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基本养老金迎“重算补发”!企退3000元/月和6000元/月,“补发额”差距有多大?答案来了!
民生
2024-11-16 18:30
河南
作为全国近1.42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主要的收入来源,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衡量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通常情况下,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往往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提升晚年生活质量;反之,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也恐会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均应当在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众所周知,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通过并轨改革而成,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障模式。简单来讲,通过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也正式建立个人缴费制度,并实现了体制内、外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的统一,也就是养老金单轨制。在单轨制模式下,企事业参保职工均需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且遵循同一种退休制度,即参保职工若想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必须同时满足如下2个前提条件。①最低缴费年限:现阶段,国家政策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②法定退休年龄:现阶段,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50周岁。也就是说,只有同时符合这2项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才能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自退休手续完成办理的次月起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即常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2项政策文件,我们不难得知,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后参保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而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缴费模式之前参加工作且通过人社部门认定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除了根据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计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会依照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给予计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①基础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③过渡性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也就是说,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实际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若有)3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据了解,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实现省级统筹,31省市的人社部门在确定当年度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时,往往会以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作为重要依据。而且,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自2022年以来,全国已有黑龙江、吉林、贵州等9个省市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过渡到上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数据,即采用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社平工资来作为当年度养老、医疗等社保待遇的计发基数。基于这一背景,随着2023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发布,也就意味着这9个省市2024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基数明确了。以浙江为例,当地在《关于公布2024年社会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当中便明确了新退休人员的社保待遇计发基数。基于往年的惯例来看,不少省市公布当年度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时间多集中在11或者12月份,若不出现任何意外,2024年大概率也会遵循这一规则。而且,待2024年新的计发基数公布后,将由社保经办机构重新核定新退休人员(自1月份以来已经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并自领取待遇的当月起予以补发。之所以新退休人员会涉及到基本养老金重新核定和补发这一流程,主要是因为预发基本养老金和实际应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而为了确保新退休人员享受到合理且公平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便需要将这笔差额补发到位。具体来看,预发和实际应发概念如下:所谓预发基本养老金,指的是由于2024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公布时间相对滞后的缘故,而导致社保经办机构在测算“2024年1月以来新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时,往往会以2023年度的计发基数作为依据。所以,这便是预发基本养老金的由来。所谓实际应发基本养老金,指的是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在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也就是一个社保年度内新增的退休人员,需要按照2024年度的计发基数测算实际应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而随着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平工资的不断上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会逐年增加。因此,便导致预发基本养老金与实际应发的基本养老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基于上文提到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计发基数变化而涉及到需要重新核定和补发的部分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应计算公式如下:基础养老金重算补发额=(2024年计发基数-2023年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根据职工实际退休时间由当地人社部门确定的需要补发的月数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额=(2024年计发基数-2023年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根据职工实际退休时间由当地人社部门确定总计需要补发的月数然后,将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差额相加,即可得出总共需要补发的待遇金额。企退3000元/月和6000元/月,“补发额”差距有多大?问题来了,同样是在2024年1月办理退休手续的两位新企退职工,预发基本养老金待遇分别为3000元/月和6000元/月,在社保经办机构重新核定之后,补发额的差距有多少钱呢?以浙江为例,假设企退职工老张和老李均为2024年1月份办理退休,自2月起开始按月领取预发基本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分别为0.6和0.8,视同缴费指数均为1,过渡系数均为1.2%;累计缴费年限分别为20年和30年,视同缴费年限分别为5年和10年。查询得知,2023年当地计发基数为8020元/月;2024年计发基数为8310元/月。然后可分别计算出:企退职工老张(若11月份重新核定,补发月数为10个月):①基础养老金重算补发额=(8310-8020)×(1+0.6)÷2×20×1%×10=464元②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额=(8310-8020)×5×1×1.2%×10=174元企退职工老李(若11月份重新核定,补发月数为10个月):①基础养老金重算补发额=(8310-8020)×(1+0.8)÷2×30×1%×10=783元②过渡性养老金重算补发额=(8310-8020)×10×1×1.2%×10=348元将两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示例当中的老张和老李虽然预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差了1倍,但是在社保经办机构重新核定之后总计待补发的金额却并没有相差1倍。由此可见,重算补发的金额与新退休人员预发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更多的与所处省份计发基数的上涨幅度、本人的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以及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示例当中的数据也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具体需以实际为准。最后,再补充一点。关于重算补发和调整增发这2个概念,大家千万不要搞混淆了。前者,重算补发主要指的是当年度新退休的人员,且重算补发并不会导致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上涨,只是为了确保其享受到实际应得的待遇;而后者,调整增发主要惠及的是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老退休人员,且调整增发属于对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进行调整,会导致养老金上涨。在此,也希望大家能搞明白。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