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29:街头音乐家实验

教育   2024-12-18 22:37   浙江  



01

2007年的一天,天气寒冷。华盛顿一个地铁站里。

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手巴赫的作品,一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

不远处,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显然他是一位流浪艺人。路人经过觉得好听,可以把钱投入帽子里面。

在45分钟的演奏时间内,大约2000人经过。大约三分钟后,有了第一位停留的人,这个人看起来有点音乐修养,不过短暂停留之后,马上离开了。

大约4分钟之后,帽子里面出现了第一块美元。只是投出这枚美元的女士,并没有驻足欣赏,也匆匆离开了。

6分钟后,一位小伙子靠在边上的墙壁听他演奏,然后看着手表又走开了。

45分钟内,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大约20个人给了钱。

最终一共收到32美元。

而实际上,演奏的男子,并非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之一——约夏.贝尔。贝尔手上拿着的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演奏的曲子则是一首极为复杂的作品。

就在街头演奏的前两天,贝尔刚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当时如果要把街头45分钟内演奏的名曲听完,人均需要200美元。而贝尔在街头演奏,一共收获32美元。

这就是街头音乐家实验,由《华盛顿邮报》发起的一项社会性实验。

这个实验背后的启发很多,我以为最有冲击力的一个启发就是:

东西一定要放对地方。

很简单,音乐家在演奏厅,身价不菲,作品被欣赏,而在街头,收获寥寥,再华美的作品甚至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02

这样的事情,在学校、在班级有没有。

肯定有。

有时我们会感慨,一些学校的年轻老师怎么那么容易就出来了,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角了呢。一方面当然离不开老师自身的努力,内驱力很强。另外一方面,就是学校从一个很高的站位,把更多老师放置在了合适的地方,比如有的老师是适合去钻研教学的,有的老师走班级管理路线的。不说安排的明明白白,也总是不断给老师们指出方向,你可以往这个方面去走。

如果一个老师状态屡屡不佳,可能还真的不是老师的能力问题,可能是这个老师在那个位置真的不适合。因为长期的不适合,其实非常容易产生内耗。

在班级也是如此。

如果从位置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变得正常,就看我们把他们放在何种环境与位置中。一个孩子越来越好,大致上这个孩子在这个班级的位置是合适的,而一个孩子越来越不行了,此时我们不妨跳出班级看看,是不是需要更换看待这个孩子的角度。就像有的孩子平时调皮捣蛋,但是篮球不错,放到看球赛这个场域中,这个孩子就发光发亮了。


一线教师丁爸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线班主任,平凡父亲。文字是我前行的探照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