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滑志敏:2013年12月到盐池县工作,在盐池县工作7年多,其间曾先后担任盐池县委副书记、县长,盐池县委书记,吴忠市委常委等职位,人称“滩羊书记”。访谈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贾 枭:2014年您到盐池后,那时盐池滩羊产业是个什么情况?
滑志敏:实际上,我是2013年12月底到盐池(县)的。去了以后当时的现状是,2005年盐池就注册了“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整个羊肉的市场非常低迷,价格可以说是跌入低谷。一斤(盐池滩羊)的产地收购价是14~15块钱。盐池2002年实施封山禁牧,圈养的滩羊实际的成本价已经在15块钱(一斤)左右。
滑志敏:对。当时应该说稍微在饲草上成本高一点的,就是亏本的。我刚到盐池是县长,下去做了深入调研。我对农业还是比较熟悉,在同心县做副县长、县委副书记,也是分管农业。同心是养殖大县,养牛、养滩羊。从宁夏滩羊整个分布来看,主要还是在中部干旱带,包括盐池县、同心县、现在的红寺堡(区),还有海原(县)、中宁(县)、灵武(市)的一部分。因为滩羊是区域性(特色)比较强的绵羊品种,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化草原,这个区域内的滩羊品质是最好的。我在同心(县)的时候也在发展滩羊这个产业。那个时候大家都叫“宁夏滩羊”。盐池县注册了一个商标叫盐池滩羊,但它(知名度)仅限于县内。
滑志敏:对。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人有这个品牌意识。在宁夏,盐池的说“盐池的羊肉好”,同心的说“同心的羊肉好”,灵武的说“灵武的羊肉好”……另外,宁夏全区在20世纪80年代搞了小尾寒羊的引进,所以滩羊当中的杂交羊也比较多。从南到北,整个宁夏羊的品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杂。有滩羊、滩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羊、滩羊和湖羊的杂交羊,还有山羊,就是西北地区的绒山羊,占比量也不小。因为本地人也有吃山羯羊的习惯。滩羊主要是吃羊羔肉。因为过去要取二毛裘皮,滩羊是皮肉兼用型。
滑志敏:对的。过去主要是皮值钱,肉不值钱。一个二毛裘皮能卖几百块钱,而一个羊羔肉就几十块钱。后来反过来了。(我来盐池的)那个时候,是羊肉价格最低迷的时期。市场行情不行,老百姓养羊积极性也不高。我下去调研,当时的政策是给老百姓养的基础母羊,一只补贴100块钱,有的地方一只补贴200块。我跟老百姓聊天,他们说“没有补贴就没有赚头”,但有想法扩大生产,羊群大一点可能(综合收益)效果要好一点,因为(养殖)成本可能相对要低一点,但缺贷款,就是对资金有需求。这是一个方面,市场的需求是另一个方面。
盐池县农村70%左右的家庭以养羊为生,但以前当地老百姓养滩羊主要是为了卖二毛裘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滩羊二毛裘皮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低位震荡。滩羊肉堪称羊肉精品,但其价格与其他羊肉几乎没区别,加上滩羊体型小、产肉性能不高、繁殖率低等因素,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同时,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是生态和经济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过度放牧导致脆弱的草原大面积沙化。在国家实行退牧还林(草)项目的推动下,2000年,饱尝沙害之苦的盐池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率先实行全境封山禁牧试点,全县80多万只羊从自由放牧饲养变成了舍饲圈养。2002年底,宁夏推行全境禁牧,宁夏滩羊产业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贾 枭:也就是不光是卖不出好价格,养殖也有困难。
滑志敏:其实老百姓想养羊。因为盐池就是一个传统的(半干旱)草原大县,而且也是宁夏唯一的草原大县,农牧交错区。
滑志敏:对,全国266个牧区县中宁夏唯一的(牧区县)。而且盐池是农牧交错区,既有农又有牧,靠近内蒙古,是陕甘宁蒙四省份交界的这么一个县。南边是甘肃,东边是陕西,北边是内蒙古,(盐池)当地的风俗习惯都是受北边内蒙古大草原游牧的影响。历史上,盐池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一个地方。老百姓对养羊有感情,虽然说利润很低甚至是要亏本,但还是愿意养羊,只是养得很艰难。一方面价格低、卖不好,另一方面想扩大养殖又没钱。盐池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面积大、人口少,但基础很薄弱,干旱少雨,就是靠天吃饭。以前(盐池老百姓)就是靠养羊来维持生计。在羊肉价格跌得那么低的时候,很多老百姓是在高价17~20块一斤的时候买进的羊羔,到了要出栏的时候,变成了14、15块一斤。这样价格一倒挂,就更艰难了。
我调研的过程中就有了想法,(滩羊)作为本地的一个(传统)产业,一定要把它坚持(发展)下来,而且一定要把它做起来。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怎么把盐池滩羊作为一个品牌让外面的人知道,把它(品牌)打出去。但也知道这很难。因为咱们中国羊的品种很多,养羊的地区也很多,尤其在西北。从数量上讲,我们跟相邻的内蒙古、陕西、甘肃,包括河北都没法比。他们的量远远大于我们。
滑志敏:跟内蒙古那根本没法比。这个量上比不了。但是,因为挨着内蒙古、陕西,我经常去这些地方,他们的羊肉吃起来,跟我们这边的口感是没法比的,膻味太重。我们这个羊肉是没有膻味的,好吃。我首先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就琢磨,怎么把它宣传出去。当时我看,盐池滩羊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有了,就问有没有(申请下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结果他们都还不懂这个,说没有。那我说,没有地标就赶快申报,一定要赶快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证申报下来。我在同心县搞圆枣的时候,首先就是做地标认证申请。地标认证下来之后,就可以打区域公用品牌了,这就是属于本地的一个特色,别人就抢不去了。
但其实当时我也对区域品牌不太懂,查阅了一些资料,想做(品牌)。另外要把产业保住,这也很迫切。2014年,我根据政策加大了(对滩羊养殖)扶持力度,让老百姓一定要先养下去,就是通过给补贴,不能让这个品种断掉了。当时滩羊也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很珍贵的一个品种。首先要把这个种群保护住。如果说按照当时(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发展下去,这个种群资源很可能就没了。为啥呢?因为它(滩羊)的产量特别低,一年才一胎,一胎就一只。所以很多老百姓就转去养殖滩寒杂交羊了。滩寒杂交羊,一年两胎,一胎两只,一年就能有4只羊羔。滩羊一年才一只。
滑志敏:当时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出台政策,要把滩羊这个品种保护住,盐池作为一个核心区(保护区),同心、灵武也作为(滩羊)种质资源保护区。所以,我当时想的就是,先保(品种、产业),让老百姓先养下去。到了2015年,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要在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核心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贫困,就是增收问题。没有产业,靠啥增收?究竟靠什么来解决盐池老百姓的增收?我当时想到,还是得要干滩羊(产业)。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贾 枭:我了解到,那个时候(盐池)有一个提法叫“产业长子”(滩羊产业),归根到底还是“产业为本”。
滑志敏:就是产业为本。“扶贫”首先就是产业扶贫。必须要做产业,没有产业一切都是空的。
滑志敏:是的。当时新兴的东西很多,也引进了一些新的东西。我们当时比较冷静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传统的、优势的产业不能丢,因为这是我们的特长。如果把自己的传统优势的东西丢掉,去做不擅长的、别人的东西,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多了。而且外来的东西,能不能形成规模,老百姓能不能接受,这也是打问号的。
我当时也是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说“盐池就干滩羊”。当时(吴忠市)市领导也支持(盐池干滩羊)。我到盐池工作的时候,(吴忠)市委书记、市长就说,你到盐池一定要把滩羊做起来。后来我就给(宁夏回族)自治区当时分管农业的崔波副书记汇报,他对农业非常熟,而且非常有感情,对盐池滩羊也非常了解。2015年他来调研的时候,我跟他说,“书记,宁夏滩羊的这个产业,你就交给盐池来做”。我就把我的想法跟他谈了,要怎么做,谈了一些思路。我说,你看能不能让自治区下个文,滩羊就由盐池来做,我们来打“羊”的这个头阵,枸杞让中宁(县)去做。后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当时(主管农业的)叫农牧厅,专门给我们下了个文件,应该是2016年下的,指定滩羊就由盐池来做。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跟其他县“打架”了。不然的话,我做盐池滩羊,同心做同心滩羊,灵武做灵武滩羊,就会内耗,同质化恶性竞争。所以我当时就提了这个要求,让盐池来做滩羊。崔波书记很支持。文件下来后,我心里就踏实了、有底气了。
我从2015年就开始筹划思考,盐池滩羊产业到底怎么做。当时把加工羊肉的、贩卖羊肉的,有二十多个负责人,召集起来开过两次座谈会。第一次开会问了他们的情况。第二次开会,我跟他们半开玩笑地说,咱们羊肉卖不出去,价格这么低,“罪魁祸首”就是你们这些人。我说我了解过,终端市场,也就是到了超市、外面市场,盐池羊肉的价格没有这么低,但是为啥在你们手上,收老百姓的羊价格这么低,而且滩羊有个大尾巴,有的羊贩在收老百姓羊的时候,还要把尾巴卸掉。
滑志敏:对,就是压价。我说完以后,他们就“笑”。我说了我的想法,说咱们能不能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把价格拉起来,让老百姓也受益。你们再继续这样压价,就没钱可赚了。他们问,“怎么没钱可赚?”我说,没人养羊了,你们贩啥?咱们把这个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来,把价格拉起来,至少要让养羊的人也能赚到钱。养羊的赚不到钱,不养羊了,贩羊的就没有货源了。我跟他们商量说,我有想法,咱们一起把盐池滩羊的价格做上去。我来对外开展宣传,到外面去给大家联系市场,具体由你们来做。最终咱们这个利益共同体也不会把你们甩掉的,因为把你们甩掉也不行,老百姓他们不会直接对市场,要通过你们中间商才链接到市场。
滑志敏:说实在,也是被逼出来的。2014年那一年让我非常“头疼”,一直在思考“盐池究竟干啥”。到2015年当了(盐池县委)书记,担子更重了,但大概的一些思路已经有了。2016年,我让当时(盐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曹军,他也是我当了书记之后把他调到农业农村局的,专门让他去联系做农业品牌的专业团队,请了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的团队。我谈了我的想法,请他们帮忙策划,包括logo、对外宣传的口号。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盐池滩羊 难得一尝”“六个难得”都是那个时候策划总结出来的一套东西。
另外,我也早有打算,所有的对外推介宣传,我都亲自出马。
更多内容请看《农业名牌访谈录》,附全书目录: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热心为本书作序。他指出,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跳出就品牌看品牌,而从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深入产区实地考察走访,对话这些产业和品牌的建设者、参与者、操盘手,还原产业发展历程,挖掘品牌建设经验。这项工作难能可贵、很有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我国在农业品牌建设经验总结方面的一些空白。相信这本书能为各地发展乡村产业、打造农业品牌带去有益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