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吴均绝美文,心生向往爱桐庐。
江岸寒树争竞上,缥碧见底穿游鱼。
无声诗与有声画,桐江舟中一卷书。
尽说江山美如画,水碧山青画不如。
子陵钓台苍苍耸,先生之风仰如初。
贪夫廉而懦夫立,范公此论深启予。
瑶琳洞奇号仙境,亲临方觉名不虚。
垂云通天河十里,清凉世界神气舒。
更喜江南古村落,细品风情慢骑驴。
深澳易理谁能懂,惊讶纵横暗水渠。
莪山红曲畲家酿,青笋老鸭小火炉。
钟山黄豆深泉水,豆腐干成味道殊。
雪水云茶色翠绿,芦茨红叶煮茶壶。
天然生态蜂之语,新合索面农家厨。
蒸团米粿手工做,酒酿馒头软乎乎。
油炸饼中灌鸡蛋,冻米糖香满街衢。
养生福地多药膳,神仙鸡醉高阳徒。
江中自有江中产,船丁鱼珍渐竭枯。
桐江二鲜螺蛳嫩,桐君豆腐浓汤糊。
风土信美跃跃试,新画富春山居图。
桐君结庐桐木下,采得药草千万株。
县名因此得以定,药祖济民康庄途。
范公潇洒桐庐郡,十绝至今仍耳熟。
民风确有潇洒处,何必诱我厚利禄?
无非严光学垂钓,适我志兮饱我腹。
江南时节连四月,你来我往客满屋。
十六回切四全礼,寓意吉祥满祝福。
家宴丰盛且隆重,奏乐入席尊拥簇。
热热闹闹赶庙会,整日看戏饱眼福。
越剧名角如泉涌,讲写故事任笑哭。
文采渊源由来久,才子辈出不孤独。
祖孙诗人三进士,三章唐诗引注目。
八元好诗元白赏,孝标瑰奇诗家服。
章碣变体押双韵,徐凝朴实身凄楚。
肩吾艳硕律清矫,学道西山慕轻举。
姚夔遇事能立断,忠厚为国何惧阻。
浅予漫画及速写,奠基之功深且巨。
钟灵毓秀新气象,潇洒文明承嘉誉。
快递之乡声名赫,花园城市美翼助。
同风振奋浪潮涌,万里直上云鹏翥。
【概注·述感】
读高中时,因语文课本中有吴均《与朱元思书》,记住了桐庐。这是一篇典型的山水小品,少年未必知其味,年岁越增长,越体会到其妙不可言。文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富春江桐庐段,叫桐庐江,简称桐江,或是全江最美处。唐代韦庄有《桐庐县作》,中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清代刘嗣绾有《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读诗不觉心驰神往。数年前我终于有机会在桐庐住一晚,参加了夜游桐江的活动。夜晚的江面分外安静,水声清泠,江风怡人。岸边彩色灯光时照时灭,亮时横扫江面,断续恍惚间,让人不知今夕何夕,竟想扣舷而歌。虽也曾夜游广州珠江、江苏泰州、杭州运河,但它们都在城中穿行。桐江则有地道的山水夜游之感,城区的灯光不过是个现代背景。
大名鼎鼎的严子陵钓台就在县境,可惜我还未曾一游。子陵是字,严光是名,他籍贯是余姚人。虽然与皇帝是同学,但他毅然辞绝利禄,敢于扫了这光武大帝的面子,甘愿遁入这山水绝佳处,适志垂钓,做起了纯粹的隐士。范仲淹贬官睦州,来到钓台,这位心忧天下的“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竟也与这位第一流隐士发生共鸣,不但为之重修祠堂,而且还作《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赞美脍炙人口,但我更喜欢他卓绝的见识,一般人认为隐士清高是清高,然于世无补,或即便有补,也是微乎其微。但范公却认为,严子陵的归隐能“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更有意思的,他还赞扬了皇帝的度量,“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这对同学相互成就,表面看是相拒,实则是相得。议论真是新意颖发,生机满满,我深受启发。
瑶琳仙境和垂云通天河,是老牌的景区了。遗憾的是,我也没有去过,无法领略洞中的幽奇。桐庐古村落保存完好,我到深澳古村游了半天,恋恋不舍。古村适合骑驴慢慢逛,将诗思凝聚在马背上,姿态宜像复旦大学那雕塑一样。村中暗渠纵横,活水淙淙,令人惊讶古人的设计和建造之功。
桐庐的特产有莪山红曲酒,畲家山哈风味。小火炉上老鸭笋干正满锅炖着,就着它喝上几口,热乎乎的。钟山豆腐干,黄豆和水精纯,别处比不上,所以才有这特殊的好味道。雪水云是绿茶,芦茨红是红茶,野生蜂蜜创造了蜂之语品牌,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是农民致富路上的礼物。手工米粿、酒酿馒头、灌蛋饼、新合索面、冻米糖都是土灶烟火气息的底色,百姓的胃偏好它们。桐庐是桐君圣地,菜肴都赋予养生色彩。高阳酒徒碰上神仙鸡,闻香即醉。桐江野生船丁鱼越来越稀有,倒是螺蛳鲜嫩,加上江鱼,自成二鲜,吃起来相对实惠。豆腐汤别处清淡居多,桐庐却是浓稠,这汤糊味道忠厚养人。
再美的风土也要身临其境,新的《富川山居图》,你能用笔和心再画吗?
桐君传说是黄帝时代的人物,他采集百草,救民贫病,被尊为“中药鼻祖”。其居住地方为桐君山,被称为“药祖圣地”,桐庐因此得名。范仲淹喜称睦州为桐庐郡,欣然命笔作《潇洒桐庐郡十绝》,每首绝句都以“潇洒桐庐郡”开头,客观上成为今天最好的广告语。是的,山水潇洒,严子陵潇洒,怎生不叫人心生羡慕?
我看民风也有潇洒追求的一面。桐庐人对仕途似乎不如其他地方人看重,他们更看重经济以及带来的幸福感。好山好水不能辜负,快快乐乐过一辈子,不就是严陵遗风吗?于是乎,有个节日风俗特别漫长,名字挺浪漫:江南时节。从农历八月过到将近腊月,这时段亲戚轮流请客,谁家来的人多,谁就有面子。市面上也热闹起来,各种庙会也赶着。有庙会自然要唱戏,要唱就唱越剧,于是乎一大批越剧名角从这里走向全国。而且越剧演得质量也高,还有拍成电影的。热闹就少不了讲故事,于是这里的故事创作和讲演竟然成为热门行当,这也能在全国出名,确实是拍案惊奇。有玩就要有吃,吃得那是丰盛隆重。有个“十六回切”,“切”者,切换也。也就是说轮流着上菜,吃完一番,再上一番,颇有满汉全席的排场。十六以“四”为单位,涵盖宇宙的吉祥寓意。天地四方、一年四季、四象八卦等,无不会通天人,这桐庐的“庐”,是天地穹庐呢。开吃前要奏乐排席,待客之礼一点都不马虎。
照道理,桐庐是个慢节奏的地方。可是,就这这里突飞猛进的是快递业,快递改变中国,桐庐在中国发展史地位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仔细思来,要想在现代过慢日子,就得要保证快节奏的物质满足,这样说来,快递在桐庐人手中兴起还符合辩证法。话再说回来,江南时节和十六回切都成了非遗,现在这风俗估计难以原汁原味传承了。
桐庐在唐代出了一群诗人,是睦州诗派的重要成员。章八元、张孝标、章碣号称“三章”,他的家乡还津津乐道“一门三进士,祖孙同诗人”的荣耀。章八元雁塔题名诗,为元稹、白居易激赏。《新安江行》诗中“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句写实生动,非亲眼所见难以写出。章孝标诗风瑰丽,诗人佩服其才。章碣好作变体诗,律诗双押韵,即奇句与奇句押,偶句与偶句押,这种变体创新是创新,但却遭到批评。徐凝诗风朴实,一生布衣,身世甚为凄寒。好在历史没有忘记他,家乡现在还有徐凝小学呢。施肩吾早年诗风艳硕,格律却清矫,晚年又学道南昌西山,羡慕飞升轻举。还有说他晚年到了澎湖列岛,这就更添传奇了。除了诗人外,明代姚夔为官忠厚,遇事果断,在稳定朝廷政局上作出不小贡献。现代则有著名画家叶浅予,他是漫画和写实速写的奠基人,对家乡感情十分深厚,捐献了不少名贵字画。
“中国快递之乡”“国际花园城市”,两块辨识度很高的名片,有助于桐庐形象提升。桐庐这方土地钟灵毓秀,新时代自有新气象。政府又提出要继承潇洒文明的传统和美誉,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更显新面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桐庐既然已经腾飞,相信未来一定会愈加强劲有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