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不到啊,一张期末考试卷也能够引发几天的热搜,并且登录各大平台。
说的是,深圳南山区的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这份试卷因阅读量太大,情景题太多,导致学生做不完,直接充值20分钟,继续做。家长也收到了类似延长考试时间的通知。
试卷大家在网上也看到了,我附在下面,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网上大致分为两种立场。
一种是叫好的。觉得这样的试卷,是符合课改趋势的,数学要融入生活,链接现实。
另外一种这是觉得,文字阅读量太大了,原定的90分钟时间,要做36题目,根本做不完。连一些老师都表示让自己做估计时间也比较紧张。很多家长更是疯狂吐槽:
02
自己刚好在教四年级数学。
我也把试卷下载下来,做了一遍。
做完整套试卷,说一些客观的话。
知识点并没有超纲,都是四上正儿八经的知识点。
难点也抓的很到位的。
教四年级数学的老师知道,运算律是一个难点。特别是乘法分配律,不知道多少学生在于乘法结合律混淆,我们老师讲死,有的学生还是搞不清楚。
而这张试卷中,就是考了乘法分配律的一些具体模型:
如果非要说这张试卷的优点,第一,确实是强调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与时代性。一些的场景化设置,其实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你现在去翻学生的书本与练习本,到处可以看到。第二,大量的题目关注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也就是关注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元认知,不是关注数学方法的应用,也是回到起点理解数学知识发生的经过。
从这些来讲,说句良心的话,出卷老师用心了。
03
但是明明一张看起来不断考察孩子思维能力的试卷,怎么被疯狂吐槽呢。
原因也是很显然的。
一是,很多题目单独拿出来,问题不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么多阅读量大、思维含量高的题目整合在一张试卷,就有点不合理了。
数学考题本身就追求极简美,现在加了这么多阅读障碍,答题时间必然大大增加。
平时一些强情景题怎么安排,基本上是零星分布的,也就是一两页练习中,出现个一两题。剂量比较小的。但是现在剂量加大,估计中下学生要被放倒一大片。有的学生可能连计算题都拿不到几分,因为连计算都要去思考可能出现的错误:
也就是这张试卷下去,是没有区分度的。而这样的试卷,放在一次全区统考中,还要去检测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教学现状与水平,估计南山区的老师自己都不答应。
二是,我感觉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过年前的考试,来一张加大理解难度的试卷,有点太太不合事宜了。大家都要过年的。孩子们辛辛苦苦学了一个学期,日常考试难度大一点,孩子们考差一点也就过去了(当然了,现在的孩子们在平日考试中,也是被各种考试狂虐,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学难度在狂飙),但是最后一次考试,大部分内容应该是基础的,有个一两道题目有点难度,让绝大多数孩子拿到一个对得起自己努力的成绩,过一个好年。
再说了,老师也要过年的啊。按照这样试卷,估计很多老师就一个感觉:看来一段时间的复习,又白费了。这也是现在很多老师很苦恼的一点,自己教得很辛苦,但是到了最后一场考试,惊奇发现,居然很多内容与自己教的内容对不上。
其实出卷,一定要走进一线看看,看看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也看看老师的现实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