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老金或迎“21连涨”!企退按5%涨、事退按3%涨,以缩小待遇差,行得通吗?
民生
2024-11-18 17:39
河南
参考人社部发布的《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数量为14196万,约为1.42亿,占总参保人数的27.2%;较2022年末相比,增加552万。毫不夸张的说,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对于超90%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言,其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是保障晚年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以及衡量退休人员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从这个层面来讲,无论是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体制外企业职工,均应当依照“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待遇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并通过提高缴费基数、延长缴费年限等等方式来努力提高自身退休之后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而更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晚年的生活质量。不过,理论与实际往往会存在差异,养老金也并不例外。从现状来看,大多数工资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企业参保职工,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领取金额普遍偏低,替代率仅仅只有40%左右。甚至,即便是在缴费方式和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之后,体制内、外仍存在较大待遇差距。
我国自2014年10月1日起,便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参保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职工的统一。也就是说,现阶段体制内、外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均共同实行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缴费金额、实际缴费年限以及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的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却仍差距悬殊。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由其中披露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体制内离退休人员数量约为2204.4万;参考财政部预算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层面的总支出为16263.12亿。结合这两组数据,我们可粗略计算出2023年我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月人均领取的基本养老金约为6148元,较2022年相比增长近200元。参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自2012年的1686元已经提高到2023年的3162元。也就是说,短短12年间也实现近2倍的增长。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参保退休职工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做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2023年两者之间的差距仍接近1倍,而这点往往也是大家讨论和热议的焦点。
据悉,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提高退休人员保障往年生活的经济能力,国家早在2005年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中便明确提出,要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并会依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无独有偶,在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当中,除了明确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进行改革之外,还指出国家会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在这2项政策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办法自2016年起实现了统一且沿用至今,即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3种相结合的待遇调整办法。参考人社部、财政部于2024年6月17日联合下发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对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明确了具体事项。①调整范围:《通知》明确,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均可参与待遇水平的调整。②调整水平:《通知》指出,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确定,各省份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合理确定本省的调整水平。③调整办法: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且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法的统一。据悉,若从2005年算起,2024年的此次调整系国家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来的“20连涨”。然后,结合上文提到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我们又可粗略计算出在2024年调整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约为6332元左右;企业参保退休职工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约为3257元左右,两者之间仍相差约3075元/月。在基本养老金建立正常调整机制的背景下,步入2025年或将迎来“21连涨”,理由如下:①经济发展水平:2024年前三个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预计2024全年,GDP增长率能保持在5%左右,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养老金调整的重要因素,实现增长非常关键;②人均工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96元,增长5.7%;预计2024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收入增长率为5.5%以上;③物价涨幅:在物价方面,2024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预计2024全年我国整体的物价水平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因此,结合上文提到的政策内容,再基于2024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工资收入增长以及物价也稳中有升的现实背景,预计2025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大概率也会继续上调。企退按5%涨、事退按3%涨,以缩小待遇差,行得通吗?那么问题来了,为缩小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差,若2025年将体制内退休人员按照3%上调、将体制外按5%上调,这种办法是否行得通呢?理论上来看,这种差异化的调整策略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差距;但关键问题在于,这种设想却是不可行的,理由为:上文提到,现阶段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是统一的,即均遵循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机制。而且,各省市的人社部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所制定和公布的详细调整方案也是不区分体制内和体制外退休人员类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第二:基本养老金调整既要体现公平和公正,也会和待遇水平挂钩在3种调整办法当中,定额调整体现的是公平、公正原则;挂钩调整则指的是分别与退休人员的累计缴费年限和调整前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且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能为了缩小待遇差距就对调整幅度进行差异化调整,会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三:对职工的参保缴费积极性造成逆向的影响
现阶段,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之所以退休后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比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其缴费基数比较高且累计缴费年限比较长。试想一下,若多缴、长缴的参保人员反倒享受不到更高的调整水平,那么谁还愿意再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呢?这样一来,虽然待遇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但是却会引发新的问题,并不利于养老金制度的持续运行。结合本文上面所介绍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经建立正常调整机制的政策背景下,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2025年大概率会继续对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改善晚年生活质量。不过,按照目前的政策,“企退按5%涨、事退按3%涨,以缩小待遇差”这一提议的可行性几乎为0。所以,对于广大企业职工而言,若想要提高自身退休之后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水平,同时缩小与体制内的待遇差距,那么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要想在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的过程中也享受到更多的增发额,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因此,对于这一点希望大家有清晰的认识。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