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江】之八十六 我有所思在远道

文摘   2024-07-31 23:28   浙江  

松阳张玉娘,才比班昭,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她与同乡沈佺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十五岁时,两家订婚。不料沈氏家道中落,玉娘父母要悔婚,玉娘誓死不从。父母无奈,只得给张家提出条件:“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铨不得不随父赴京应试,他必须用科场的胜利来挽救爱情。

此一别,便是数年之久。张玉娘将痛苦相思化为深情诗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山之高》三章: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

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首章触景生情,因情设境。月出高山,静寂明亮,心上人却在远方。无由相见,内心怎不焦虑又彷徨!“敏慧绝伦”的玉娘,因眼前景立即想起苏轼《后赤壁赋》佳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可美景衬托的却是哀情,月虽小却清辉皎皎,孤独相望为哪般?由此自然引出日思夜想的远道之人,心境不由得直通《诗经》抒情现场:“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忧心悄悄,愠于群小。”玉娘将典故天衣无缝地融化到诗境中,既见诗艺之娴熟,更见感情的纯粹深挚。

次章顺着《诗经》的意境,从月夜回到白天。也曾到山南采苦菜,“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的诗句脑海中奔腾而来。还是那《诗经》,真是写尽相思苦,道什么“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一念及此,情何以堪!玉娘追求和体会到的爱情终究是古典的,所以她走不出那片月光,逃不出那卷书本。

末章一改比兴手法,秉笔抒赋,将相知相守的爱情誓言写在大地月光中。爱是彼此的灵犀相通,距离无法改变心的质地与颜色。深信郎君能坚如金石,不负我节操的冰雪洁白。一朝分别只会使百岁盟约更加坚不可摧,心可以化作宋玉《高唐赋》中的朝云暮雨,跨越千山万水,相偎相依。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深情缠绵,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福缱绻,这正可以作为此时此刻你我的代言。

纵观全诗,脉络简明,音韵清婉。惆怅中有坚定期待,平淡中有深长情致,诗风古朴,摇曳生姿。此诗“元时传于京师”,著名文学家虞集读到,大赞有《诗经》风味,并感慨道:“(玉娘)真贞也,才女也!”

至为伤痛的是,沈佺京城中榜眼后,在赶回松阳的路上染病身亡。“情独钟于一人”的张玉娘痛不欲生,终日忧郁不乐,五年后不幸香消玉殒。沈、张爱情,民间形容是松阳版的“梁祝”,戏曲史家赵景深教授则感叹说这真是“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

(视频来自松阳文广旅体局;图片来自网络)


雅俗乐赏
这是彭庭松博士的原创平台,原则上不转载他人任何文章。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分享原创,其乐无穷。雅不避俗,俗能为雅,笔健词雄,如对文章太史公。 希望所写能求共鸣。无论何等阶层,不分雅俗,不求学历,皆能接受。文如其人,诚实乐群,此快哉事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