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或迎“21连涨”!医保个人账户“返款额”也会跟着涨吗?
民生
2024-11-12 17:01
河南
养老金作为退休人员保障晚年基本生活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经济基础,围绕其而展开的相关话题讨论一直是全国近1.42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国家规定,参保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需同时满足2个前提条件,即最低缴费年限和法定退休年龄。其中,现阶段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为15年;法定退休年龄则以性别作为区分,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50周岁。通常来讲,养老金又被视为衡量退休人员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参保指标。待遇水平越高,则往往意味着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更好的保障晚年生活;反之,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经济保障能力越弱,在此基础上若想要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恐并非易事。根据现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办法,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待遇水平的高低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晚退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且共同适用于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及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①多缴多得:简单来讲,参保人员缴费金额越多,则退休之后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②长缴长得:与多缴多得类似,参保人员缴费年限越长,则基础养老金待遇的计发比例越高,且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存储额越多,有助于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水平;③晚退多得:退休时间越晚,通常意味着缴费年限越长,进而适用于长缴长得的计发规则。
众所周知,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也是为了逐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早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中,国家便明确提出会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并且,调整幅度一般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另外,在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当中,国家也明确提出,除了改革体制内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待遇计发办法之外,也会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以更好保障晚年生活。据悉,在这2项政策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办法于2016年起实现了统一,即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3种相结合的调整方式。2024年6月17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已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进行调整,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确定。据悉,此次调整为2005年建立正常调整机制以来的20连涨。并且,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31省市在6月底之前相继公布了当地的详细调整方案,涉及到调整增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也在2024年7月31日之前全部补发到账,20连涨板上钉钉。
问题来了,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越来越健全和完善的背景下,2025年是否会迎来“21连涨”呢?显然,大概率会继续上调,具体依据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展开介绍。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个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恰恰是前三季度实现4.8%增长为全年5%的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上文提到,职工工资增长的变化情况是国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了5.7%,达到17696元。预计2024全年居民工资性收入仍保持正向增长,而在职工工资收入增长的背景下,养老金也会调整。除了职工工资收入之外,物价也是决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否继续调整的一项关键因素,因为物价的上涨幅度与养老金的购买力直接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0.3%,预计在物价水平稳中有升的背景下,养老金水平也会继续上调。基于这3点来看,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21连涨”的概率其实还是很大的。不过,至于整体调整的幅度还尚不得知,需要待人社部于2025年正式下发通知后才能知晓。根据现行的社保制度,基本养老金待遇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终身医疗保障对退休人员而言也同样不可或缺。因为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在医疗层面的经济开支将会越来越多,而医保待遇不仅能大大减轻退休职工的负担和压力,也会每个月划入一笔钱到医保个人账户。所谓医保个人账户“返款额”,简单来讲,即指的是参保职工每月按时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后,医保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将部分资金返还到参保人的个人医疗保险账户中的金额。其中,对于在职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的部分会全部计入医保个人账户,通常为缴费基数的2%;而对于享受终身医疗保障待遇的退休职工,则会按照当地医保部门的政策要求按定额划入个人账户。据悉,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其中对于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规则进行了明确,具体为: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原则上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逐步调整到统筹地区根据本意见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根据这一政策要求,不少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相继下发了通知,明确了当地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比如以山东为例,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有关政策的通知》(鲁医保发〔2023〕47号),我们可以得知,自2024年1月1日起,山东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照定额划入。其中,70周岁以下退休人员每月划入额度为100元;70周岁及以上退休人员每月划入额度为125元。问题又来了,若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21连涨”,那么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会同步跟着上涨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上文提到,享受终身医疗保障待遇的退休职工其医保个人账户计入金额是由统筹基金按照定额划入的。并且,划入额度是各统筹地区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也就是说,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并不会影响到各地改革当年的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而且,各地在改革之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金额不再与个人的养老金水平挂钩。所以,个人基本养老金调整也不会导致返款额增加。最后再补充一点,并非所有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职工都能够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目前不少统筹地区的政策规定是职工医保的最低缴费年限为男职工25年、女职工20年,若参保职工只缴纳了15年的社保,那么便只能按月领取养老金,而却不能够享受终身医保待遇。所以,对于广大参保职工来说,在关注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同时,也要留意一下当地医保部门对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的政策要求是如何规定的。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高于养老的最低缴费年限,那么要提前做好规划,以便退休之后能够同时享受养老和终身医保待遇。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