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不仅能看,还能听。
别以为只有在短剧中才会出现这样的剧情,这阵风尚已经刮到广播剧当中。
这也意味着,继短剧之后,你妈你奶又爱上了广播剧,一天可能要听十几个小时那种。
不信你打开小红书,可以看到很多人发帖担心自家父母过于沉溺广播剧。
但相对于短视频,这玩意在以前其实比较小众,并且价格贵,听完一部广播剧的价格是在百元级别,而一部短剧的价格是在几十元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年轻人的付费意愿并不高,这也是压在广播剧身上的一座大山。
那么,明明是年轻人都没有疯狂上头的赛道,中老年人怎么就爱上了?
只要睁开眼睛就是听小说
广播剧,人如其名,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字,同样会有自己的剧本进行制作。
与直接文本转换为声音不同,广播剧还会加入各种配音、配乐,使得剧集立体起来。
简单理解,其实操作和电视剧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视听,一个落脚在听上。
按理说,如此潮流的玩法,应该是年轻人的专属才对。
实际上,以前还真是这样的,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就有一群年轻人在土豆、优酷等长视频发布自己制作的广播剧,当时主要是网络小说为剧本进行制作。
后续才出现了喜马拉雅、荔枝FM等专门制作广播剧的平台,但那时候主要的受众还是年轻人,毕竟很多中老年群体对新事物还是存在一种抵触心理。
就像小灼的老父亲,总说本灼听广播剧就是不务正业,整天就知道沉迷网络,而现在,沉迷广播剧的却是他自己。
是的,和小灼的父亲一样,许多中老年人已经从刷短视频变成了听剧。
像听筒Tech就报道了,90后珂珂很担心自己60岁的妈妈,过渡沉迷于广播剧,是做饭、做家务,就连洗衣服都要带着耳机在听。
以前是担心母亲刷短视频把眼睛看坏,现在还要担心起耳朵来。
当然,如果你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见,有老人从起床就要开始听,晚上更是要伴着广播剧入睡。
有的老人听力已经明显下降,还是不愿意放弃,甚至有人直言,父母只要睁开眼睛,就是拿起手机听小说。
小灼翻阅评论发现,大多数年轻人会用“走火入魔”、“痴狂”来形容父母。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如今广播剧开始被中老年疯狂青睐,这指向了广播剧的用户群体已经有所拓宽,再也不是年轻人的游戏,这就有点像拼多多先拿下五环外人群类似,再逐渐向其他群体进攻。
这也是有数据显示的,根据AgeClub的梳理,银发人群对“有声听书”的使用增量在千万以上。
同样的,QuestMobile的报告也显示了,短剧用户对于数字阅读会表现出较强的偏好,头部短剧用户在在线阅读、有声听书行业活跃规模均超过2000万,活跃渗透率非常高。
这指向一个事实,现在中老年人不仅愿意看短剧,更愿意听广播剧,并且活跃度还比较高。
对于广播剧来说,肯定是美事一桩,广播剧在过去,一直囿于制作成本高,用户付费意愿低,平台盈利空间比较小的困境当中。
《00 后长音频消费趋势报告 (2023)》就指出了,约有50%的00后用户愿意为长音频内容付费。
可是,广播剧的主要用户群体(18~35岁)的付费金额普遍比较低,尽管他们忠诚度,收听也很频繁。
这意味着,大多数年轻人之于广播剧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理智的状态,并不会冲动消费。
而00后尽管愿意消费,但由于整体经济能力有限,付费金额也难以提升。
如今中老年群体愿意听广播剧,有钱也有时间,看着是会利好广播剧行业,有新用户的助力,整个行业也不至于半死不活,要是能再整出点花活,或者能拉低行业价格就好了。
但,这并不是说广播剧就是十全十美的。
向左,它是排遣老年人寂寞的小甜甜;
向右,它又是把中年人拉向另一个深渊的魔鬼。
骗局和快乐并存
有某位劳斯曾经说过,没有娱乐,人类会变得疯狂。
广播剧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老年人沉迷其中其实无可厚非。
大概就像我们通宵打游戏、熬夜看电影,疯狂去追星一个道理。
“音乐先声”就总结过,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其实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巨大的变化,从过去注重生理、安全需求,在保健品消费、医疗消费等,变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还有《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系列报告也显示了,50岁之后,中老年人开始重新关注自己。
而在小红书当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比如有网友表示,父母爱听就行,总比买保健品被人骗钱要好。
以上,都指向了老年人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让广播剧、短剧等玩法快速在中老年群体当中走红。
同样的,这也是为什么“霸道总裁”、“狸猫换太子”等狗血剧情在老年人当中流行的原因,大家都是追求一个“爽”字,有意思,能给自己释放多巴胺就完事了。
换言之,只要能满足中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广播剧就不愁没有市场。
只是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和界限,当中老年人过渡沉迷广播剧,那就可能是天雷勾动地火,钱包肉眼可见的变瘪。
就价格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大多数广播剧的价格都是在1~2元左右,乍一看单集好像不贵,舍弃一个包子就能购买,但当你上头的时候,肯定不愿意只听一集。
而广播剧一般都有几十集,并且通常分为一、二、三季,因为单独一季往往很难呈现完整的故事。
这也意味着,用户氪金不止个位数。
以某平台为例,听完单季广播剧的价格是399钻石,一般两块钱等于20个钻石,再加上该剧有三季的剧集,表明用户要氪金1200钻石,也就是人民币100多块。
这可不比看短剧便宜,甚至比隔壁长视频还要贵,特别广播剧还会时不时放出些付费花絮、付费小剧场,都是要你花钱的项目。
听筒Tech就报道了,有老人一个月能花钱上百元,甚至是上千元在广播剧上,而他们的退休金其实只有几千元。
按照如此发展趋势,很难说一些无良商家不会利用中老年的精神需求,去套路他们氪金,毕竟此前在短剧赛道,已经在上演这样的例子,商家巧设各种剧情,让老人心甘情愿买单。
还有在身体上的负荷,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及,不少老人都因过于沉迷,身体出现各种情况。
也不怕大家笑话,小灼曾经亦是如此,听广播剧的时候,把耳朵都听出血了。
这指向了,我们需要克制,平台最好也有相应的对策,就是履行一定的责任,只不过从现状来看,估计也不可能,人家缺钱缺用户,都想先赚钱一波。
但还是那句话,自主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上,管不了别人,还不能管管自己啊。
那么,防止父母沉迷,从我现在做起,小灼已经打算和老父亲彻夜畅谈,扼杀掉他疯狂氪金的企图!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