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市区歌】之三十九 长兴歌

文摘   2024-10-09 16:34   浙江  

吴根越角太湖滨,东南望县看长兴。

三省通衢浙苏皖,地多平原连丘陵。

土地肥沃勤耕种,栽桑养蚕世代承。

四珍四宝与三绝,物产丰富冠美称。

茶中第一数紫笋,舒展兰草汤色澄。

顾渚山上贡茶院,遥想长安清香腾。

金沙泉泡全功得,紫砂壶贵品位增。

银鱼鲚鱼大闸蟹,口中美味湖中精。

青梅栝楼并板栗,传统特产好名声。

胥仓雪藕多一孔,白嫩香甜可爱生。

街头巷尾干挑面,早餐首选莫之争。

湖鲜精华鱼圆子,柔滑细腻亮晶晶。

吕山红烧湖羊肉,大厨无不用心烹。

白果炖鸡大滋补,解暑降脂体变轻。

吃饱湿地走一走,图影听鸟高天鸣。

仙山湖中扁舟过,烦恼烟消心顿平。

深秋长廊金十里,银杏世界童话城。

金钉子里学科普,远古生命演示明。

温塘重温革命史,草木青青岁峥嵘。

多彩长兴生机勃,可惜意态画不成。

古称长城春秋始,直至钱镠改今名。

山水雄壮人尚气,地属要冲常遇兵。

移民数量胜土著,南腔北调一家亲。

百叶龙动荷花舞,但见神龙不见人。

小浦马灯排战阵,泗安旱船北俗陈。

菩萨生日旧庙会,过年新酿米酒醇。

农作即兴滩簧戏,十番锣鼓喜娱神。

生产风俗甚繁细,蚕乡禁忌谨遵循。

帝乡佛国聚王气,陈武功业青史垂。

英谋独运性仁爱,雅尚俭素疾苦知。

可叹后主陈叔宝,奢侈亡国徒伤悲。

徐坚家族唐朝显,好比班氏在汉时。

精编类书《初学记》,存史校勘可参之。

皎然陆羽诗茶友,切磋茶道互为师。

顾渚山人《元曲选》,媲美《文选》声飞驰。

有光承恩同官此,双星闪耀美风姿。

文化为魂促经济,富美长兴正可期。

制造升级融生态,新质产业紧跟随。

杭州无锡大上海,都市圈点区位宜。

大气开放永自信,实干争先更有谁?

【概注·述感】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吴国王弟夫概在封地建筑王邑,因城狭长,故名长城。这是长兴作为治域的开始,距今2500多年了。西晋始设长城县,五代十国时期,为避后梁太祖朱温父亲朱诚之讳,吴越国主钱镠奏请,将县名改为长兴。

长兴是浙北门户,濒临太湖,历史上处于吴根越角,是浙、苏、皖三省交界之地。丘陵、平原相连,土地肥沃,桑蚕发达,经济水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号称“东南望县”。物产丰富,有“太湖四珍”“长兴四宝”“品茗三绝”之类的美称。

诸多特产中,紫笋茶名气最大。茶形如笋,条索紧裹,颜色绿亮,泡开舒展如兰草,汤色澄澈,这是它的主要特征。当年陆羽在长兴写就《茶经》,对这本地茶情有独钟,称之为“茶中第一”。今天在顾渚山上还重建有唐朝茶贡院,唐代紫笋茶是朝廷最重要贡品之一。贡茶从长兴出发,到长安四千里,十日就能到。东南绿茶,西北腾香,浪漫的诗人歌咏不绝。山下还有金沙泉,就像是紫笋茶的忠贞恋人,相互拥抱,相互成就。《品茗》中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既然“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乎金沙泉水也成贡品,跟随紫笋茶一起不辞路远到皇室。有茶有水还缺把壶,于是长兴紫砂壶应运而生。茶、水、壶原装原配,茶生之,水成之,壶养之,三合一味,这就是所谓的“品茗三绝”。

太湖是个宝库,银鱼、鲚鱼、大闸蟹等,都是水中精品,餐桌佳肴。银杏、青梅、栝楼、板栗,则是长兴传统四宝,在外名声颇佳。我曾在长兴集中学习十天,几乎每天都会吃到青梅酒、银杏菜,还有那满街飘香的板栗,久而久之,便觉得自己是个长兴人了。吕山乡的胥仓雪藕真是奇特,我曾几次到胥仓大荷塘考察,当地百姓谈到雪藕,眉飞色舞,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自豪。这里的藕与众不同,别处的藕一般是9孔或10孔,这里的就是要多一孔。如果将此处的藕移栽他处,则泯然众藕矣,会自然少一孔。若是别处的藕移到此塘,便会见贤思齐,多出一孔,真是神奇。胥仓雪藕白嫩香甜,皮薄锈斑少,看着就可爱。

早餐吃得最多的是干挑面,类似武汉的热干面。湖鲜做成白而晶亮的鱼圆子,柔滑细腻,中和可口,和各种汤搭配,都能增加鲜味。吕山湖羊是精品特产,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好客的吕山朋友,曾用烤全羊招待我,滋滋冒油,味道真好。但见厨艺的还是红烧,不少厨师都有拿手绝活。吕山每年都举行湖羊节,去年还制作了伴手礼扇子,扇面上题写有拙作《吕山吟》。能为吕山乡村振兴做点事情,我很高兴。

吃饱喝足,长兴也有好玩的地方。图影和仙山湖都是生态良好的湿地,到里面走走,烦恼全忘。看白鹭展翅翩翩,觉得人身心俱疲,实在是作茧自缚。深秋时节,到八都岕的十里银杏长廊去,走进金色童话城,这时候你会体悟,这世上醉人的不只是酒。地质奇观金钉子景区,看远古生命的演进展示,大人、小孩增长科学知识,很棒的科普教育。

当然,别忘了,这里还有“江南小延安”的红色。到温塘村去瞻仰苏浙军区旧址,接受革命史的教育,体会峥嵘岁月的奋斗激情,游人顿觉满血复活。长兴多彩多姿,画只能画出所见,深沉的意态画笔恐也无力。要懂长兴,你就要去长兴。去长兴,事业、生活皆长兴。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长兴成为兵家必争。湖州本是江南柔顺地,长兴却有所不同,《长兴县志》说“长兴山水雄壮,故人多尚气。”环境让人刚强,频繁的战争在塑造着人民的灵魂。战争让人口频繁流动,家园往往迎来新主人。这里本地人少,移民多,除了浙江平阳、淳安等地外,还有来自江苏、河南等地的外省人。虽是南腔北调,但同在一片土地上,打拼着,打拼着,时间久了就成一家亲。

用荷花百叶编成的舞龙优美灵动,那是盛开旋转的江南。小浦马灯和陈霸先征战有关,所以表演起来就有战阵变化,尚武的风俗于此可见。江南水多,旱船表演少见,泗安旱船展示的多半是北方的风俗,寄托着北方移民对家的思念。旧时长兴庙会,多半在各路菩萨生日举行。正月十五王二相公生日、二月初二土地菩萨生日、三月三耘田菩萨生日、七月七五福菩萨生日、九月初三财神菩萨生日,菩萨们都很接地气。王二相公比较陌生,他本是渔民,又称草鞋公公,庙在太湖西南长兴塘。八十四岁才成亲,死后专在湖上救人,这是典型的地方神。民俗反映的是信仰和心理,长兴的移民文化在当中体现得较为突出。

长兴人天性乐观。每逢过年,都要自酿米酒,将鱼米之乡的丰收果实化作口中美味。“老白酒,红曲酒,长兴人过年喝米酒。”这自得其乐的神态,能不让人羡慕?辛勤劳作之余,农民往往即兴演唱滩簧戏,在田间地头抒发喜怒哀乐。在祭祖拜神时,十番锣鼓上场,配合舞龙舞狮表演,唯恐热闹不够惹神仙不高兴。不过在对待生产上,各种风俗就显得很谨慎,尤其是养蚕上的禁忌更多,比如在蚕宝宝出生时的一个月,要闭门谢客,语言上还有许多忌讳。事关生计,百姓充满敬畏,这或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吧。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为长兴题词“帝乡佛国”。帝乡指的是陈武帝陈霸先出生的地方。浙江水土卑弱,不易出帝王。长兴这是王气所钟,风水强势。吴越国钱氏勉强也算帝王,他们的先祖便是来自长兴,称之为“过江之祖”。陈武帝功业千秋,他一方面“英谋独运”,果敢勇武;另一方面“性甚仁爱”,“雅尚俭素”,能体谅民间疾苦。可叹的是后主陈叔宝,却极尽奢华,好色亡国,完全忘记祖宗的好作风。在长兴武帝故宅下箬里,留存有一口中井。传说武帝出生时,泉水沸腾涌出,家人即用此为武帝洗浴,故名圣井。在南京,也留存有一口井,名胭脂井。那是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当年被俘,被人从井中拉上来,张丽华唇间胭脂碰到井沿,故得名。一口是兴国井,一口为亡国井,对比起来不能不让人生出感慨。

唐朝徐坚家族显赫,有人比作是汉朝班固家族。家族成员或为皇妃,或为大臣,皆擅文辞。徐坚奉命所作类书《初学记》,今天看来,文献意义重大。它保留了一部分现在不可见的引书原文,同时在校勘上也可作参考。晚唐皎然诗僧和茶圣陆羽诗茶往来,相互切磋,既提高了诗艺,又深化了茶艺,两人在茶文化史上有着崇高地位。

明代臧懋循,号顾渚山人,他独具慧眼,从几百种元人杂剧中挑出精品,编成《元曲选》,使之保存并传世。这个编选工作,可媲美当年萧统编《文选》。今天人们要了解元杂剧,《元曲选》是必经之路。明代著名文豪归有光和吴承恩,两位都是江苏人,但却同在长兴为官,一个为县令,一个为县丞。两位长官给长兴带来了别样的文学光芒,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今天在长兴博物馆里,还保存有归有光撰写、吴承恩书写的碑石《圣井铭并叙》和《梦鼎堂记》,无声的见证让后人浮想联翩,两人的神交定然增益了各自创作的灵感。

长兴处于上海、杭州和无锡三个都市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十分优越。长兴这些年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传统制造业不断改造升级,新质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也抓紧布局,紧紧跟上国际发展步伐。希望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继续秉持“大气开放,实干争先”的长兴精神,自信奋斗,永不懈怠,将家乡建设得更富、更美、更强!

(图片来自网络)


雅俗乐赏
这是彭庭松博士的原创平台,原则上不转载他人任何文章。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分享原创,其乐无穷。雅不避俗,俗能为雅,笔健词雄,如对文章太史公。 希望所写能求共鸣。无论何等阶层,不分雅俗,不求学历,皆能接受。文如其人,诚实乐群,此快哉事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