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敌思维

教育   2024-12-26 19:57   浙江  


01

正在读《反内耗思维:阿德勒的16堂钝感力训练课》。

接下来分享书中几种反内耗思维。

今天,先分享其中的一种思维:

非敌思维。

显然,与非敌思维,相对的就是敌人思维。总在各种事件中,不管有没有真正的敌人,总是假想出一个敌人,总是觉得别人是有意在针对自己。

看了什么叫做非敌思维,我们就会明白,其实生活中很多的敌人,可能是不存在的。别人可能就压根没有那么想,只是自己想多了。


02

理解非敌思维,先看“日食陷阱”。

所谓日食,就是月亮运动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此时地球上部分地区就变得漆黑一片,有的人就看不到了。这放在古代,不得了。古人想不明白,会想是不是天狗食月了,那我们就敲锣打鼓,把天狗吓跑,这样月亮又可以出来了。

现在我们知道,日食就是一种客观现象,就是月亮恰好运动到了某一个角度。你以为这是上天要针对你,不好意思,只是刚好路过你的区域,你刚好看不到。

引出日食陷阱,就是当你的利益受损的时候,你以为别人是在有意针对你。只是别人的轨迹刚好走到了与你相关的这部分。不管你接不接受,可能别人就是这么走下来的。


03

书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新员工来了之后,拜访了一位客户。这位客户刚好是你的客户。你可能觉得,这个新员工就是在挖墙角。

按照之前的解读方式,你是不是觉得会很生气,怎么说也不说怎能拜访我的客户呢?你甚至怀疑这个新员工是不是大有来头,是不是领导的关系户;或者你怒不可遏一定要去领导那里反馈一下。

现在你了解了日食陷阱。就要重要思考是不是这位新员工的工作轨迹就要你这里了。那为什么回到这里呢?可能得原因是,会不会这名员工不知道公司内部的客户划分,有会不会这位客户早前就认知这位新员工。

这是时候,你开始理性,不是在纠结情绪,而是在寻找真相。结果,经过你的调查,你发现你的这位客户真的早前认知新员工,而这位新员工由于刚刚进来并不知道现在的客户划分。后来,这位新员工也知道这个事情,并向你致歉。

通过日食陷阱,其实我们是在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的解读方式。而这种解读方式,并不是在纠结对方的意图到底是什么,而是让自己打开思维更多多元去思考这个的事情更多面。

这就是非敌思维。

很多时候的苦痛来源就是,我们对于别人的意图做了过多的揣测与解读。


04

那如何具备非敌思维呢?

需要弄清楚对方做功的对象是你还是其他?

我们还是看一个具体场景。

你回到家,你看到你的孩子没有写作业,而是在看电视。 你一生气就训斥了孩子。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思考一下孩子做功的对方是谁,是你吗,孩子是在针对你吗?如果你觉得是在针对你,那么你必然生气,你必然要训斥孩子,接下来就是鸡犬不宁。

其实孩子做功的并不是你,而是正在看的电视。此时,你一想,既然孩子做功的不是你,也就是不是故意针对你。只要每一次想明白,孩子可能不是在针对你,你自己会豁然开朗。

不是针对你,针对的是电视机。那为什么会针对电视机了,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是不是已经完成作业了。或者家里的爸爸看着孩子作业累了让孩子看一会调整一会。


05

我这里讲一个自己的例子。

昨天数学课上做一张测试卷。我看一个很慢很慢,我就提醒这位孩子快点,但是过了很久,这个孩子还是很慢,我就严厉批评了这位孩子,讲了道理,说什么期末考试到了,你要认真起来这样的话。结果可想而知,到下课这个孩子也没有完成。

可能当时我在想,这个孩子是不是在针对我啊,我必须提醒她啊。

其实了解了非敌思维之后,这个孩子做功的对象是眼前的那种数学试卷,而不是我这个数学老师。

于是今天数学课再做练习的时候,我改变了策略。开场几分钟,我看这个孩子还是动作不快。我走到孩子身边,没有提醒你赶紧。而是对孩子说,“这个题目你是不是现在有点把握不准啊,现在一时半会做不出来,可以先标记一下,先往后做,做到最后再回头,这样应该会快很多。”说完我就走开了,结果下课后,这个孩子顺利把练习写完了。

弄清楚孩子做功对方是一份练习,一起合力面对,也是一种非敌思维。


一线教师丁爸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线班主任,平凡父亲。文字是我前行的探照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