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这本小书

教育   2024-12-22 20:50   浙江  


01

这本小书,是上个星期看的。

《别用情绪管孩子》,作者:赵雪凝

这个周末,花了一点时间,再看之前标注的读书笔记。

书中的几个点,特别有感触,分享给大家。


02

有时候,孩子是我们大人情绪的受害者。

正如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里面讲的,是大人自己有情绪,压制不住,才把情绪传导出去的。

但是一个孩子,如果从小都在为大人的情绪负责,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

比如,你可能心烦意乱的时候,孩子跑上来问你一个题目,你一看题目,就火了,“这个题目昨天不是讲过了吗?为什么还要错。”孩子低头走开了,他会觉得因为自己题目做不好才让大人生气的。其实,大人自己知道是因为有其他事情。

所以书中的这样一段话,讲得非常好,告诉孩子,当你没有做错什么事情的时候,你无需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很多大人,比如说像爸爸妈妈,也会睡不好觉、会发脾气。但是我们跟你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会对你发脾气甚至骂你,是因为我们觉得和你相比,我们比你大、比你有权利。但这是非常错误的,对你也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不需要内疚自责,因为你没有做错任何事,你不需要对你眼前这个暴跳如雷的人负任何责任。”

这样一段话,作者是写在一张纸条上给孩子看的,我们也可以。


03

在学校也好,在班级越好,甚至在课堂上,其实我们老师就是环境与氛围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在留学期间,在一家餐厅打工。老板看到作者面对客人紧张兮兮的,他马上告诉作者,客人来到这里消费,不仅是东西好吃,而且这里的氛围很松弛吗,而你作为一个员工也是这松弛氛围的一部分。于是作者在打工期间变得活泼、开朗,客人满意度上去了,她自己也已一种更好的方式投入工作。

我们的孩子,是否喜欢来学校、班级,老师是重要一环。老师喜欢学校,变成学校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融洽了,其实我们的孩子是非常愿意来学校的。


04

父母对孩子最后的爱,可能就是在离开人世之前把后事交代清楚。

作者在书中讲了。怎么给孩子做死亡教育。

三个步骤:知道死亡、看淡死亡、交代后事。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级,前面两个步骤,估计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在引导了。

但是关于交代后事,我当时看到的时候,也是愣了一下。

作者计划在自己孩子高中的时候,把自己的事情交代清楚。包括,什么时候抢救、什么时候放弃、还有相关的财产处理。

里面有一段非常有感触的话:

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人要忍着悲痛奔走于无情的车水马龙中去处理一堆冷冰冰的文件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我不希望我的女儿经历这样的痛苦,所以我选择提前交代好一切,让她在未来失去我时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死亡。我想让她在失去我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我的爱和关怀。


一线教师丁爸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线班主任,平凡父亲。文字是我前行的探照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