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大湾区蛮多的,之前的目的地基本上只有香港,现在的目的地大都是深圳,连续去了几趟之后发现,其实FD的领域之内则是泾渭分明,香港大都是所谓的老钱,而深圳则是完全一副新贵的模样。
如果说,香港当年让我们见了很多很多的世面,那么再回去看的话,已经是斑驳的记忆了,然后一关之隔的深圳则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可否认时至今日的香港依然是摩登的且充满了新旧历史交替的都市,他们刻板而恪守规则,同样对于食物有着一种虔诚感。
深圳则变得越来越有趣起来,几乎每次来都有新的奶茶店、点心店,万象城、万象天地还有各种有趣的城中村,高级餐厅与街边小吃共存,随着香港人的反向周末潮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深圳,这座城市几乎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吃喝玩乐诉求。你一定要看到最后,那间小餐馆真给我吃High了。
△
Ensue
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40楼 RMB 2421
📷 人物肖像 泰迪Teddy
对我而言,提到Ensue总是有一种很莫名的情愫。在天花板这个词汇还没有普及的那几年,一位挚友跟我提到这间餐厅,他用到的字眼就是深圳西餐的天花板。那个时候,听到这个词顿时觉得——令人耳目一新且非常高级。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谢帆的器皿。在那几年里,对于沙漠中能找到如此有趣的料理实在是觉得充满了魅力,最让我觉得欣喜的其实是年轻的主厨们,在那个熠熠发光的厨房里。真是我见过的国内最帅的厨房之一。
我很喜欢Ensue的厨师们,尤其是在一次次的参观之后,发现变化一直都是有的,对于菜品的理解,同样是经历过太多次的变化。来讲讲Jeff,参观他的厨房是在用餐的前置位,看到又多了一台熟成柜,然后他特别指出的是,他额外增加的还有点心部门。
作为一个广东人,我们的话题也是由此而来。跟Ensue每次讲故事所不同的是,Jeff并没有把故事拎出来,而是在他的料理之内的。他甚至已经摒弃掉了昔日的那种额外的仪式感,而是直接就给了你来自灵魂深处的出品。
第二道小吃,他起名为“Fine Dining”显然这是我在写作阶段,查看菜单之后才发现他设下的这个小机关。这道菜上桌的时候,就会心一笑,哇……这个表现力真的是拉满的,然后侍应生一通介绍之后才发现,虽然形似某些Fine Dining的出品,但却并不是用海胆来堆砌,用的是最便宜的食材来呈现出的这道菜,应该就是Jeff的反叛。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更年轻的叛逆感。表达的是非常直男式的,不会“过度”去Care故事的完整性以及逻辑线条,而是非常简单粗暴地告诉你,他的主张是什么样子的。他是见过FD,但是他只想用自己的讲述来诠释广东菜的核。
如果你是一个对广东菜感兴趣的人,那么你可以来Ensue,从最初的包罗万象开始到今天,我看到的是来到了更毛细血管的般的表达。顺德鱼生开场,选用的是法餐常见的挞壳er,细腻入微,在主厨粗旷的外表之下,内心是如此的柔软;萝卜丝酥像是一下子来到Chef小时候的画册之中,点睛之笔是拔萝卜的土壤,那是老菜脯演的。
老广的精致在Jeff的菜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细致在于对于广东菜的尊重之上的,而不是在“过度的摆盘”之中,老广的讲究也在于此,酿蟹盖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我喜欢的却是姜茶的搭配,细心了不是。
秋日岭南这道菜中,我觉得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桂花蝉的使用,我一直都觉得这种猎奇食材只能出现在美食家的朋友圈里,却发现它的香气搭配蓝龙虾真的是妙得甚至有点离谱的地步,蓝龙虾炙烤的嫩度堪称一绝,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他除了蓝龙虾之外,全部选择了本港的食材。真的是无法超越。
直火炭烤真的是这两年最时髦的烹饪方式,Jeff用了响螺,鸡油螺片,炭烤螺头/螺尾,物尽其用本人的存在,酱汁真的就是奇妙酱一般的存在,这个时候真的好想要一杯默尔索的白葡萄啊(此人已戒酒,说说而已。你永远要相信广东人对于海鲜的使用以及料理方式的选择。
花胶居然是在一叶扁舟上面款款而来,就跟安陵容的出场一样,而且搭配的苦瓜实在是别致的,白玉苦瓜是有着另一种魅力的,不谄媚的那种,你需要去刻意讨好她的那种。就说没有任何人能拒绝广东的“椰子鸡”,却是一道清口的素食,清新的松茸切片,搭配海石花跟沙姜,就说我想要来一大碗。
Jeff真的是一个多啦A梦一般的存在,烧鸭饭被拿上来的时候,仿佛是一个外卖一般,糯米饭被单独的容器装着,选的是青头鸭;仔姜牛肉选用的是大连和牛,我选了三成,仔姜用得非常之恰当;甜品的部分好喜欢胭脂红燕窝,官燕真的是太适合邢大姨了;海底世界也是挺有趣的,直男审美的甜品的确就是好玩的。
△
L'Avenue法餐厅
深圳福田区卓悦中心北区N131号 RMB 640
没有一只鸡可以飞得出广东的,作为一个食鸡爱好者,既然来都来了,怎么可以错过这只鸡呢?上一次来L’Avenue已经是上一次了,当时就记得他们的家的招牌法式烤三黄鸡,吃到泪目的哪一种,于是这次来大湾区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找到心目中,那只最好吃的鸡。
菜单提前确认过,跟上一次一样,硬控了这只三黄鸡。台风过境的天气里,风大雨大,接到朋友往餐厅走,直接被送到了二层的小包厢里,L’Avenue的生意一直都很好,优雅知性、经典永续的那么一种美,选了苏打水,这应该是我离起泡最近的位置了,跟闺蜜开心地唠着嗑。
餐前小食鱼贯而入,高低错落,充满了一种平和的秩序感。在我看来这就像是你去见一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我其实是个很刻板的人,所以我很相信直觉。L’Avenue就像是优等生的那种,从开场就给让你顿生好奇感,红薯 橙子 吐司/牛肉 冬瓜 萝卜/扇贝松饼 海胆 都属于一口的分量,看似分开,却又自成一体,这就是很好的序幕。
自制面包跟手工黄油一直都是重头戏,在法餐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面包了,我几乎可以记得住所有我喜欢的餐前面包的气息,无一例外,在这里也是,那种熟悉感似乎扑面而来,但是就是那种不吃就饿,吃了之后又充满负罪感的情感纠葛阶段,吃吧吃吧。
第一道头盘是海鲜,在秋季的南国,这个季节的总是最好的收获,章红鱼 牛油果 水牛芝士属于那种温柔的问候语。紧跟着一道我很喜欢的肉批,这种传统的酥皮冷派真的是非常熟悉的气息,搭配的是黑莓跟沙拉。这个季节谁能忽略梭子蟹呢,蟹肉搭配的是洋葱奶冻跟火腿,上面铺满了鱼子酱,那种轻盈的空气感真的是爱了。
喉黑鱼则是选了很清新的搭配那就是新鲜的蘑菇,蘑菇所带来的鲜跟鱼的鲜交织在一起,酱汁有种融合之美。一道串场的Gap小食则是墨鱼搭配的椰菜花奶油酱,赏心悦目的美感,放入口中则是瞬间愉悦了身心。
法式烤三黄鸡需要烤制至少50分钟的时间,端来上的时候,我的眼神就开始拉丝了,再也无法从这只鸡的身上移开视线。入口的鸡皮则是脆爽的,令人开心得想要在包房里转圈圈的那种,吃鸡的快乐这不就来了吗,先来一块鸡胸肉,不要小看这块肉,反正是我喜欢的舒服位置,再来一只鸡翼,哇哦,焦脆感这不就来了吗……
甜品的部分简直就是一起来开会的,黄皮 玉兰花/无花果 巧克力与Petit Fours简直不要太开心了,嗯,又吃到了好吃的鸡还有这么一桌的法式盛宴,真的是流动的风景,出得餐厅,雨都止了,真的是棒呆了。
△
唐阁
香港尖沙咀北京道8号 香港朗廷酒店1楼及2楼 RMB 923
📷 泰迪Teddy
米其林进入香港已经15年的历史,唐阁则是从2009年开始登上星级餐厅的榜单,2014年升为两星,在2016年则是首次拿到米其林三星,到今天已经整整9年的时间,任香港风云变幻,唐阁依然稳得一批,这次去香港主要是陪闺蜜,赶上八号风球走掉才好出来觅食。
约了大湾区一哥,说了好久不见,其实几个月以前也才见过,社交网络里天天喊着“就在楼下”,终于上来一起吃顿舒服的传奇米三。找回了uber,发现DD也能叫车,但是台风天气叫车等候时间太久了,于是搭地铁过海去尖沙咀。支付宝也可以扫码刷,金钟转车,一站即达,走到目的地发现迷路了。
我这人极有方向感,但只要跟着导航,就找不到路,姐妹来接,见面亲亲抱抱,一路走到唐阁,扑面而来老钱的味道。尤其这几次来香港,越发感觉到老钱的气息,姐妹笑笑说:只有Old啦,哪里来的Money。很多城市,你会感觉很有钱,但大都相似,簇新簇新的。
唐阁依然是优雅的,暴雨天选了菊花茶,顿时就明媚了起来。28度的香港,气候宜人,依然是我熟悉的南方。午餐时段,都是点心开场的,笋尖鲜虾饺跟金华滑烧卖各一粒,入口的瞬间就泪水湿润了眼眶,笋尖尖的嫩跟鲜虾的弹就挺呼应的,烧卖真的就是长在心坎上,好不好;蒜香鲜虾春卷是酥到人心;XO酱煎肠粉上面想要再来一点点的XO酱本人,反正来都来了。
蜜汁饯叉烧,就是甜蜜人生本尊了吧,还得是夯炕啊,就是那种“老叉烧”了呢,甜丝丝的,我见犹怜的。来100次唐阁,可能都会点脆皮鸡,但资深的行家会跟你说,唐阁的招牌其实是富贵盐香鸡,毕竟是传奇米其林三星的鸡,一半盐焗一半脆皮,简直就是半山跟维港那般交相辉映的动人,天知道这道菜跟香槟会有多搭,我默默地饮了一口苏打水。
花胶瑶柱羹端上来的时候,侍者会轻轻地掀开盖子,扑鼻而来的滋补力量就蕴藏其中。轻轻抖几抖白胡椒,花胶丝跟瑶柱纠缠在一起,我喝掉的不是花胶瑶柱羹,我喝的是来自HK的神秘能量汤,广东的汤羹总是让人元气满满,看着窗外的凄风苦雨,顿时暖盈了起来。
传奇菜品三葱爆龙虾,应该是被演绎得最多的一道菜,这次终于回了老家,三葱的香气属于夺魂级别的,龙虾同样新鲜得像是刚从东海龙宫出来的,所谓三葱,紫皮洋葱、山东大葱以及干葱所带来的葱的三重奏,先将干葱炸到焦香的金黄色备用,大葱、紫皮洋葱及斩件龙虾泡油后回锅,烹入生抽、花雕爆香,全程必须要用铁锅,才能拥有十足的镬气。
诸多菜系层出不穷的今日,粤菜依然是最高的技术所在。高级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入口的瞬间就感觉到弹牙,新鲜的龙虾宛若维港烟花一样在味蕾上绽放,经典依然是经典,还得是老钱。
上汤豆苗上桌要等一等,搭配上家乡炒米粉,豆香肆意搭配细细的米线,令人欢喜,再来一小盅蛋白杏仁霜,昔年的味道就这么回来了,香港依然是这么香的,就像米其林三星的金子招牌,依然熠熠生辉。
△
潮八珍橄榄鸡煲
深圳南山区常兴路39号 RMB 98
好吃到模糊的橄榄鸡煲,文昌鸡片成6碟鸡片以及一碟鸡杂,炭炉鸡煲之中放入鸡骨、新鲜橄榄以及石橄榄煲汤,十几分钟之后开始涮鸡片,10-15秒后蘸豉油汁/沙姜/姜蓉食用,这到底是什么神仙料理?全部涮完,汤也刚刚煲好。普宁豆腐、湿炒牛河、月亮虾饼直接吃哭。
还得是深圳,好吃到泪流。对于一个热爱吃鸡的选手,对于鸡肉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广东朋友说,这鸡好嫩啊,我点点头,鸡皮的脆度可能差点,我点点头但是没理解啥意思,朋友又说,可能哪里哪里的更好一些,我似乎明白了,但是好像又没有明白什么意思。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对鸡的标准,而我对所有的鸡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热爱,那种热爱来自于骨子里的。当然,广东拥有好多吃鸡的地方,对我而言,我只需要跟着朋友们走就好了,在当地不能信任任何的评论,只需要跟对一个朋友就好啦。
▼
作者 Xingna。生活方式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