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前,基本养老金迎“重核补差”!如何计算?3类退休人员最受益,瞧瞧有你吗?

民生   2024-11-20 16:00   河南  

导读

作为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全国近1.42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23年末数据)的主要收入来源,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广大退休人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充分且必要前提条件。

通常来讲,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改善晚年生活质量和达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标;反之,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收支失衡、退而不休、老无所养恐是其无法避免的难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无论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还是体制外的企业参保职工,又或者是以个人身份参加职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均应当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待遇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并通过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的方式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养老金水平。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现阶段,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其中,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全部计入社会统筹基金;由参保人员本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则全部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且,根据政策要求,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若想要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需同时满足2个前提条件。

①最低缴费年限:目前,社保制度明确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

②法定退休年龄:目前,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50周岁。

也就是说,以正常退休为前提(病退、提前退等特殊情形除外),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重要前提。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据悉,在《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2项政策当中,国家明确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从整体来看,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后参保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待遇,且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而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参保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根据政策规定,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将依照视同缴费年限再给予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实际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3部分组成。并且,根据当前的政策规定,3部分对应的计发公式如下:

①基础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

“计发基数”,如何确定?

根据上述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及计算公式,我们不难看出,除了平均缴费指数、累计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等之外,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基数或者叫社保待遇计发基数同样也是影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领取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计发基数”是如何确定的呢?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以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相关规定,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各省份上一年度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不仅仅是核定当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计算当年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据悉,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自2022年起,全国已有黑龙江、吉林、贵州、内蒙古等等9个省市采用当地上一年度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作为当年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全口径社平工资的上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会同步上调。

2024年底前,基本养老金迎“重核补差”

按照往年的惯例来看,不少省市公布当年度社会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11月或者12月份,若没有意外的话,2024年大概率也会延续这一规则。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待计发基数公布之后,基本养老金将“重核补差”。

①“重核补差”的定义

所谓“重核”,即对当年新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进行重新核定;所谓“补差”,即将预发基本养老金和实际应发基本养老金之间的待遇差额根据应补发的月数再发给新退休人员。

而之所以会存在待遇重核和补差这一项流程,主要是因为在2024年社会保险待遇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各地的人社部门往往会以2023年度的计发基数作为核算2024年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依据,并预发基本养老金。实际上,在2023年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较2022年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呈现一定幅度增长的背景下,2024年社会保险待遇的计发基数要比2023年的计发基数相对较高。因此,为了确保2024年新退休人员享受到合理且公平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便需要将预发和实际应发之间的差额进行补发,且一般会在年底之前启动。

②“补差金额”的计算公式

结合上文提到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我们不难看出,涉及到需要进行重新核算和补差的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对应的补发金额计算公式为:

A:基础养老金重算补发额=(2024年计发基数-2023年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根据职工实际退休时间由当地人社部门确定需要补发的月数

B: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额=(2024年计发基数-2023年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根据职工实际退休时间由当地人社部门确定的总计需要补发的月数

然后,将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差额相加,即可得出总计需要补发的待遇金额。

3类退休人员最受益,瞧瞧有你吗?

在基本养老金待遇重核补差的过程中,下述这3类新退休人员或最为受益,瞧瞧包括你吗?

第①类:累计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

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与个人缴费年限是直接挂钩的,而且在上述基础养老金重算补发额的计算公式当中,若其他因素相同,则累计缴费年限更长的退休人员,往往补发的金额更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累计缴费年限其实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若新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较长,则不仅基础养老金待遇的重算补发差额更多,过渡性养老金差额也更多。

第②类:缴费指数高的退休人员

根据上述补发金额的计算公式,我们也能够看出,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算补发额分别与新退休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指数挂钩。以此为背景,假设其他因素相同,则平均/视同缴费指数比较高的新退休人员,在待遇重核和差额补发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受益。

第③类:所处省份计发基数增幅高的退休人员

上文提到,之所以存在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重新核定和补发差额这项流程,主要是因为测算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基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基于这个层面来看,若其他因素相同,那么新退休人员所处省份2024年计发基数比2023年计发基数增幅高,则补发金额会更多。

结语

本文的最后,再补充广大退休人员容易搞混淆的一点,文中所提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重新核定和补发差额,并没有使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提高,而是确保其能够享受到本应该享受到的待遇。而对于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所进行的待遇调整,实际上是提高了其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所以,新退休人员的“重核补发”和老退休人员的“调整增发”属于不同的概念,千万别再搞混淆了。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惠农小帮手
惠农小帮手,你身边的致富小能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