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巨邑通婺越,古县两千二百年。
夏朝无余封会稽,於越旧地气伟然。
东西丘陵中谷地,四面群山北湖川。
西施本为浣纱女,美艳惊人命运悬。
苎萝故里成风景,殿祠亭台一应全。
效颦东施俱不见,春风谁在浣溪边?
西施豆腐诚佳话,团圆饼香美人缘。
五泄风景小雁荡,崖壑飞瀑出林泉。
禅寺良价师灵默,曹洞宗风此相沿。
白塔湖区水交错,湖中人家耕湖田。
淡水珍珠一朝起,世界瞩目水生钱。
枫桥香榧三代果,驰名中外质领先。
千年榧王活文物,会稽深山藏榧仙。
更兼银杏红心李,剑茶解困醒酒眠。
内心滚烫爱吃面,次坞打面劲道旋。
草塔老街年糕糳,萝卜丝肉馅清鲜。
爽气马剑八大碗,馒头大发大利连。
动辄全牛全鱼宴,吃与感情一样专。
岭北盐焗鸡称绝,同山烧色红润圆。
好美诸暨君须至,痛饮高歌东白巅。
丛山广川育民性,柔中蕴悍敢向前。
质直近古越风劲,好斗不言径用拳。
率真耿直又机警,诸暨木柁声名宣。
南人北性硬碰硬,同山烧酒绵亦坚。
山川清淑多秀士,砥砺名节成名贤。
耕读传家勤弦诵,笃志尊师高风传。
王冕夜读伴佛像,举止安然乐其间。
乾坤清气墨梅画,诗才纵逸屈宋班。
杨公维桢铁崖体,瑰奇绮丽炫斑斓。
恣放雄强行或草,三军奏凯敌凋颜。
洪绶最擅乃版画,天授神力岂等闲。
《水浒叶子》《西厢记》,叹为观止仰高山。
诸暨三贤皆狂士,尽遣笔墨写忠奸。
今人发奋不输古,文韬武略传美谈。
秀松秋人宣侠父,捐躯革命好儿男。
远东神农金善宝,忠尧物理主将坛。
活力之城能经济,民殷商富傲江南。
国人脚穿大唐袜,五金管业店口酣。
“枫桥经验”发源地,平安中国增内涵。
县域实践现代化,率先探路苦亦甘。
【概注·述感】
秦始皇在会稽郡中设诸暨县,距今2200多年了。在这之前,夏帝少康封其子无余于越。越为通名,还有一个俗称为於越,“於”就是乌鸟,反映出越地鸟崇拜的事实。后来不知怎的,俗称反而不通用了。《公羊传》载:“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相传大禹至越,在苗山召集诸侯,故地以事定名,乃曰诸暨。《水经注》记载:“越王都埤中,在诸暨。”诸暨一直是越国早期都城,后来随着领域扩大,才将都城迁到更为开阔和便利的绍兴平原地区。
诸暨处于绍兴和金华之间,为交通咽喉。四面群山,东部和西部为丘陵,中间为谷地,北部河网密布,湖川纵横。如此形势,被形容为“浙东巨邑,婺越通衢”恰如其分。
第一次听说诸暨之名,大概来源于念小学时,有篇课文名叫《王冕学画》。语文老师介绍说,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并将“诸暨”二字写在黑板上。那时觉得“冕”和“暨”二字好难写,抄写了若干遍,于是印象深刻。不过课文中说王冕擅长画荷花,不知道算不算准确描述,因为大家知道他最拿手的应该是画梅花。后来慢慢知道西施是诸暨苎萝村人,顿时觉得这方土地太美了。我在浙大读书时,往返浙赣线,火车都会在诸暨站停靠。车窗望出去,站台和候车室之间有个小空间,这当中有一尊西施像,很不起眼,像是打入冷宫,当时就愤愤不平,觉得这样太委屈大美人了。
七八年前,因为上唐诗宋词课,讲到不少有关西施的诗词,于是带领学生专程来到西施故里参观考察。在进口和出口处,发现两块石头上都镌刻有李白的《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学生见此很激动,因为在课堂上学过这首诗。我于是干脆现场教学,组织他们对石朗诵,一时间声音整齐洪亮,把个4A景区弄得声波震震的。游客因此止步,竖起耳朵来听,仿佛要静静地找回自己的青春时光。西施乃小家碧玉,出身于劳动人民,浣纱劳作,大脚矫健,谁曾想国家风云将她卷到青史中去了呢!当时我们参观了浣纱江景带、历代名媛馆、范蠡祠、西施殿、郑旦亭、古越台、盘山碑廊等,总体觉得建设得挺齐全。只是对西施塑像,怎么看都不满意,一千个看客,就有一千个西施,艺术要迎合大众挑剔的眼睛,那是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气的。旁边还真有个东施村,有位调皮的女同学见此马上皱眉捧心小步迈行,大家哈哈大笑,觉得这东施效颦的行为艺术惟妙惟肖。
诸暨人民大打西施品牌,这价值连城的遗产怎能不发挥效用?于是有了酒宴上的招牌菜西施豆腐。西施团圆饼寄托着对这位“千秋竟不还”的美人的无尽思念。其他以西施为名的想必还有很多,我孤陋寡闻,无法列举更多了。
九十年代浙江卫视播放本省天气预报,除城市天气外,也穿插景区天气状况,从这里我第一次听到了诸暨五泄风景区。当地将瀑布称为“泄”,景区因一水曲折形成五个瀑布而得名。五泄号称是“小雁荡”,崖壑飞瀑,林泉幽深,倒是个消夏的好去处。中有古刹五泄禅寺,唐朝五台山高僧灵默云游至此,顿感“绿竹漪漪欲铺天,栖真岩下可安禅”,便在此创寺传教。良价此时才七岁,到此出家,拜灵默为师。十多年后,良价来到江西洞山,与其弟子同创曹洞宗。《景德传灯录》记录他悟道的偈语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乃是过河时看到自身影子,忽然得道而成此诗偈。
白塔湖河网交错,湖中有岛,岛中有田,人湖共居,真乃天人合一、水光潋滟农耕图。后来,平静的水面养起了珍珠,绿水变成了金银,打响了诸暨珍珠之城的品牌,世界为之瞩目,一方百姓因此而富。软珍珠还得配上坚硬果,刚柔并举才是诸暨动人的旋律。枫桥香榧是坚果中的骄子,从开花到结果,要三年时间。于是一棵香榧树,三代同堂,生命力的繁盛象征着人间吉祥。赵家镇上有个榧王村,有棵1300多年的树被封为“中国香榧王”,这样的长寿之树该被称作榧仙才能更得神韵。单是香榧,未免单调,好在诸暨还盛产银杏和红心李,还有绿剑茶和马剑茶,五彩缤纷,人们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诸暨好美!”
诸暨一定有很多北方人的后裔,不然怎么这么爱吃面?人家的面是擀、是揉、是拉、是和,好家伙,次坞的面竟是打出来的,难怪吃过的人都精神抖擞。草塔老街的年糕糳,不论岁月如何久长,那萝卜丝肉馅总是那样的新鲜清香。诸暨人在吃上专一且豪爽,安华全牛宴、白塔全鱼宴、马剑八大碗,这气势,总觉得不像是在江南的地面上吃。马剑馒头、岭北盐焗鸡,到过诸暨的人,总会被它们吸引。人生总得去一次诸暨,登上东白山巅,打开高度白酒同山烧,不妨痛饮高歌一番。需要提醒的是,同山烧度数再高,样子都很温柔,是江南的清香散逸,若是在酒中再添上两勺蜂蜜,那江南的甘甜便和酒一样陶醉。
隆庆《诸暨县志》描述说:“诸暨丛山广川,故民之生,刚矣而近懦,柔矣而实悍。”《浙江通志》则曰:“民性质直而近古,好斗而易解。”诸暨南人北性,血性突出,率真耿直,柔中带刚,有时候特别相信拳头比嘴巴管用,因而有诸暨木柁之称。“诸暨木柁”又称诸暨木朊,在方言中准确含义不得而知。他们就像自豪的同山烧一样,绵软中带着坚强,稍不注意,就会烈性上头。不难想见,这里有尚武之风。诸暨号称“民国将军县”,遥想黄埔军校当年,一定流行诸暨话的。
不过更令人称道的是耕读传家传统孕育出来的文教昌盛。明朝《嘉泰会稽志》记述:“民勤俭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弦诵,比屋相闻。”读书风气之盛,于此可以推想。此地人杰辈出,而且人物很有个性。淳安人商辂在《诸暨学记》中赞誉:“山川清淑,士生其间,伟然秀出。”乾隆版《绍兴府志》说:“其士率砥砺名节,能建立。”赞的是诸暨名士的气节与风骨。
王冕、杨维桢、陈洪绶并称“诸暨三贤”,因为都是枫桥人,也称“枫桥三贤”。三人皆以诗书画闻名,成就堪称中国一流。他们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狂士形象格外打眼。王冕年少时就胆气过人,气定若闲,小时候寄身寺庙读书,常常借助佛像供台上的灯烛光看书。周边冷风嗖嗖,空空旷旷,佛像的威严可怖对于专心读书的他来说,仿佛不存在似的。他脍炙人口的《墨梅》写道:“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读完神清气爽。可惜王冕一生不得志,每让人兴叹,真是屈原、宋玉一类的人物啊。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为人刚直,一生之中只做过小官。元末大乱,隐居富春江、钱塘、松江,遨游山水,声色自娱,将满心痛苦藏得比江水还深。他最具特色的古乐府诗,兼具婉丽和雄迈,瑰奇绮丽,斑斓炫目,被称作“铁崖体”。其行书和草书,如同词中豪放派,雄强奔放,明代书家吴宽赞扬说是“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倒载而归。”笔墨酣畅淋漓,不正是他磊落不平内心的写照么?
特爱美酒与妇人的陈洪绶,画得一手出色人物画。老师蓝瑛在他面前也没有了自信,感叹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自愧比不上学生,立誓不再画人物,再叹曰:“此天授也。”陈洪绶擅长人物版画,鲁迅先生都高度称赞。《水浒叶子》《西厢记》遍传天下,成为仰止的高山。
进入近代以来,诸暨人杰依然耀眼。文韬武略,政界和学界成就斐然。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早期革命志士,甘洒热血写春秋。农学家金善宝,被称为“小麦之父”和“远东神农”,近代物理学先驱赵忠尧,尊为中国核物理之父,培养出钱三强、邓稼先、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高徒。
诸暨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改革开放后更是民殷商富。除珍珠、香榧产业外,大唐袜业、店口五金管业等亦是享誉中外。“枫桥经验”是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作为发源地,诸暨为平安中国作出独特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诸暨主动担当,率先探路,正满怀豪情地走在县域实践的第一方阵。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由临安迁往诸暨,转眼已逾十年。银杏青黄,岁月悠长,祝愿暨阳学院前程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