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八 乐清歌

文摘   2024-10-07 19:52   浙江  

久闻雁荡天下秀,后知名山在乐清。

乐清地势山连海,西北高兮东南平。

东南平原布水网,运河横贯粮仓成。

西北雁荡奇峰耸,寰中绝胜非虚名。

灵峰峭刻显瑰丽,雄壮浑庞灵岩倾。

两峰合掌观音洞,九层佛阁拾级迎。

剪刀峰立藏奇妙,移步换景异姿生。

龙湫华夏第一瀑,晴冬彩虹夏雷鸣。

玉甑峰为中雁骨,三湖碧玉眼波横。

灵山桃源人未识,茗山天坛应嘉祯。

名山自有名特产,雁山五珍树佳声。

雁茗涤烦却昏散,质优香鱼出大荆。

铁皮石斛鲜甘美,虹桥猪肉营养精。

味重白象猪脏粉,鹅头颈热香满城。

街头常见糕与饼,舌尖心头接乡情。

红糖麻糍添姜酒,番薯黄夹透亮呈。

一碗清江三鲜面,荟萃海味虾蛤蛏。

鱼丸肉嫩佐料秘,与面同食结友盟。

游山玩海两相得,吃香喝辣一路程。

南来心清且为乐,此生定作乐清行。

晋朝始设乐成县,改名避讳梁朱诚。

民谋生计重手艺,雕刻编绣高下争。

细纹刻纸工纤巧,人类非遗倍加珍。

黄杨木雕高难度,十道工序费精神。

花边畅销通国际,竹编更与生活亲。

从来劳者歌其事,山歌唱来忘苦辛。

抛歌田歌并号子,老调不妨内容新。

十朋状元秉大节,立朝刚直乃伟人。

诗文浑厚理条畅,为官能廉真良臣。

故里尚存不欺室,教人固本常怀仁。

永嘉四灵年最长,翁卷诗淡逸趣真。

乡村四月闲人少,诗如家常对里邻。

士桢书生研火器,炮轰倭寇化烟尘。

式闾钩虫测量法,至今通用医界遵。

乐清历来重实业,生产制造早超伦。

电器钻头精模具,神州瞩目实力陈。

富裕仍需记勤俭,改革再使风俗淳。

四千精神昔创业,向高而攀新一轮。

醉美之城展魅力,幸福感受在人民。

近悦远来清风爽,行人熙熙乐芳春。

【概注·述感】

初中有课文《雁荡山》,选自沈括的《梦溪笔谈》。由于那时对沈括只有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这篇文章的作者因而常常误记为徐霞客,好像名山大川为徐氏专游,别人不能染指一般。知道雁荡山,是从这课文开始的。乐清之名,知之甚晚。知道后,“乐”字怎么念,还纠结许久。

乐清地势西北高,东南平入大海。东南部有三块小平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平原地区河网纵横,中间有乐琯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沟通。为了打造这难得的粮仓,人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登雁荡山。课文当中所云“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亲眼所见,佩服描述得是如此准确。谓之“天下奇秀”、“寰中绝胜”并不觉得夸张。灵峰、灵岩、龙湫乃“雁荡三绝”,有文学家曰“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对比状写形象精确。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世界地质公园”,游人身处其中,只会觉得渺小,无论身体还是心灵。合掌峰中有一巨大罅隙,因佛家而成观音洞。拾级而上共有九层楼阁,每上一层观洞外景色,自有不同;同时也觉得每上层楼,人亦不同过往的自己。前往大龙湫途中,可看到剪刀峰。导游提醒,此峰移步换景,从不同角度看它,似剪,似鸟,似桅,似熊,似少女,简直就是梦幻。大龙湫瀑布为中国最高,夏天水量充沛,百米外似闻雷鸣;冬天雨水少,飞瀑瘦似线,在阳光照射下还能折射成彩虹。瀑布下是深潭,水冰凉,夏天都能体会到森森寒意。

中雁荡也在乐清境内,原来叫白龙山,精华部分是主心骨玉甑峰。登上这孤峰,可俯瞰底下碧玉似的三泓湖面,温柔妩媚,让人想起“水是眼波横”的词句。灵山号称桃源仙境,可惜“养在深闺人未识”,知道的人不多。茗山上有个仿造的天坛,登上去,可以讨得一个美好的兆头。

名山有名产,雁荡山有“雁山五珍”的说法,明代冯时可《雨航杂录》曰:“雁山五珍,谓雁山茶、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是也。”雁山茶又名雁茗,有涤除烦恼,退却昏散的功效,与佛茶功效相当,现在改名为雁荡毛峰了。最有意思的是香鱼,质量最好的产自山下大荆,据说它还真有香味,细刺多,新鲜的不如鱼干好吃。乐清还盛产名贵的铁皮石斛,干品则叫铁皮枫斗,超市里都摆在礼品专柜里面。

虹桥猪吃番薯叶和藤长大,营养丰富,尤其含铁、锌高,吃了对贫血有好处。白象猪脏粉不知道是不是用虹桥猪内脏,这道菜粗犷豪放,味道重,爱者自爱。

鹅头颈跟鹅没一点关系,而是说这饼样小吃香味四溢,小孩子不由得伸长细颈,像鹅头一样,这命名方式和佛跳墙同出一辙。街头到处可见的是各种糕,如松糕、香糕、方糕之类;各种饼,如麦饼、 乞巧饼之类。这些伴随了不少人的童年,是勾引他们乡愁的精神大餐。麻糍到处是,但乐清麻糍放红糖,还添上姜酒汁,很符合喜庆甜蜜的气氛。番薯黄夹外形像饺子,炸得金黄透亮,颜色就能勾起食欲。清江三面面,是将清江附近海鲜作原料,与面一起煮了,海鲜的量一定要占一半以上,否则就是小气得不正宗。乐清鱼丸胜在佐料是独家秘方,一边是鱼丸,一边是面条,这样的联盟搭配,食客是乐选的。

到乐清来游玩山海,吃喝不愁,该是何等乐事。不说别的,就冲着雁荡山,你就应该来一回。

晋朝析地设乐成县,后梁时期,为避讳梁太祖之父朱诚,将乐成改成今名。乐清设县算来也有1600多年历史了,县城东西两塔矗立就是历史的象征。

人多地少,老百姓注重学手艺谋生,民间工艺自此发达起来。雕刻、竹编、刺绣等能与周边一争高下。细纹刻纸起源于龙船花,特别讲究纤细优美,方寸之间,精微下刀,功夫叹为观止。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是对它工艺的充分肯定。黄杨木雕共十道工序,现代技术还很难替代,必须全神贯注投入才能使作品神气活现。正因为难度高,所以它才会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合称浙江三雕。花边是传统工艺,上世纪一段时间,还是家庭副业的重要形式。乐清的花边,畅销国际,据说犹太人特别喜欢。竹编过去更与生活亲近,除了用具之外,乐清竹编更喜欢艺术装饰一些,比如篮子上多织出个可爱的公鸡来。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长期的劳动中,乐清山歌发达起来。山歌种类丰富,包括歌谣、民歌、抛歌、田歌、号子等,调子较为固定,内容与时俱进。《对鸟》山歌影响很大,这些年逐渐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乐清最有影响的古代名人算是南宋状元王十朋了。十朋能秉持大节操守,四库馆臣对他评价很高,说他“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诗文浑厚朴质,理致条畅,数量留存也多。为官能干,而且清廉,是典型的良臣。在故里淡溪镇梅溪村,现有王十朋纪念馆,尚存书房“不欺室”,见此令人常怀仁义修身之念。十朋有德有才,可惜没有大用,《宋史》编纂者也为之惋惜。

“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为这一诗派的最年长者。他的诗以白描为主,平淡简远,表现布衣隐士的逸趣和天真。他的《乡村四月》脍炙人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就像和邻翁说家常话,深得陶渊明、孟浩然之真传。

明代赵士桢本为太学一书生,没想到对军事和科技特别感兴趣,发明和改进了一系列火器,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洪式闾是现代著名病理学、寄生虫学家,曾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等职务。他发明的钩虫测量法,至今还为医学界通用。

乐清历来注重实业,制造业很发达。我上世纪中叶途经柳市、虹桥,所见人流摩肩接踵,繁华程度远超过一个寻常镇。一打听,原来这里电器制造等全国闻名。此外,钻头、精密模具等也颇具实力。项光达、南存辉、胡成中、郑元豹、高天乐、林昌方、陈文葆、王云龙等一大批企业家都成长于这片热土。乐清要建一个“四千精神纪念馆”,看来确实是有自信和够资格的。

富裕起来的乐清人,据说有的忘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在红白喜事上大操大办,这点还是需要移风易俗的。目前,乐清处于向高而攀新一轮竞争中,政府提出建设“醉美之城·幸福乐清”的目标,期待乐清再接再厉,在共富共美的现代化强国道路上昂首阔步,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图片来自网络)


雅俗乐赏
这是彭庭松博士的原创平台,原则上不转载他人任何文章。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分享原创,其乐无穷。雅不避俗,俗能为雅,笔健词雄,如对文章太史公。 希望所写能求共鸣。无论何等阶层,不分雅俗,不求学历,皆能接受。文如其人,诚实乐群,此快哉事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