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内,有一张照片很出圈。
上面这张照片来自于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
从左边图片上来看,学校餐厅部分区域的餐桌上放置着醒目的“学霸就餐区”立牌,座子上有水果、一碗汤,当然最为明显的是看起来精致的黑色餐盒。
右边图片来看,学霸就餐区已经有学生在就餐了,但是不难发现,大量的其他学生则是坐在边上也在就餐。
不用多想,光靠“学霸就餐区”这块立牌,这个事情必然引发关注。
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鼓励孩子的方式,挺好的:
“鼓励孩子,这是挺好的一件事”
“对小孩的鼓励不就是吃喝玩乐方面的物质激励最见效嘛”
“我觉得没问题,考好了给奖励家长不也这么干?”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样做,有失公平:
“学校这样区分学生,会不会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攀比心理?”
“表彰大会上发点东西不行嘛,非要拉到就餐这样一个生活化场景里。”
“奖励就奖励,你特地写个牌子摆出来划分区域,这就是赤裸裸的炫耀和区别对待。”
“骨子里就是把人分三六九等的,所以别再扯所有的学生都一样了好吗?”
而学校方面对于此事也做了说明,这是每次月考之后对于优秀学生的奖励。奖励对象是单科第一,班级第一,和进步第一的学生。并且这样的就餐设置,频率不会太高,日常不会这样子,就是在每次月考之后,学生的奖励是学校的文创产品和一顿免费的餐食。
看得出来,其实学校的出发点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在挖空心思想办法激励学生,毕竟这年头,学校在奖励学生这方面也是卷到了极致,网上一搜是各种各样的奖励方式,有奖励学生一条猪肉的,有让考得好的学生提一个金色的桶回家,而为优秀学生举行各类颁奖仪式、发放奖学金,已经变成了常规操作。
网上反应这么大,学校也很快做出了反应,一则通告,马上整顿取消学霸就餐区:
02
明明很多学校的表彰制度,其实也是做区分,甚至在班级内部,一些制度设置也是如此,典型的就如,班级中的一些特殊座位。那为什么设置学霸就餐区,为何让大众的神经这么紧张。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把这种单一化评价赤裸裸呈现。优绩主义连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不要了。
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暗地里那么干,大家可能睁一眼闭一眼。但是一定要这么堂而皇之放到台面上。你猜大家心里怎么想。
一块立牌直接让其他学生沦为背景,沦为衬托。而这块立牌的残酷就在于冷峻地直接把学霸与其他学生做了切割。
打一个特别不巧当的比方,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是学渣,家长也知道,但是有一天,有人做了一个头箍,上面写着“我是学渣”,然后让这个学生去上学。就是这种感觉吧。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浙江大学发了这样一篇公众号文章,题目为《24/67656,他们拿下浙大最高层次奖学金!》,意在表彰奖学金得主,用分数估的形式计也想通过比例的方式告诉大家奖学金得主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但是这个含金量是用其他学生作为分母来衬托的。在学霸就餐区,其他学生变成了背景,而在浙大推文中,其他学生则是变成了分母。
03
最后想说:
看见孩子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需要警惕的是,看到部分孩子的时候却屏蔽了更多的孩子。
不要忘记,野百合也有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