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BLE HALL红堂@厦门|关于岛屿的故事

旅行   2024-08-07 09:38   天津  

01.
又见岛屿|厦门鼓浪屿

📷 🐟
这是她第三次来鼓浪屿了,确切地说,应该是四次,因为有一次因为我没有订船票,只是到了码头又回去了,那一次我收获了最多的白眼,我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去鼓浪屿是需要提前至少好几天要订票的。

她总是最后时刻才能知道我的安排,对于我们这种介于J/P之间的人而言,靠谱起来极靠谱,不靠谱起来也是各有各的不靠谱。这次的厦门之行,我并没有做太多的安排,只因为来的次数太多了,所以尽量以随性为主。

提前一天订了船票,临登船的前十分钟又改签了,计划的确是赶不上变化本人,作为一个变动宫永远享受的就是随遇而安。前往鼓浪屿码头的次数多了,也就渐渐习惯了人潮的忽然涌动,抵达的过程越来越丝滑,出了码头管家已经等在门口了。

交接行李,慢慢溜达,码头人群渐渐散了,只剩下了岛屿的日常。她忽然用了Chill这个词汇,从码头走向红堂的路,我走过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走走停停,因为都是不同的线路以及不同的人陪着,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夏日的岛上,凉风还没有到货,却永远适合走路。

“走过这个转弯就快到了。”管家的声音传来,我看到他白色衬衫后面已经星星点点的汗,我试图去帮女儿抹去鬓角的汗水,她却一下子跑开了,果然顺着一条略有坡度的路,尽头就能看到高耸入云的榕树,像是镶嵌在岩石壁之上的。

这不是女儿第一次来红堂,入住却是第一次,我们一猛子就扎进了接待处,冷泡茶跟顶篷的电风扇呼应着,闽南季鸟猴同样在窗外丝丝地叫着,我们俩只想瘫倒,什么什么都不想做。她悄悄凑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吃这个蝴蝶酥呢……

我摇摇头,示意她离我远一点。


02.
她眼中的红堂

办好所有的入住手续,我还在喋喋不休地给她讲述红堂的设计理念,包括夏克风格的显著特点,直到用黄铜钥匙打开房间的门,她哇一下子就掉进去了,她说:这里我来过?我产生的疑问,蛤?什么时候。

她说,梦里吧。

她像是忽然就打开了说话的闸门一样,话语就川流而下,此刻的她已经完全不i了,她说:“这里太适合你写作了……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老喜欢来这里了。对了,这里之前是干什么的?你真的要成为一个作家。哇,这里有地图!天啊,你不要坐在这里啊。他们老板干什么的啊……”

在得知老板是从事设计的之后,她放心了。怪不得品味这么好。她甚至都有点喜欢上夏克风格了,我趁虚而入继续做着介绍。然后我一边翻看着红堂的公众号,一边来解答她的各种问题。她走进了洗手间,大叫一声:这完全就长在我的审美之上。

当我把自己扔向大床的时候,我甚至连自己的语言系统都关闭了。其实,我跟她一样,就跟每个第一次来到红堂的人一样,房间所带来的惊喜感是非常隐秘的快乐。红堂,就像是这座岛屿的树洞一般。我喜欢每次都把秘密讲给树洞听,完全卸下自己的那种。

房间就像是直面内心的居所,甚至不用推开窗,就能看到红厝尽收眼底,这里太适合写作了,对我而言。不出所料,她说,这里好适合画速写啊,上次来就在露台上,她的确用本子认认真真地画了。

她对一个地方最高级的肯定就是——适合画速写。

从闽北的山间到闽南的海边,我为她铺陈出了一张福建的消暑图。她说,这里太适合我了,我却想着山里的云……我试图在睡前给她讲述一个关于岛屿的故事,她说,你快歇会儿吧。


03.
妥帖的食物
红猪餐厅·鼓浪屿华侨料理

一间目的地酒店可以怎样照顾好你的味蕾?从入住的那一刻,显然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酒店提供了两人的早餐券、下午茶以及正餐的打折券,当然如果你只是在岛上会待那么一会会的时间,其实也可以去尝试他们的午餐/下午茶/晚餐,记得提前预约。

早餐,继续一天能量的开始,当我们出现在咖啡厅的时候,正好是上午8点,分享式的头盘里几乎都是最应季的超级食材,还有额外的鸡蛋/红薯/玉米以及吐司、奶油炖鸡,每一位都可以自选一道主菜,我选了海鲜炖饭,女儿选的是海鲜线面。

这个出品真的是太KINFOLK了,都像是从生活方式杂志里,信手拈来的摆盘。这是有温度的食物,看似家常,却是那种只有家里才有的温暖感。在冷泡茶之后,我们不约而同选了特制的果蔬汁。三三两两的客人开始进来咖啡厅,我喝了一天中第一杯的冰美式。

我甚至爬上了咖啡厅的屋顶,那是一个秘境所在,因为可以完整地看到岩壁上的大榕树,我手中是一本散文,女儿则是拿着她的iPad在画画,我读完了一个篇章之后,泪水就止不住地掉下来,而她正好画完她的速写。

对于福建而言,下午都是免打扰的时光,温度实在是劝退了不少人,但红堂的下午茶实在是太让人喜欢了。喜欢房间里提供的茶篮,同样是夏克风,里面则是红堂特意准备的奇种红茶,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你可以带着这个茶篮出去溜达……同样是满满的生活方式感。

记得带着下午茶券去吃个下午茶,整个岛上我最爱的蛋糕,甚至连奶油都是现做的,这你受得了吗?我都会带上自己的茶,自顾自地泡起来。大榕树下是非常好呆的,可以看夕阳西下。

华侨料理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在我看来就是有温度的家庭料理,鼓浪屿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被标注得淋漓尽致。年轻非常轻的男孩子做主厨,却是越来越自信。捞汁小海鲜,最好的下酒菜,配个小精酿啤酒或是白葡萄酒一定是无敌的;炝渍佛手瓜,让你感受到的就是脆爽无敌,我还是很喜欢用这个来配粥的;老醋水晶脆蜇头是一道新菜,女儿却嗫嚅着不想吃,她说,我不吃水母……嘤嘤嘤。

酥炸肉蓉酥拼闽南五香跟台式黑白切都是完全停不下来的那种,都是又下酒又下饭的那种,我真的建议开Bistro的老板们好好来红猪好好学习一下;鱼丸丝瓜汤,一口就喝到心坎里的那种,太妥帖了;我还在对餐厅的巴浪鱼念念不忘的时候,居然上了海捕的午鱼,同样用了盐焗的方式,午鱼的油脂度爆表,太细腻的味道;黑糖海石花收尾,妥帖的食物,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04.
关于文艺这件大事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鼓浪屿所遇到的事件,从我去年那次要登岛开始(没有提前一周订票就别想,其实这是每个想要去往岛屿的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其实早在上一次光临红堂的时候,我跟主理人靖云就有过一次很深很深的谈话。

在她这个热爱鼓浪屿的新岛屿人来看,在便利度而言,的确是有些不便,就像所有登岛之前的人都会告诉你,在这里能靠的只有自己的双腿。作为一个曾经做过膝盖手术,并且失去正常走路至少两年的我而言,最初抵达岛屿对我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随着我走路基础技能的恢复,我渐渐喜欢用双脚去探索这片岛屿。我曾在有个清晨询问女儿,如果我真的搬到岛上生活一段时间,如何?女儿说,好啊,那我以后来岛上看妳。从深山到小岛,对我而言是地理位置的转变,山中的安静到可以看到树叶在摇曳,这次在岛上,同样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如果不是因为HUMBLE HALL红堂酒店,我可能并不会一次次地来岛上。但正因为有了这里,我愿意一次次地奔赴。文艺范儿,如果你放在20年之前的北京,或许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在当下而言,怎么看都不够时髦,但我想要说的是——在红堂,或许会唤醒你对文艺的最初想念以及对未来的可能。


文艺,究竟是什么?到底是小事儿还是大事?作为一个曾经的80后文学女青年而言,我承认当我遇见红堂,就知道在这里会生发出无数的灵感。我喜欢探寻未知的区域,比如说独自一人在岛上散步。那是一个深夜里,当我漫无目的地行走中,居然发现了一座寺庙。

我只能趁着月光勾勒出庙宇的边沿,我甚至看到一条小路可以走进庙宇的深处;偶遇午夜在无人小路上开会的猫咪军团,它们甚至一点欢迎度都不给;坐在红堂的露台上,那棵参天的大榕树似乎就是我的信息源,它静静地为我展示岁月带给这个岛的更迭;只要夜晚降临,岛就回到了原先的样子。

只要我进入到岛屿,似乎就回到了絮絮叨叨的讲述中。我的话痨,我的神金,我的天马行空,我的唧唧歪歪就在这里生根发芽了。除却说话的时候,我都会在拼命地阅读中,这种阅读让我有了一种连接感。就像红堂一直都在做的共读,一直都在推崇的在地文化,她们是鼓浪屿新一代的守望者。

她们在用自己的力量来让人们重拾阅读的乐趣,重新唤醒行走的意义,让所有人通过建筑、音乐以及影像来找到文艺的本源。这本应属于艺术家、作家、建筑师、音乐来做的事情,她们都做了。

那份地图是她们这两年之中的心血之作,那曾是我在做杂志年代里最爱做的部分。跟网红打卡背道而驰的是,我们坚信——想看见这座城市/山林/岛屿的底色,那么一定要跟定一个本地人,跟着“地头蛇”玩儿要远远大于那些知名打卡地。

当女儿认真地在翻阅地图的时候,我正沉浸在一本关于岛屿的书籍中,第一个故事就看得我泪水涟涟……《岛屿的厝》,还有我正在听的闽南语的歌,搞得我都想去学闽南话了。

我在北方的立秋,写着关于岛屿的故事。等待重返的那一天,听说下一期的分享嘉宾就是我了。夏日终曲,有点想念南方了。

延伸阅读的部分⬇️

从岛屿到岛屿的恋恋回声|红堂共读会
书单&歌单: 沿着海岸线的旅行|鼓浪屿罗曼史
鼓浪屿罗曼史 KuLangSu Romance|红堂特别项目
呼吸,自然醒|手的旅程

 

贪玩纪
你或许想知道的吃喝玩乐的意见。有关餐厅、酒店、酒吧、目的地旅行的建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