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二 普陀歌

文摘   2024-10-20 21:08   浙江  

一提舟山大渔场,眼前渔都沈家门。

三江入海交汇处,桅樯林立鱼涌奔。

背靠青龙与白虎,面朝大海港家园。

市肆骈列贩客至,活水码头人流喧。

夜幕降临灯火起,海鲜排挡十里藩。

海风吹拂烟火气,未曾入座口水吞。

皮皮虾来椒盐味,梭子蟹肥葱油温。

蒜蓉生蚝个头大,爆炒鱿鱼肉卷翻。

小吃虾焦口感爽,带鱼粥鲜品几番。

主食不点饭与面,双面黄勾食客魂。

晨寻张阿三馄饨,绝配油条心不怋。

米馒头撒苔香溢,石花草冻晶莹盆。

耕海牧渔谋生路,风里浪里立脚跟。

木船制艺成绝响,舟山船拳敌胆寒。

六横走书唱白演,慢调急赋错综盘。

祭海开船隆重礼,锣鼓号子声壮观。

大地艺术沙雕美,渔民画风见者欢。

海岛风情细领略,普陀漫步金沙滩。

普陀海上真仙境,隐居修道安期生。

梅福庵内灵佑洞,炼丹井泉别样清。

第一人间清净地,山在海中心自平。

观音不肯去日本,灵地幸将大士迎。

观音道场香火盛,海天佛国慈航名。

妙相安详高高立,俯视众生悲悯情。

普济法雨慧济寺,禅映山光庄严成。

南海圣境藏宝物,睹物思史寂无声。

杨枝观音立本绘,勒石成碑价连城。

太湖美石多宝塔,蒙藏汉融佛塔英。

九龙藻井御用格,明宫旧物远道行。

惊叹普陀鹅耳枥,地球独子树中精。

自然人文资源富,风光绝异繁华城。

三洞三石十二景,一路游历唯虔诚。

普陀山外桃花岛,射雕英雄可出征?

浪舞白沙海钓乐,愿者上钩莫相争。

东极日出又日落,潮起潮伏云淡轻。

向海而兴势正好,奋楫扬帆万里程。


【概注·述感】

小学学《地理》,记住了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为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汇合入海处。沈家门是最大的渔港,有“中国渔都”之称。长期以来,一直以为沈家门属于定海,也就前两年,才知道这大名赫赫的渔都是普陀的骄傲。

沈家门背靠青龙、白虎二山,面朝大海,气势壮阔。自清朝中期以来,沈家门就成了热闹的渔市。史料记载说是“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的别称。

到了沈家门,一定要逛逛夜市,吃吃大排档。黄昏时分,沿着渔港线,夜市帐篷一字儿排开,像是大海和街道之间的藩篱,足有十里长。吃的场面这么壮观,着实让人兴奋。在临大海最近的街面上吃海鲜,一边是陆地的喧闹,一边是大海的安静,人间的反差细思有味。帐篷内的灯光缭绕着油烟,大厨和顾客不隔,颠勺滋滋作响,粗犷地接着地气。港湾中星星点点,那是渔船的灯光。举首望天,明月当空,星星疏朗,播撒另一种清皎的光芒。坐在沈家门大排档,不同角度看过去,雅在天上,俗在人间,像是在旋转人生的不同侧面。

每家的菜都大同小异,无非椒盐皮皮虾、葱油梭子蟹、蒜蓉生蚝、爆炒鱿鱼之类,海鲜小吃则有虾焦、带鱼粥等常见品种。我三次到沈家门,两次坐在夜排档。第一次是自费吃,感觉并不特别。掏钱时,觉得只要是海鲜,到哪里都不会如希望的那样便宜。第二次是当地朋友请客,特别交代要上点真正沈家门的独家菜。他不断地往我碗里夹我不认识的菜,额头直冒汗,吃相一点都对不起架在鼻梁上那副眼镜。大排档主食很少有常见的米饭或面条,而是不成文规矩,来碗双面黄。这道菜在舟山很受欢迎,原料不过也是米面、鸡蛋、五花肉、豆芽、青豆,然后加上虾、蟹、鳗鱼干等海鲜。关键是做法上讲究,用平底锅掌握火候,煎成锅巴风味的饼状,两面都呈金黄色。双面黄味道虽好,但我嫌太干,边吃边喝开水。朋友笑话我吃法不地道,说这米面的灵魂本来就在干爽鲜香。

早晨起来,回归寻常百姓生活。早餐店里到处是生煎包,我嫌平平无奇。打听到最沈家门的方式,是要吃张阿三馄饨,配油条,这样吃着,神气上脑,人心安定。早饭若是还不过瘾,那就找些小吃补偿。苔香米馒头、石花草冻都是具有海岛特色的小吃,若是遇见,不能放过,不妨遍尝。

普陀是个陆地小区、海洋大区,耕海牧渔成了渔民们的谋生之路。风里来,浪里去,生活充满着冒险,这赋予了渔民兄弟勇敢豪迈的性格。船是他们的主要工具,时代在发展,过去的木船制作技艺几成绝响,后辈只能在船模制作中去想像前辈们过去的岁月。海里不只有海浪,有时还有海盗。同海盗战斗,残酷时得肉搏相拼,舟山船拳因此而生。此拳严格按照船的大小以及特点来设计和训练,充满挑战性,也闪烁着智慧,曾经在抗倭战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起源于六横岛的走书,是海岛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它融歌唱、念白、表演于一体,“慢调”和“急赋”交错,表现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中国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都要隆重祭祀或庆祝。每年的“祭海节”和“开船节”,隆重热闹,舟山锣鼓、渔歌号子声震上天。大海既能激发豪爽的情怀,也能触动细腻的艺术情思。朱家尖的沙雕,是生态的大地艺术,看着这栩栩如生的作品,直觉震撼。渔民画真实朴质,连线条都是浪形的,如此风情无一不海味,深深吸引游客。普陀的艺术气息无处不在,沉浸其中,便觉得空气中都满含诗歌的味道。

众所周知,普陀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和“南海圣境”美誉,也称“第一人间清净地”。现在山上新建有一座高33米的观音铜像,妙想庄严,神态安详,俯瞰终生,大慈大悲,凡上山者无不顶礼膜拜。

海上仙山,道教最为尊崇,所以普陀山也被列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传说秦汉间千岁仙翁安期生隐居离普陀山不远的桃花岛,陆游《长歌行》曰:“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桃花岛的得名,似乎也与安期生本人有关,宋代《乾道四明图经》载:“安期生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如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桃花岛上长期有“安期乡”之名,金庸钟情此岛,《射雕英雄传》等在此拍摄,多少有些仰慕安期生仙风的成分在内。西汉末年,曾做南昌尉的高道梅福,来到普陀山,结茅为屋,凿灵佑洞炼丹。现存梅福禅院,又名梅福庵,道观变禅院,见证了道佛会通的历史。

唐代末年,日本高僧在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日本途中,在莲花洋遇到狂风暴雨,多日不止。高僧以为菩萨显灵,不肯去日本,于是就将观音像留在附近的普陀山潮音洞。后山上居民在紫竹林建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开始有供佛记录。

普陀山上庙宇众多,最为有名的是普济、法雨、慧济三座禅寺。名山名庙多珍宝,提醒凡眼仔细看。法雨寺旁有杨枝禅院,杨枝观音碑珍藏于此。碑石上刻有杨枝观音像,乃后世根据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画作拓刻。阎立本传世之作甚少,佛像仅此一幅了,真是价值连城啊。普济寺东南有建于元代的多宝塔,为普陀山保存最古的建筑。它用苏州太湖美石作建材,融合了汉蒙、汉藏文化,是元代汉地藏传佛塔的“绝版”。九龙藻井位于大名鼎鼎的法雨寺,该寺庙是康熙御赐,拆除南京明代故宫移建。本只有皇宫才拥有的九龙规格,于是便出现在这里了。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慧济寺的后院,这是名副其实的珍稀濒危树种,因为全世界只剩下这一棵野生的了,人们形象称之为“地球独子”。杨枝观音碑、多宝塔、九龙藻井、普陀鹅耳枥这“普陀山四宝”,若能一饱眼福,普陀山之行便无遗憾。

普陀山面积不大,却荟萃了这么多自然和人文的景观,这在全国都不多见。“三洞”“三石”“十二景”,各有妙处,有机会都要心怀虔诚去看看。普陀山外朱家尖、白沙岛、东极岛等都是休闲大花园,或游泳、或垂钓、或看日出日落,都是惬心的选择。不妨把烦心事都放下,尽情享受这远离尘世的清静。潮起潮伏,鸥飞鸥息,天人合一的自在,本是人性内属,切莫久违。

普陀本向海而生,注定向海而兴。奋楫扬帆,鹏程万里,我们深深祝福普陀的明天更加锦绣灿烂!

(图片来自网络)


雅俗乐赏
这是彭庭松博士的原创平台,原则上不转载他人任何文章。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分享原创,其乐无穷。雅不避俗,俗能为雅,笔健词雄,如对文章太史公。 希望所写能求共鸣。无论何等阶层,不分雅俗,不求学历,皆能接受。文如其人,诚实乐群,此快哉事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