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新规”,2025年起执行!渐退+弹退+自愿退,新办法如此灵活,大家还满意吗?

民生   2024-11-16 18:30   河南  

导读
提及退休,便不得不提与晚年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待遇——养老金。众所周知,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金是全国近1.4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23年末数据)得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其经济保障能力差异的参考指标。

通常来讲,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改善和提升晚年生活质量;反之,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非但难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恐还会遭遇手头不足、退而不休等诸多与养老相关的难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全国近3.8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均都应当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晚退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来努力提高养老金的待遇水平。

现行职工退休制度

据悉,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并全面普及之前,我国城镇职工大多采取的是“单位退休制”,即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发放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与其他相关待遇;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普及之后,“单位退休制”便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转而采取“社保退休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社保退休制”,简单来讲,指的是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列支来源不再是原单位,而是社保基金。不过,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若想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以正常退休为前提(病退、提前退等除外),往往需要同时满足2个前提条件。

①最低缴费年限:现阶段,国家政策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

②法定退休年龄:现阶段,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50周岁。

也就是说,参保职工需累计缴费满15年且同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前提下,才可正常办理退休手续。并且,根据政策规定,职工自退休手续完成办理的次月起即可按月领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并轨改革之后,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体制外企业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逐步实现了统一。不过,根据目前的政策,又分为2种情况:

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后参保的退休职工

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后参保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

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且通过人社部门认定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2项待遇之外,根据政策规定,还会依照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实际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若有)3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缴费金额、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是决定养老金水平高低的几项关键因素。

职工退休“新规”,2025年起执行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近2.97亿;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23年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6岁;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数据显示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由建国初期的8年增加了目前的14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自2012年起,年均减少300万以上;养老金的缺口不断扩大,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养老金的缺口已经高达2.5万亿。

在这些因素作为背景的现状之下,便需要对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和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不,在“延迟退休”的口号被提出10多年之后,国家终于在2024年明确公布了关于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方案。

据了解,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下文简称《办法》)。这也意味着,关于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新规定自2025年起将相继实施。

新办法:渐退+弹性退+自愿退

①渐退:渐进式延迟退休

根据《办法》内容,我们不难得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将同步启动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并计划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职工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3/58/55周岁。

②弹退:弹性提前/延迟退休

与此同时,《办法》还指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弹性退休制度将落地实施。所谓弹性退休制度,指的是弹性提前或者弹性延迟退休,即退休年龄不再是刚性节点,而是弹性区间。

弹性提前退休:职工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前提下,则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年,且男职工不得低于60周岁、女职工不得低于55/50周岁的原退休年龄。

弹性延迟退休: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参保达到了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可在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选择弹性延迟退休。且与弹性提前类似,延迟时间最长也不超3年。

③自愿退:不得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另外,《办法》还明确强调,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和弹性退休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规职工本人的意愿,采取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的措施逼迫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新规”实施后,职工的退休办法

问题来了,在“新规”于2025年1月1日起落地实施之后,对于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及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而言,该如何选择退休时间呢?

具体来看,以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是否完成作为分界线,又可以将职工分为如下2种情况:

第一:2025年1月1日~2039年12月31日,3种退法

根据《办法》,我们不难看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周期为15年,即从2025年1月1日起到2039年12月31日完成。那么,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职工有如下3种退法:

①弹性提前:职工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前提下,最长可以提前3年退休,且不得低于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比如,1970年1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之后退休年龄延迟了16个月,即新法定退休年龄为61岁4个月。若其在2030年1月,累计缴费达到15年零6个月,则仍可以选择在60周岁退休;也可以选择在60~61岁4个月区间内退休。

②按点退:所谓“按点退”,指的是处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实施进程当中的男、女职工,可以按照“原法定退休年龄60/55/50周岁+延迟月数”退休,即按照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

③弹性延迟:在职工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60/55/50周岁+延迟月数”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若与原工作单位协商一致,则还可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最长可延迟3年。也就是说,从满延迟月数开始算起,男职工为60+延迟月数+3,女职工为55/50+延迟月数+3。

第二:2024年1月1日起,3种退法

与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过程类似,自2040年1月1日起,对于职工来说也有3种退法:

①弹性提前:根据《办法》,弹性提前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完成之后,男职工与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仍可以选择在60、55周岁弹性提前退休,前提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则最早可以在52周岁退休。

②按点退:改革完成之后,新法定退休年龄为63/58/55周岁,即可以按照这个年龄按点退。

③弹性延迟:男、女职工达到63/58/55周岁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若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则可以最长延迟3年退休,即男、女职工的最晚退休年龄可以延迟到66/61/58周岁。

结语

最后,再补充一点,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并不会使养老金水平打折扣;按照延迟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或者在新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再选择弹性延迟退休,还会使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水平进一步提高。因此,国家也鼓励职工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

另外,无论职工是提前退、按点退或者延迟退,都是自退休手续办成办理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不会出现提前退休而养老金却要等到职工达到“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发放的情况。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惠农小帮手
惠农小帮手,你身边的致富小能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