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赢家另有其人
动个手指头,就有人上门服务。
互联网+造就了许多成熟的产业,比如上门维修在2014年伴随着O2O模式兴起。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目前家庭维修市场的规模达到了669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7年将达9849亿元。
之所以发展这么快,离不开我们用户的旺盛需求。打工人出门在外租房子,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修马桶、装灯泡的。
换言之,正是消费者供养起这个巨大的市场。
但作为“衣食父母”的消费者,却屡屡被背刺,网上标价130元的活,师傅上门就敢收600元。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漫天要价的背后,维修师傅还很难赚到钱。
从来都不平等的“柠檬市场”
别看上门维修,在平台上都是明码标价的,但一些平台会表示,需要师傅上门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费用。
如此操作,直接导致用户很难躲过那些隐形的材料费、工时费等大坑。
这可能也与互联网家电维修平台的盈利模式有关,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抽佣模式,平台一边吸引大批维修师傅进入,一边又在C端招揽用户,最后从每单费用当中,抽取一定的佣金。
非要简单点理解,就是上门维修中的“滴滴”。
第二种模式,则是差价模式,平台相当于一个中间商,分别向用户和维修师傅报价,自己再从中赚取差价。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可以设置一些隐形的费用。以差价模式为例,平台给消费者报个100元,向师傅报价10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尽管O2O模式,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服务,但在下单之前,你其实看不到,也摸不着,只能凭借几个好评激情下单。
这可能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也就是经济学当中常说的柠檬市场,在某个市场当中,卖方所掌握的产品质量信息,往往会比买方多许多。
模式的特别,加之信息不对称难以消除,也让消费者在上门维修当中,处于弱势的一方,毕竟上门维修它没有仅退款啊。
眼看着家电不修就要积灰了,打工人只能忍痛付款。
比如有人就表示了,自己在平台下单,以为30块就能换个水龙头,没想到师傅上门后,直接开价380元,即便用户放弃维修,也需要给师傅支付30元的上门费。
本图由AI生成
还有一种更离谱的,就是在修理过程当中,师傅会不断试错修理方法,去给消费者加价。
像“每日人物”就报道了,一个叫陈浩的年轻人,原本想叫上门维修通个马桶的,平台标价100,他最终付款1400元。
原因就是师傅试了几个办法都不行之后,倒入一些“神奇药水”,终于疏通成功。
这些“神奇药水”,其实就是疏通剂。此前也有博主爆料,维修师傅帮自己疏通马桶,拿出了128元一斤的疏通剂。
而在某电商平台中,某疏通剂的价格只要8块4。
本图由AI生成
多么痛的现实,世界上最漫长的套路,永远都是你防不胜防的套路。
但这个问题也是很难杜绝的,因为上门维修是非标产品,并不是像一包薯片、一个牙刷一样,可以给出具体的定价。碍于维修物品种类、型号的不同,收费也会有巨大的差异。
来自小灼自身的经历,原本换一个普通的水龙头只要三四十块,可师傅告诉我,由于管道不一样,指定要我买一个更贵的水龙头。至于管道到底有啥区别,咱不是专业人士,咱也不懂。
可能你会说,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维修师傅就不能良心发现,别坐地起价就好,直接实现全世界都美好。
但实际上,即便师傅敢漫天要价、见人下菜,他们也是有苦难言。
平台抽佣,师傅做好人没有好报
在上门维修当中,有三个关键角色,除了维修师傅和消费者,平台的钱包也在鼓起来。
以雷军和58同城投资的啄木鸟维修为例,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个月,它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1亿元、5.95亿元及7.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43.1万元、620.4万元和1.02亿元。
可以看出,它的增长速度还是很明显的。相对于其他产业,前期还在烧钱换市场,上门维修似乎“躺赢”了一波。
平台能赚到钱,自然也和高抽佣模式有关。
还是以啄木鸟维修为例,根据其招股书,该公司从订单上获取的收入占订单支付总金额的比例超过40%,这表明啄木鸟的抽佣比例超过40%。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看看同行的。
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八哥到家”抽成比例为5%,“鲁班到家”抽成比例是在10%到15%。
而在“每日人物”的报道中,一位师傅透露平台对他的抽成是50%,另一位师傅则表示抽成比例最高能达到65%。
本图由AI生成
这有点吓人了,平台高抽成直接导致两个恶果:
一是师傅为了多赚点钱,只能上门要价高一些,也就出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各种漫天要价、小病大修的乱象;
二是坚持价格公道、技术好的维修师傅,生存空间又被压缩,靠着“上门维修”压根赚不了几个钱,相对之下,那些要高价的师傅,更容易生存下来,已经很有劣币驱逐良币那味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师傅进驻平台还需要交付一定的质保金,有可能是师傅预先支付,又或者是平台在订单抽成之后,继续扣除质保金,有师傅透露质保金额一般是在5000元左右。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说,既然平台都不做人,维修师傅有点骨气,离开不就好。
但现在依旧讲究“流量为王”,平台通过大量营销提高了知名度,成为了许多用户下单前都会考虑的对象。对比维修师傅去电线杆上贴个广告,入驻平台也会更容易接收到订单。
本图由AI生成
这估计也是不少平台,维修师傅数量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结语
显然,在如此背景下,如果一些新平台能够做到明码标价,似乎可以给自己挤压出一丝生存空间,比如说赢得较好的用户口碑。
但盈利模式又成为一个大问题,谁都不知道一个敢于说真价格的平台,到底赚不赚钱。
当然,从市场治理的角度去看,要想完全杜绝上门维修的乱收费,可能还需要相关法规、平台、消费者的三方合力,远离“维修刺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只是当下维修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啊,打工人们真的无法避免“维修刺客”吗?
办法还是有的。
或许从今天起,把自己逼成一个六边形战士,通马桶、修灯泡,样样精通。
很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被坑惨。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