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单收入16元,揭秘干跑腿比送外卖还赚钱?

文摘   财经   2024-10-18 18:47   广东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尽管在外卖赛道,“单王”的故事还在上演,但不少骑手都表示,现在月入过万,简直是一个美丽梦想。


大多数骑手的收入,都是在4000元到7000元之间。


相对之下,同城跑腿的每单平均收入能有16.55元。


这难道意味着,同样都是即时配送,做跑腿比送外卖还能赚钱?



一单够一顿饭钱


别看都是一个骑手,加上一辆电动车,但同城跑腿和送外卖还是有很大不同。


两者的侧重点并不一样,外卖配送偏向于搞送餐,主要在餐饮端服务,同城配送主要落地在用户的“急需场景”,比如送文件、钥匙、证件等,有时候对时效性还会有比较高的要求。


虽然近年来,一些平台已经开始送起外卖,但它们还是聚焦在“给用户跑腿”这几个字上来。


如果大家伙经常用,肯定也留意到了目前该赛道的主要选手有顺丰同城、达达集团、闪送等,美团和饿了么,是后来才搞了这个副业。


其中达达和顺丰同城在2020年和2021年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闪送则是慢了一些,直到今年九月份才递交招股书,于10月初在纳斯达克上市。


从闪送的招股书,也能看到,它在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为22.84亿元,一共完成了1.38亿份订单。


按照该数据来测算的话,骑手每单平均收入能达到16.55元。


这个数字,要是放到外卖赛道,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此前九派新闻就报道过,现在送外卖平均一单收入为5元。


同时,半岛日报也报道了,一位外卖小哥展示自己的跑单流水,主要集中在3块、4块、7块等,配送单价会随着距离不断变动。


再把时间往前推,有数据显示,在2021年之时,骑手每单收入也能有7.07元。


本图由AI生成


可以看出,外卖单均收入是不断浮动的,只不过不管怎么变化,都很难和闪送的16.55元一决高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干跑腿来钱比送外卖要快很多啊,只要干一单跑腿,就能有两单外卖的钱。


不仅如此,目前不少同城配送平台都推出了“一对一”专送服务,即骑手在一个配送任务当中,只接一个单,全程为一位用户服务。


从骑手的角度而言,也就避免了各种订单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每个订单都超时的情况,做到用户想要的高时效和高安全性,起码不用为了准时到达,冒着风险去闯红灯。


还有就市场前景来看,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按需配送市场的总市场规模为3385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以19.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8096亿元。



换言之,该市场规模广阔,天高任鸟飞。


乍一看,做同城配送的优势还挺明显的,但剥开内里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撑不起万元月薪


同城配送的盈利模式,主要赚取的还是对用户的服务费,就是每单所收取的佣金。


这表明,它们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像美团和饿了么等综合性平台一样,还能有到店业务、OTA业务作为一种补充、或者说是支撑。


同时,为了达到高效的履约效率,它们还需要不断铺设人力,才能达到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专送”的要求。


这又意味着,跑腿平台必须提高佣金、补贴,才能吸引更多骑手进驻其中。


以闪送为例,它在2021年~2023年,支付给骑手的薪酬分别占收入的90.5%、90.3%、87.8%。


还有为了形成更多竞争优势,平台在用户端也会加大补贴。



一边是只有单一业务闯江湖,另一边是要不断烧钱抢市场,所以目前大多数跑腿平台都面临过盈利难题。


比如顺丰同城和闪送,都是在2023年才实现盈利;另一边的达达在今年Q2,营收为23.5亿元,净亏损达到了2.862亿。


平台不好赚钱了,只能压缩成本,或是调整系统优化运力,牵一发而动全身,骑手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闪送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闪送的总订单量分别是1.59亿份、2.13亿份、2.71亿份和1.38亿份订单。


所拿到的总收入分别是30.40亿元、40.03亿元、45.29亿元、22.84亿元。


同样是按照这些数字去测算,闪送在当期内每单收入分别是19.12元、18.8元、16.71元、16.55元。


图源:新浪科技


是的,你没有看错,即便是干跑腿,收入也是处于一个逐年下降的状态。


再把时间往前推,从2022年开始,就有不少顺丰同城骑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收入下降。


根据时代财经的报道,有骑手透露,平台抽佣比例不断变高,达到了30%~50%。


更有骑手直言,2022年以前每天赚300块,只要七八个小时,但进入2022年之后,要干够12个小时才能拿到相同的收入。


可能你会说,抽佣高就高点吧,它单笔收入比送外卖高就行。


但这里也有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是,同城跑腿并不像外卖那样,是用户每天都离不开的刚需,只会在特定的时刻,才会产生特定的需求。



这也意味着,每日的单量并不是固定的,也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自然就很难做到月入上万。


一句话总结,就是钱多,但单量少。


不信我们可以做个对比,美团在2023年的即时配送订单数为219亿笔,而闪送在同年完成的订单量,仅为2.71亿笔。


又或者以达达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的12.3亿笔订单量进行推算,它在全年的订单量可能也只是在30亿单的水平。


无论如何,都很难和美团的订单量相娉美。


另外,目前同城配送赛道竞争也越发激烈,快手、抖音、高德等选手也接连入局即时配送,这又迫使闪送、达达、顺丰同城等玩家调整策略去应对。


尤其是在“如何盈亏平衡”的问题上,各家可能又会在骑手收入上做文章,单笔收入下降或成为一种趋势。


果然,世界上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孟子诚不欺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要想单笔订单收入高,还要承受订单量少的痛苦。




往期推荐


互联网灼见
思维火花相碰撞,我们一起洞察趋势,灼见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