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五 嘉善歌
文摘
2024-11-03 20:54
浙江
西接秀洲东邻沪,南连平湖北吴江。
地势低平河湖密,临水花木影幢幢。
鱼盐布帛粳稻产,人性柔慧殷富邦。
姚庄黄桃消夏暑,三冬杨庙雪菜缸。
鱼活鲜灵水质好,银刀清蒸原味彰。
椒盐鳑鲏酥香脆,添精补髓益脾肠。
青鱼去骨做白饼,开洋着色蒸屉装。
膏肥肉嫩汾湖蟹,老酒搭配细品尝。
汁厚荷叶粉蒸肉,送子龙蹄酱浓香。
旺火怪味蒸双臭,剥熏蛤蟆登大堂。
不紧不慢落锅面,暖心暖胃肚肺汤。
芝麻糖是儿时味,八珍糕甜忆西塘。
西塘人家千年住,吴根越角阅沧桑。
西园南社风雷聚,廊棚避雨又遮阳。
石皮弄见天一线,环秀桥洞穿苇航。
七老爷庙感恩造,舍己救民放官粮。
新潮大云宜度假,云澜温泉梦舒张。
异国情调歌斐颂,四季花海浴芬芳。
漫步田野入湖漾,别是一番好风光。
地嘉人善欣前往,彬彬有礼文明乡。
风俗淳秀勤耕读,安土乐业守一方。
务农为本田歌唱,十二月花五姑娘。
百工众技随时学,盘窑烧制京砖墙。
淞沪开埠纺织起,民性渐奢骤兴商。
服饰亦跟潮流走,满街喜着新衣裳。
唐有陆贽重民本,明代劝善赞袁黄。
《了凡四训》功过格,身体力行律己强。
我命在我勇毅改,积德行善避祸殃。
以善化人争推尚,龙正设立同善庄。
以富济贫探新路,官民合作共救荒。
义塾遍地育弱小,仁礼谦让恒为常。
代代相传纷种善,美名如风四海扬。
自豪善地多佳士,吴镇孤高画竹篁。
浓淡相宜写神韵,草书题款发逸狂。
明季清初壮气节,士升忠贞状元郎。
钱棅钱旃双殉国,后人感此痛哀伤。
虽慕文儒存肝胆,宽柔嘉善锋芒藏。
高质生态作示范,今日银城振高翔。
全面融沪奔现代,城乡一体幸福廊。
大手笔促大开放,善气迎人大业昌。
【概注·述感】
嘉善南连平湖,北壤江苏吴江,西邻秀洲,东接上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是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具有特殊的地缘意义。地势地平,河网密布,盛产稻米、布帛、淡水鱼,特产有姚庄黄桃、杨庙雪菜等。富庶江南,鱼米之乡,士农工商身份随时转换,这里的人们生活从容,《明一统志》赞曰:“人性柔慧,民俗殷富。”
水产品烹饪,成为嘉善饮食文化的亮点。随着生态建设越来越好,一些对水质要求高的鱼类开始活跃,它们于是成了上等的食材。杨万里《垂虹亭观打鱼斫鲙》诗云:“一声磔磔鸣榔起,惊出银刀跃玉泉。”其中提到的银刀鱼,给人印象可爱、深刻。嘉善银刀鱼肉质鲜活,这些年备受食客青睐,厨师多采用清蒸,最大限度保证原味。鳑鲏鱼更是难得的娇贵小鱼,它还有药用功能,具有益脾胃、添精补髓的作用。把鳑鲏放油中炸至金黄酥脆,然后撒上椒盐,这鲜香的诱惑谁能抵挡得住?青鱼和草鱼最为常见,嘉善人别出心裁,将它耐心去除骨头,切碎拌上生粉和奶脯肉,加上姜、盐,捏成小圆饼,再在上面添上开洋(虾米),白中一抹红,增添活力和暖力,然后装进笼屉中去慢慢蒸煮。青鱼白饼具有松、嫩、鲜、肥的美味,这道传统名菜做得地道的不多了,让人好生怀念旧时日子。汾湖蟹膏肥肉嫩,或蒸或煮或红烧,味道都好。可要搭上老酒品尝,俗可以为布衣暖心,雅可以装点名士清高。
采下新鲜的荷叶,包上刚制作好的米粉肉,放进竹屉中去蒸,一任香味满堂飘散,那是一种怎样的醉啊。荤的厚重和素的清雅奇妙融合,中庸之道也一并体味,这菜也就吃出境界了。送子龙蹄其实就是红烧蹄膀,不过嘉善人配上的佐料比别处丰富许多,烹烧时也很耐烦,煨煮蒸焖,大火、小火交替,直到骨头脱开,这肥而不腻、酱香浓郁的味道便自然成功。传说某富商久婚不育,便听人劝多行善举,终至善报,喜得贵子。大摆宴席庆祝,上的主菜就是这蹄子,宾客贺喜说吉利话,“送子龙蹄”这菜名就逐渐叫开了。江南的口味一向清淡,但有时候也出人意料来点怪。比如旺火一起将臭豆腐和霉苋菜梗蒸了,号称蒸双臭。人一边掩鼻,一边流涎,矛盾神态暴露得充分,毫无风度可言。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癞蛤蟆竟也登大雅之堂。将它剥皮,在锅上架铁丝网架蒸熏,一道硬菜就这样勇敢地上了。无畏的广东人,吃起来也不过如此吧。
嘉善旅游最有名的去处当然是西塘了。历史上这里是吴国和楚国的分界线,号称“吴根越角”。这个千年古镇,相比乌镇等水乡,更加原生态,它的建筑修饰不多,更显真实性和平民化。游西塘,无论晴雨,都不要急,慢着走,这样古镇的节奏才会合着你的步点。到饭点了,就吃碗落锅面,一锅一面,这时间和面条专属于你,尊贵感上来,还会舍不得这点等的时间吗?再吃碗肚肺汤,五脏六腑,无一不暖。如果要寻求记忆的暖,就尝尝那芝麻糖吧。再大方点,买上一盒八珍糕,什么味道都在其中了。
临水的风雨廊棚依然如故,岁月仿佛没有改变它。看着连片的乌瓦,总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真是中国乡愁的原色。近代史上,南社见证了历史风雷。西园,就是南社在西塘的聚会之所,柳亚子多次来此,与本地诗人一起,吟诵时代的剑气箫心。小镇的巷子真窄啊,石皮弄号称是一线天,两人相遇招呼后,都要侧身相让。环秀桥精致而美,“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这对联形象描述了船和人各行其道、美美与共的潇洒。七老爷庙正式称呼是“护国随粮王庙”。传说明朝崇祯年间七老爷督运皇粮经过西塘,看到人民闹饥荒,特别难过。于是自作主张,索性将皇粮放了,饥民得救了,但他自知国法难逃,便就近投水,以身殉法。后朝廷了解事情原委,追封七老爷为护国随粮王。人民为纪念他,集资建了这庙。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都要举行七爷出巡庙会,场面热闹非凡。七老爷俨然是这方土地的保护神,他的善举铭记在老百姓的心里。
西塘旅游偏传统风味,要去新潮的地方,那就得到大云度假区。度假区里有云澜温泉,平原地区的温泉别是一番体验。有异国情调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还有碧云四季花海的美丽开放。我曾经到花海为全省农创客上过一堂课,晚间就宿在里面一家酒店,打开窗户,花香扑鼻。
其实,到嘉善来,未必要去什么景区,漫步在田野湖漾,何处不是好风光?
嘉善因“地嘉人善”而得名,南宋祝穆撰《方舆胜览》称赞这里“风俗淳秀”。人民自古勤劳务本,耕读传家。地方本来就好,不必背井离乡,所以人们都乐土重迁。种田打鱼,四季劳作,反映生活的田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诞生了。十二月花名体的《五姑娘》是嘉善田歌的代表作,它讲的是一个乡村版的凄美爱情故事。故事流传甚广,后来还改编成越剧和音乐剧。
受苏州和上海的影响,嘉善与时俱进,百工众技兴起,为谋生打开了多条通道。譬如以干窑镇为代表的盘窑和烧窑手艺,就曾盛极一时。他们烧制的京砖,专用于铺设故宫和皇室园林的地面,要价自然不菲,有人干脆称之为“金砖”。当然,后来京砖也走出皇室垄断,走向了民间富裕人家。受淞沪开埠的影响,纺织业也随之兴起,谚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侧面可以印证昔日繁华。据说古代嘉善遍种棉花,一望无际是银白,故有银城之谓。工业发展必然带动商业繁荣,商业又最能带动民风变化,上海人一发达,嘉善人也跟着越来越奢侈和洋气。《嘉善县志》记载:“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
嘉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崇善文化。自古以来,此地“俗尚敦庞,少犯宪辟”,谦让有传,彬彬有礼。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位居宰相的陆贽认为“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在治国当中总是把“体察民情”放在首要位置,这为嘉善的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明代思想家袁黄更是不遗余力劝善,所著《了凡四训》在中国家训书中脱颖而出,被称为“天下第一善书”。他继承了乡前辈陆贽“治乱由人,不在天命”的思想,提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修行理想。并且身体力行,严于律己,用功过格的方式来促使自己积德行善,在兢兢业业为国家事功奋斗中贯彻善举,其伟大精神和卓越贡献值得后人敬重。晚明绅士陈龙正以“存诚”“爱人”自许,倡导建立同善会,鼓动会员每日捐钱一文,“集金于季月之朔,而以望日散之”。后又设立“义田”,建立同善庄,不断探索以富济贫的路子,甚至提出官民合作共同促进慈善的思路。嘉善民间善举蔚然成风,比如义塾出现便如雨后春笋,最有名的有陶家义塾、吴门义塾、汾湖义塾等。崇善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对今天促进共同富裕尤其有现实意义。以德辅政,是中国优良传统,不论什么时代,都应吸取其精华。
读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核舟记》,作者是魏学洢。前不久才知道他是嘉善人,他有诗句曰:“善地多佳士,吾乡有子胥。”满满是爱乡的自豪感。嘉善水秀田平,灵气充盈,的确是出佳士的好地方。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吴镇,生性孤高,善画山水和墨竹,用以寄托隐遁避世的神韵。他的草书堪称一绝,题款于画上,相得益彰,相互衬托出动人的神采和风骨来。明末清初,时局动荡,嘉善佳士表现出可贵的气节。魏学洢的父亲魏大中为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的学生,他在与魏忠贤阉党斗争中不屈不挠,竟至坐冤狱而死。魏学洢为救父亲也下狱,不到三十岁就病死狱中。“父死,忠子死孝”,魏氏一门可谓壮烈。钱士升为万历时状元,魏大中、万璟等蒙难,他不惜破产营救。明朝灭亡后,他举兵反清,事败,削发为僧。其子钱棅、侄钱旃在反清斗争中双双殉国。嘉善志士虽为文儒,但心存肝胆,柔中含刚,锋芒在内,以此作观照,可以改变对温柔江南的一些刻板印象。
嘉善如今肩负起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个战略示范。它依托毗邻上海的优势,坚持走“小县城大开放”之路,积极、主动、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发展圈,全力打造江南韵、文化味、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善气迎人,未来可期;善谋能断,大业必昌,祝愿嘉善梦想成真!
(图片来自网络)
雅俗乐赏
这是彭庭松博士的原创平台,原则上不转载他人任何文章。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分享原创,其乐无穷。雅不避俗,俗能为雅,笔健词雄,如对文章太史公。 希望所写能求共鸣。无论何等阶层,不分雅俗,不求学历,皆能接受。文如其人,诚实乐群,此快哉事也。
最新文章
【浙江县市区歌】之五十一 永嘉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五十 瑞安歌
【吴越国风】之十九 文物千秋吴越旅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九 余姚歌
【文化浙江】之八十八 《千村故事》十年缘
【人生百味】之六十五 2024,我这一年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八 上虞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七 诸暨歌
【吴越国风】之十八 国石村讲学记
【松风新史】之九 叶嘉莹传
【吴越国风】之十七 《於潜僧绿筠轩》解
【诗与远方】之七十六 弦歌不辍百廿年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六 嵊州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五 嘉善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四 桐乡歌
【母校·校友】之六十一 致井冈山大学赣州校友会成立贺信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三 岱山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二 普陀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一 德清歌
【母校·校友】之六十 十年一面数日别
【浙江县市区歌】之四十 安吉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九 长兴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八 乐清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七 海宁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六 宁海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五 浦江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四 余杭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三 桐庐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二 象山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一 建德歌
【读书纵横】之七十四 中秋无月情自多
【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 萧山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二十九 淳安歌
【浙江县市区歌】之二十八 苍南歌
【人间百味】之六十四 从教二十四年
【松风新史】之八 唯有男足真敢输
【亲情·乡情】之一一九 谁种榕树寄乡愁
【文化浙江】之八十七 按节下松阳
【浙江县市区歌】之二十七 常山歌
【母校·校友】之五十九 五十过后致青春
【母校·校友】之五十八 甲辰年同学聚咏怀七百字
【亲情·乡情】之一一八 吉安东
【母校·校友】之五十七 五年相期在万安
【诗与远方】之七十五 金明池·别后忆新桥中学
【母校·校友】之五十六 回首台州已卅年
【母校·校友】之五十五 卅载又至九曲桥
【母校·校友】之五十四 却寻三十年前味
【母校·校友】之五十三 永遇乐·毕业三十周年有感
【文化浙江】之八十六 我有所思在远道
【亲情·乡情】之一一七 大学酒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