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胆小不敢上台,该如何鼓励?

教育   2025-01-25 21:00   浙江  


01

今天我们聊一个日常常见的场景:

孩子参加比赛、演出,临到开始之前,因为太过于紧张,突然不敢上台了,作为老师、家长,我们该如何安慰、鼓励孩子。

关于这个场景,刚好前段时间看电影《好东西》,里面恰好有一个场景,王茉莉要上台表演架子鼓了,前期也练习了很久,但是就在即将上台的那一刻,她躲在衣柜里面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女主铁梅与王茉莉的一场关键对话。

下面我来拆解一下她们的这样对话:

起初王茉莉是没有打开衣柜的,后来打开了,注意打开之后,铁梅是没有一把把孩子抓出来的,而是蹲下来,开始共情:

你害怕了,害怕大家说你打得不好。

孩子点点头,表示自己确实比较害怕。

接着铁梅说:

首先你已经打得很好了,而且就算你打错了,大家也听不出来。

肯定孩子,也陈述其实可能大家并不会那么关注你。

但是孩子接下来来了一句灵魂追问:

妈妈,你已经是那么好的妈妈了,但是别人还是会骂你,并且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当妈。你写文章写得好,发表出来,会被骂。你不写文章,就不会被骂?

此时边上的小叶看到了孩子不想上台的关键所在:但是自己表演不好,那是不是不上台就不会出现表演不好的事情了,不上台也就不会被骂了。

接着铁梅继续同情:如果我们不上台,不发表自己,别人是不会注意自己,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还有那么长时间,迟早会暴露自己的,只是暴露的时间早晚问题。就像你写作文,总不可能每次都是好评,也总有差评的时候。

铁梅说完,边上的小叶继续输出自己类似的经历,自己每次上台之前也是很紧张的,也是很害怕的。这相当于同频共振了,

当小叶说完上面这段话的时候,王茉莉迟疑了一会,显然内心有所松动,但是行动上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

于是,作为妈妈的铁梅说了下面一段让孩子彻底放松的话: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是可以不用上台的,没关系。有些事情你可以晚点面对。

说完上面这段话,孩子从衣柜里面出来了。

这个时候,小叶不经意间说了3王茉莉偶像霉霉的相似经历,相当于是再一次同频共振。

听完这一段,孩子就上台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从上面这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大人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关于要不要上台问题,并没有分析上台的重要性与原因,跟孩子说什么你不上台对整个乐队都有影响这样的话,孩子在抗拒状态中,讲道理、理性分析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切入点,是关注孩子当时的感受。从感受切入,进而用成人相似的经历去共情。


02

最后我们小结一下上面的关键几步:

一线教师丁爸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线班主任,平凡父亲。文字是我前行的探照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