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1600万退休“中人”或迎3大利好!养老待遇“不降反增”!瞧瞧你能受益吗?
民生
2024-11-14 17:10
河南
参考人社部公布的《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总计为14196万,同比增加了552万人。再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数量为11991.2万;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数量为2204.4万。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无论是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体制外企业参保退休职工,毫不夸张地讲,养老金待遇均是其保障晚年生活和实现老有所养的经济基础。不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体制内、外退休人员之间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悬殊,而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除了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影响因素之外,在我国运行长达20多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双轨制”恐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接下来我们以此为话题展开详细的介绍。什么是“双轨制”?
简单来讲,“双轨制”指的是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企业职工分别实行2套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简称“双轨制”。在双轨制模式下,体制内、外的区别有如下3点:①缴费方式: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需实际参保缴费,体制外企业职工需缴纳相关费用;②计发办法: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主要与本人的工龄、职务以及退休之前月平均工资水平有关;体制外企业职工根据缴费金额、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多种因素来综合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水平,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激励机制;③养老金替代率: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普遍可以达到80%以上,工龄时间长的甚至可以达到90%;体制内退休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则只有40%,有的不到30%。
而且,在“双轨制”模式下,退休金的来源不同。前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主要从各级财政当中列支;而体制内企业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则是从社保基金中列支。为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的统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公平、工作且长期可持续运行,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正式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自2014年10月1日起,改革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而这一改革措施也往往被社会各界视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的重要标志。据悉,为了实现2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是为了确保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待遇能够合理衔接,在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的同时,国家又根据其参加工作、退休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了3种不同的类型,且不同类型退休人员分别采取不同的待遇计发办法。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体制内“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已经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层面,为了确保其待遇水平不降低,国家建立了过渡性措施,即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会依照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计发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说,中人基本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首先,从数据层面来看,截止到2013年底,也就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我国体制内退休人员数量约为556.2万;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数量为2204.4万。由此2项数据,可计算得出2014~2023年,体制内退休人员增加了2204.4-556.2=1648.2万人。这就意味着在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数量约为1600万(把2014年1月1日~9月30日剔除在外)。而自11月起,这1600万的体制内退休中人,或将能够迎来“3大利好”。无论是在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体制内中人,还是在2024年10月1日及之后退休的体制内中人,从现状来看,与体制外企业职工相比,养老待遇水平仍占优。一方面,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其基本养老金虽然采取新老办法待遇标准对比计算的方式,但普遍新办法高于老办法,且根据政策要求,能够参与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正常调整。另外一方面,在10年过渡期结束之后退休的中人,其实际缴纳了10年的基本养老保险,且普遍缴费基数比较高,按照多缴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养老金待遇水平自然较高。再者,除了基本养老金待遇之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还能够享受到职业年金待遇,且如果采取的是按月计发的形式,职业年金这部分的待遇水平实际要比个人账户养老金还要多。所以,从上述这3个层面而言,无论是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还是在2024年10月1日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之后退休的中人,其养老待遇水平并没有下滑,甚至不降反增。第二:2024年新退休的体制内“中人”,基本养老金迎重算补差在之前一系列的内容当中,我们其实已经详细介绍过为什么新增退休人员会进行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重算补发,在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到之前的文章了解下政策背景。对于2024年1月1日及之后、当地公布2024年度社保待遇计发基数之前新增的体制内退休中人,人社部门在测算基本养老金待遇时往往会按照2023年的计发基数作为测算依据,如此一来便会导致预发的基本养老金与实际应发的待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而为了确保退休人员享受到公平且合理的待遇,便需要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重新核定,然后补发其中的差额。按照往年的惯例来看,各地人社部门公布当年度社会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时间周期都集中在每年的11或者12月份,这也就意味着自11月份起,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在当地公布2024年最新的计发基数之后,便会对新增退休中人启动待遇的重新核算,然后再将差额不发到位。第三、2023年及之前已退休的“中人”,基本养老金重核补发据了解,不同的统筹地区启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待遇重核和补发工作的时间并不是统一的,其中有一部分地区相对会比较滞后。而且,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部分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当地人社部门才刚刚启动养老金待遇的重核和补发工作。比如以湖北麻城市为例,根据当地人社部门所披露的相关信息,当地机关事业单位2023年度退休“中人”新办法待遇重算及补发工作已经在2024年5月落实到位,共涉及972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2023及之前年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待遇的重新核定和补发工作的时间安排,在不同的统筹地区往往也并不统一。所以,不妨多多留意当地人社部门披露的公告。总而言之,从整体来看,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体制内退休的“中人”其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水平似乎并没有降低,与企业退休职工之间仍存在近2倍的差距。而且,从退休时间的层面来看,无论是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还是在2024年10月1日及至退休的中人,与改革之前相比,绝大多数又表现为养老待遇的“不降反增”。所以,这可能便是考公热、考编热时至今日扔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你又是如何认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见解,期待与大家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