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看到一位妈妈发在班级群的聊天记录,又沉默了。
晚上九点,某小学三年级的家长群,一位妈妈突然情绪失控,在孩子的班级群进行了情绪激烈的“输出”。
视频的内容大致上是孩子被狠狠打了一顿,并且现场非常惨烈。
根据这位妈妈的语音描述,孩子的手已经被打肿,写不了作业。并且打孩子的衣架都被打废。
这位妈妈的语音内容,已经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我要求不留堂,只要一放学就第一个出来,她会不会读书无所谓了,我已经放弃了。”
“明天不去学校,手已经被我打肿了,写不了作业。以后估计也写不了作业了,语文书已经被我撕掉了。”
“我也是一个有家庭有工作的人,我没有办法每天在学校门口这样等她。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管教的问题,今天郑重跟你说,以后不要留堂也不要留作业,她写不了。”
“她一写作业,我头痛腰痛哪里都痛。她已经被我打得哪里都肿了,衣架都报废了,没办法再打了,再打报废一个衣架就损失太大了,等一下打进医院也不好。”
“这个家已经没有办法好好生活了,老师放弃她吧,这个家已经放弃她了。”
“天天留到六点半,每天为了接送这两个孩子,连回来煮饭的时间都没有,经常在外面吃快餐。”
“天天盯着写作业,气得这也痛那也痛,本来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工作压力也大,老师还要施加压力,气得我想杀人的心都有。”
“本来孩子学习成绩就差,家长心里都有数,你每天在群里@我,你没发现我理都不理你吗?我不要脸吗?要把我们逼死吗?”
02
事情可能大致是这样的:
孩子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弱,成绩不理想,放学后老师把孩子留下来继续辅导,日常老师也在群内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家长 常常在校门口等很久,两个孩子的接送,连饭都来不及做,最终各种情绪接踵而至,不仅打了孩子,自己在班级群失控。
这样的事情,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谁的错。
有人说,这明明是老师的错啊,谁叫老师这么负责,明明放学了还要利用自己的时间来辅导学生,现在这么被家长在群内怼,真是活该。
但是回到一线教育场景中,谁又能理解一位老师的真正难处。
其实,老师这么做,并没有错。
老师不想早点下班吗,老师也有自己的孩子需要辅导,老师也要回家炒饭的。老师这么做,可能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能辅导一个是一个。因为在这里,老师的面对现实压力就是学校对于成绩的明确指标,达不到指标,会面临这种“秋后算账”(这里我就不举例了,懂得都懂)。
那有人又要说了,都沦落到要用额外时间给学生辅导,这个老师教学水平肯定不行,一般不是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吗,水平高的老师,课上就能解决差生。大错特错,一个老师上课水平再高,能够激发与引导的学生往往是中上层的学生。最后一些学生,课上我们哪怕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可能都是茫然地看着你,你仍旧需要花课后辅导。如果此时家长在辅导上没有出力,老师的课外辅导成本会大大增加。
再讲一个残酷现实,一个班级成绩要好,除了老师本身课上得好,还有关键一点,老师要花费大量时间能够下沉到班级辅导学生,各种后进生都是老师一点点磨出来的。有的老师可能水平很高,甚至是特级老师了,但是没有下班下沉式辅导学生,学生的成绩可能也很难上来的。
如果这个事情,有需要老师改正的地方,唯独的一点,在辅导之前要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并且注意方式方法。
03
那这位妈妈有错吗?
其实,也没有错。
生活的压力与琐碎,辅导孩子作业的筋疲力竭,已经让这位妈妈喘不动气了。
为着生活,这位妈妈在努力,为了孩子,这位妈妈也在尝试。
只是外在的压力远远超过她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也曾在深夜接到家长给我的电话,情绪也已经奔溃,哭着对我说:
丁爸,这个孩子,我真的不想管了,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也是一位妈妈,加班回来,发现孩子居然已经好几天作业没有了,这位妈妈也奔溃了:
为此,我是深深共情上面那位在群内情绪失控的妈妈。
成年人的奔溃在一瞬间,不知道是哪里被击中,只是知道我已经被击中倒下!
04
当然了,孩子也没有错。只是三方中,孩子最可怜。老师辅导孩子,要向孩子要成绩。妈妈情绪失控,通过打孩子来发泄情绪。
孩子受到的外力是猛烈的。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有的孩子看起来挺聪明,能说会道,但是面对学习内容,真的是一窍不通,今天会了,明天又不会了。甚至你刚刚把孩子教会,一转身回来,孩子又不会了。
有的孩子真的不是学习的料。更不要说,有的孩子有ADHD,甚至有阅读障碍。学习这件时间,不只是受制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不是学习的料,那就承欢膝下。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就是最好的选择。以后的路,孩子自有选择。
05
没有回到最为真实场景中,没有品尝过人间疾苦。
就不要站得很高,做道德评判了。
理解各方,可能是解决方案出来之前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