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元年(742年),唐王朝将括州改名为缙云郡。天宝年间,山西上党人苗奉倩出任缙云太守。《通志·氏族略》说:“苗氏,望出东阳。”东阳堂是上党苗氏家族通常使用的堂号。秦汉时期,东阳与丽水地区同属会稽郡,苗奉倩此番相当于回到郡望地担任太守,类似西汉朱买臣返回家乡会稽做父母官,充溢着衣锦还乡的荣耀。
大诗人王维,闻讯好友即将赴任,欣然提笔,作《送缙云苗太守》: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
头两句叙述苗氏亲手书写奏章叩谢皇恩,腰佩官印就要去执掌一方。次写刚接到任命,来不及多停留,便要乘朝廷赐予的车骑前往赴任。再写一路风尘仆仆到达治域,停挥马鞭缓缓而行,换做松阴江水路前往治所。一路管乐齐奏,耳边响起的都是迎接新任长官的美妙乐声。最后祝福治绩赫然,朝廷隆重表彰,天下皆知太守德才兼备,身份尊贵。全诗脉络清晰,辞行、上路、抵达、展望,一气呵成,次序井然。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王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他擅长将绘画中的色彩升华为诗境中的意色,从而丰富内涵,增添韵味。这首诗以恭贺和祝福为主调,字里行间弥漫喜色;穿插运用朱买臣郡邸露官印、韩崇骑马官汝南、《子虚赋》中“按节未舒”句意化用、钦赐郭贺露冕彰其德等典故,丰实内容,敷陈古色;徐行松阳道,悦耳鼓铙吹,这是画色、乐色、喜色的三色融合;“露冕”“百城贵”蕴含热烈的祝福与期待,洋溢着一片瑞色。笔底生花,众色纷陈,最终都服务于“以壮行色”的主旨。整首诗呈现出典雅得体、雍容贵气的风格,错落的节奏中包蕴味之不尽的神韵。
诗中用松阳代指缙云郡,足见松阳地名的古老,隐含着王维心中的向往。大历十二年(777年),王维的弟弟王缙担任括州刺史,亲密接触松阳这片神奇的土地。唐音佳话永流传,王维兄弟的松阳情缘,令人珍惜和怀念。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