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长在班级群“发难”:我们可以哪些前置工作

教育   2024-12-05 21:44   浙江  

01
今天聊一个棘手的话题。当你的家长在班级群内,因为自己的某种情绪,突然在群内“发难”(当然有些时候,可能家长真的走投无路,只能在班级群发言,借此引发关注),想要用引导舆论的方式,“加速”事件的解决(当然最后基本上矛盾极大恶化)。
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群内公开“发言”,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可能在班级里面遭受了另外一位同学的“暴力对待”。
关于家长群内发言,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具体讲过。
到底要不要回应家长在班级群中的“公开质疑”
总的来说,第一,不要群内公开答复或者具体回答,一句话“事情已经了解,开始调查处理,请家长稍安勿躁,接下来事情处理请私信我。”第二,群内回复之后,马上打电话给对方家长,跟对方沟通,这样的群内沟通不利于事情解决。肯定是一种没有太大回旋余地的做法。第三,如果还有持续发言、其他家长要跟帖,启动全员禁言模式。班主任表明态度,冲突事件不宜在线上讨论与解决,要具体解决走线下、面对面渠道。
以上是事件发生时候的处理,其实每一次等到危机事件发生采取回应,太晚了,已经滞后了。

02
所以面对家长群内公开@行为,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在前面,有一定前置性与预见性。
第一,强化群管理。
班级沟通群,最好用钉钉群,紧急情况下是可以删除对话、全员禁言的。
而关于群内发言规则,应该在第一天建群就开始强化。
一般建群之后,要告诉家长,这个群是干嘛的,家长会接收到哪些信息。一定跟家长讲清楚,什么事情需要回复、哪些情况是不用回复的。明确个人问题不在群内@老师或者其他家长。
特别是新建班级之后,家长一方面很兴奋,一方面很焦虑。这个时候,关于群规则,一定是需要状况之后,要跟家长耐心讲解。比如,一开始你在群内发了明天孩子们要带的物品,很多家长就开始回复收到,你就提醒家长不用回复,并且把所有回复的”收到”逐一删除。在备注一条“如果需要大家回复,我会说收到请回复”。
第二,培训家长。
其实很多家长要在群内发言,一方面心里很着急,另外也确实不知道面对孩子们之间的冲突该怎么办?
我过去很多年,做得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应该我已经打磨成一套系统了。
就是通过直播例会的方式,按照一周一次的频率,给家长做家庭教育培训。
下面这些文章,是我对于直播例会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每周线上班级例会 | 最新思考
“问诊型”班级例会
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线上家长学校(上) | 一次分享
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线上家长学校(下)| 一次分享
怎么提升孩子的做事速度 | 班级例会
线上直播例会备课: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我也要听丁老师的周四例会,因为以后我也要当爸爸”
而在直播例会中,要做最终的事情是,提前告诉家长,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会面领哪些挑战,应对各种挑战,我作为老师回去怎么处理,作为家长你要怎么应对。
所以,我当时设计每一场直播例会,都是从一个个孩子面对的挑战讲起。而当时的重头戏,是花了很多期,不断给家长讲“如何应对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从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产生冲突,哪些具体场景之下会发生,发生冲突之后,老师(家长)的处理流程是怎么样的。每次最后一定要提炼出具体的三步走(反正就是有具体抓手)。关于冲突主题,几乎是新接班开学前几月必讲内容。
孩子进入小学,在不断成长。我们的家长也是需要不断进化。
在我直播例会做了很多年之后,我发现家长们的心态是发生变化的, 不是出了问题,一定要找到班主任的责任,也不是一定要找谁的麻烦,更多是在思考,在孩子面对一次次挑战之中,家长怎么配合老师,让孩子有所收获,找到那个成长点。

一线教师丁爸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线班主任,平凡父亲。文字是我前行的探照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