号,希望家长监督孩子远离社交软件。


仿佛在2024年,全世界都开始针对未成年人。


有人甚至预言,按照如此趋势,恐怕再过十年,社交平台上看不到未成年人了吧。


当然,长辈可能都会说上一句,叫你不上网,那都是为了你好。


但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员,现在未成年人真的不配玩社交媒体吗?



年轻人,新一代电子文盲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会有社交需求,这注定了,无论哪个年龄层,都会有社交的需求。


如果直接阻拦这些小孩子上网,你肯定能想象出有什么后果,人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总是愿意疯狂付出各种代价。


首当其冲的,是他们会适得其反,做过小孩的你我他都知道,未成年人一般都会有逆反心理,大人越不让干的事,他们就偏要做,倘若未成年人集体反抗,那又会是更猛烈的反噬。


试想一下,他们无法注册社交账号,那就会寻找各种途径去注册,比如利于代账号注册等灰产,尤其是他们没有钱,又可能上演类似隔壁游戏赛道魔幻的一幕,偷偷绑定父母的银行卡去充钱。



一觉醒来,钱没了,这恐怕是每一个家长都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而且把未成年赶出社交媒体,可能会加剧电子文盲的出现。


是的,你没有看错,年轻人可能会变成电子文盲。如果你记忆力不错,应该会记得今年七月份,有这样一个话题登上热搜----下载看电影已成年轻人的小众行为。


原因是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式的内容获得方式,让00后很少接触PC时代的下载,反映出来的是年轻人连电脑都不会用。


还有前段时间《黑神话:悟空》出来后,网上一堆人求安装激活的教程,其中不乏许多年轻人的身影。


就连在社交媒体当中,你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吐槽00后不会使用excel、制作PPT等。


图片说明:网友吐槽00后同事不会用电脑;图源:小红书


这其实是和使用习惯有关,参照以上案例,我们不知道,禁止16岁的他们使用社交平台,等到成年之后,他们还会网上冲浪吗?


况且从数据来看,青少年本来就是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


根据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新增网民742万人,主要以10-19岁青少年和“银发族”为主,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比例达到了49.0%。


如果单纯“一刀切”,会不会影响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呢?


况且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当不少家长在呼吁未成年人少上网的时候,一些家长又主动把手机交到未成年人手中。


这真不是小灼瞎说的,参照游戏赛道,根据《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现状调研报告(2024)》显示,有73.8%的家长知晓孩子存在使用成年人账号绕过监管玩手游的情况,其中有81.6%对该情况保持默许,甚至还有人放任。



你敢信,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出于奖励等目的,或者是懒得理孩子,企图把手机变成一个赛博保姆。


这在无形之中,其实加剧了小破孩玩手机的时间。


同理可证,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玩社交媒体的态度亦是如此,小灼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家长为了获得更多自由时间,直接打开短视频让小孩子看。


可以看出,种种因素之下,保护祖国花朵的身心健康,这不是一纸禁令就能解决的。


就像某位小学生发出的灵魂拷问:


我们小学生怎么了,我作业都写完了,玩一会有错吗!



往期推荐


互联网灼见
思维火花相碰撞,我们一起洞察趋势,灼见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