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羊毛月,全世界都知道工作难找

文摘   财经   2024-11-29 18:58   广东  

你的痛苦,他的流量



试想一下,你顶着萧瑟的寒风在外面找了一天的工作,已经足够努力了,但还是收到无穷无尽的拒绝。


饿着肚子回到家中,想刷个短视频鼓励一下自己,却看到某网红在嬉皮笑脸说着:


“北大的博士、武大的硕士,找不着工作在抖音上说段子,现在工作这么难找吗?”


“00后不是要整顿职场吗?怎么职场都进不去呢?”


图源:B站UP主


你很难想象,这是拥有800万粉丝博主“羊毛月”说出来的话,他那高高在上的语气,戏谑的表情,好像都在嘲讽打工人:哈哈哈哈,你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但他作为一个网红,本身就是由粉丝托举起来,况且他本人是北京户口,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一天苦日子,他有什么资格去批判我们普通人。


这就好比两人一起去考试,你因为没带笔考了0分,而得了老师补习的那个人考了100分,还反过来嘲笑你笨。


这很难不让大家想起,李佳琦的那句“哪里贵了”、“工资不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这似乎指向一个事实,那些无限膨胀的网红们,已经傲慢到忘记共情我们普通人,却还是企图在我们伤口上撒盐赚钱。



除了羊毛月,全世界都知道工作难找


在羊毛月最新道歉视频当中,他表示自己有如此发言,是因为收到粉丝求助,所以想了解当下找工作的困境,看自己有什么能帮上忙。


但如果他多看点社会新闻,或者找过一天工作,他就不可能傲慢地说出如此“诛心”的话。


因为找过工作的人,肯定都知道,今年想上个班真的太难了。


首先,今年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都在搞降本增效裁员,一大批劳动力重新流回市场,年过35+的职场老鸟和00后一起竞争。


同时,今年毕业季人数又创下一个新高,达到了1179万,教育部更是预测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图源:《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


就业人数增多,找工作自然进入更“hard”模式。


电影《逆行人生》里虽然有很多离谱的地方,但找不到工作的人去送外卖,却是很多人真实的写照。


而且现实更加残酷,除了失意的中年人,许多高学历但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同样是选择了送外卖、做奶茶、销售等,门槛较低的暂时性工作。


图片说明: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决定先去摇奶茶;图源:小红书


其次,消费降级趋势下,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又可能导致提供岗位减少。


这啥意思?听起来很矛盾的一句话,其实还要结合钟睒睒近日的言论去理解。


首富除了炮轰互联网算法,还直言“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降,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价格体系,对中国品牌,对中国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指低价体系抢走农夫山泉的利润空间,最终导致整个产业走向低价,企业赚得不多,扛不住的那个就会直接出局,就是有点劣币驱逐良币那味。


海尔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大概的意思是:


电商平台是挺便捷的,但是没有给整个社会创造新就业,特别是进驻的企业被迫卷入价格战,扣除直播、技术等成本之后,没有更多余钱去搞创新。


图源:凤凰WEEKLY财经


我们先不论两位大佬说的到底对不对,但真如他们说的那样,企业利润下降,确实会导致“降本增效”的出现,最终减少就业岗位的提供。


无形之中,又给打工人找工作上了新难度。


再次,最让人无力的是,如今找工作的竞争对手,还可能不是人,大家都知道,从去年开始,不少公司都启用了AI,甚至是放弃真人去使用AI开工。


比如你天天刷的直播带货,以前在人们的刻板印象当中,大家都觉得只要有颜会说话,就不会被淘汰,但现在这个岗位正在被面无表情、24小时不间断的AI代替。


这样的转变,同样在主持人、游戏等行业上演。


图片说明:有主持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担忧;图源:小红书


说到底,正是就业人数变多,就业岗位变少导致。小灼一哥们,自今年二月份被大厂裁员之后,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工作。


把目光放到国外也是一个样。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Q3,英国失业率上升,达到了4.3%。一项调查也显示,英国求职者去海投,几乎有一半是没有回音的。


同时,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报道也指出,在美国,伯克利毕业的高材生也找不到工作。


换言之,全世界都知道找工作上演“地狱级”困难模式,就你羊毛月不知道。


如果他闷声闭麦还好,偏生他的终极目的是,专戳你的痛点,去赚更多的钱。



你的痛苦,他的流量


大家都知道,做网红也是有细分的,像李佳琦是美妆博主,李子柒展现的是非遗文化、田园牧歌,还有B太专门揭露市场黑暗去打假。


相对之下,羊毛月其实很少给用户提供实用性干货,更多是给向观者展现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这种类型的博主,其实内容壁垒不深,不容易增加用户留存


纵观他的内容走向,大多都忘记了底层人的艰辛,说难听点,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去赚钱。



殊不知,每个人的起跑线并不一样,用自己的幸运去嘲讽他人的痛苦,这已经可以说是一种恶。


从小在优越的环境长大,艺术生身份上中传,又被保送到北大,再有就是顺利做上网红,大口吃着互联网红利。


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的他,如今却在一旁哈哈大笑别人,找不到工作就是不够努力。这也难怪会有央财硕士怒怼“如果换到跟我一样的出身背景,你还能保研北大吗?你还能开豪车住豪宅吗?”


这样的问题,羊毛月估计是万万不敢回答的。


当然,这也说明了,羊毛月失去了共情能力,在一条60秒视频广告报价有35万,月收入近150万的背后,网红们极限膨胀,已经很难和消费者共情。


前有李佳琦,后有羊毛月,这好像在指向一个趋势,日进斗金的网红们,真的飘了,他们已经忘记粉丝本身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相反的,还可能在自己获得成功后,企图去回踩广大网民获得流量。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我们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张毛月、李毛月的出现。


看来以后还是少付点真心,防止网红暴富后,还会背刺我一把。



往期推荐


互联网灼见
思维火花相碰撞,我们一起洞察趋势,灼见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