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农本咨询创始人贾枭老师历时四年,走进全国知名农产品产区,对话产业管理者、建设者和品牌操盘手,还原了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西湖龙井、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盐池滩羊、新会陈皮、郫县豆瓣、库尔勒香梨、寿光蔬菜等十个中国农业名牌的成长历程,探寻这些品牌成功的经验,为产业振兴和农业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摘录自该书案例之一——《盐池滩羊:产业振兴 品牌赋能》。访谈背景:我国三大地方绵羊品种之一的蒙古羊,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及中部干旱带独特地理环境影响下,经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滩羊”这个优良地方品种。除了盐池,宁夏多个地区都有养滩羊传统。如何处理盐池滩羊和宁夏滩羊的关系?时任宁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滑志敏给出了他的答案。滑志敏:2013年12月到盐池县工作,在盐池县工作7年多,其间曾先后担任盐池县委副书记、县长,盐池县委书记,吴忠市委常委等职位,人称“滩羊书记”。访谈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贾 枭:您之前是盐池的县委书记,想的是盐池如何干滩羊产业,但是现在您是宁夏农业农村厅厅长,这时候盐池只是宁夏滩羊的一个核心产区县。盐池滩羊理论上代表的是盐池300多万只滩羊,那么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滩羊呢,怎么把握处理这个关系?滑志敏:它是这样。您是区域公用品牌专家,研究得深。区域公用品牌实际上可以把一个地方松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我到厅里之后,站在全区的角度,仍然要继续把盐池滩羊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并且通过它来带动整个宁夏羊肉产业的发展。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分级、分类,滩羊不同产区的标准不一样,级别也不一样。盐池滩羊是宁夏滩羊的核心产业,要把品牌这个大旗扛起来。其中一个核心就是保品种,要把滩羊这个品种保护好。我们现在有三个种公羊的繁殖基地。一个是厅里面直管的在盐池,红寺堡区有一个,盐池滩羊集团也有一个。其中两个是国家级的,一个是自治区级的。还有一块是基础母羊,这些是在企业、养殖大户中养殖。
贾 枭: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想跟您探讨一下。都知道延安苹果(的代表)肯定是洛川苹果。但延安市有13个县(市、区),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之后去了延安,延安苹果现在“很火”。延安在苹果上,其实跟宁夏在滩羊上有些类似。当时延安市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想用洛川苹果把全市13个县(市、区)的苹果都“统领起来”,甚至做过地标范围变更,希望全市苹果都用洛川苹果,这是一个主观愿望。陕西果业机构改革的时候就在推,但现实中推不通。后来又变了,叫“延安洛川苹果”好像也推不通。再后来,市里打造了一个“延安苹果”品牌。理论上,洛川的苹果叫洛川苹果,洛川以外的12个县(市、区)的苹果叫延安苹果,以产区来区分,比如延安苹果黄陵产区。当然“延安”这两个字肯定很好,自带光环,但实际情况中会发现,很多地区“不自觉”悄悄使用“洛川苹果”,因为它(洛川苹果)更加知名。回到这个话题(宁夏滩羊),个人的一点看法,在种质资源相同、自然禀赋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是不是全区可以就打盐池滩羊的牌子?滑志敏:现在可以说(盐池滩羊)已经把全区整合起来了,包括同心、灵武、红寺堡、海原的滩羊肉。我以前还在盐池的时候,跟这些县的书记、县长也交流过,他们也乐意统一打“盐池滩羊”这个品牌。但是我也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按照“盐池滩羊”的要求来,达标了可以用盐池滩羊品牌。为啥我前面也提到了要分级、分类(也是这个原因)。比如,盐池(滩羊)核心区……
贾 枭:但这个分级不是按照地区划分,而是按照产品的实际品质等级吧?滑志敏:对。在(滩羊)这个大的区域,首先按照品种来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搞“基因检测”。牛羊讲究血统,高端的牛羊肉血统必须纯正,比如日本和牛,现在盐池滩羊的要求是必须要达到80%以上的血统才能被认定为盐池滩羊。第二个是饲喂方式,得看是不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比如饲草,有没有要求的中药材、野生饲草等。通过这些标准来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样销售价格、渠道层次等都会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宁夏只打一个“盐池滩羊”,不会再打别的品牌。我在盐池做县委书记的时候,就已经跟他们(滩羊其他产区)沟通好了,大家也都很认可(这种方式)。
贾 枭:这实际上是形成一个产业联盟了。您现在到了省厅这个位置,这个事情会更加容易做。其实您看,现在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不就是面临这个类似情况,洛川苹果、延安苹果,烟台苹果、栖霞苹果……滑志敏:《中国品牌》杂志品牌价值评估的是中宁枸杞,不是宁夏枸杞。从我个人来讲,我在“宁夏品质中国行”活动中,一直讲的都是中宁枸杞。
滑志敏:区域公用品牌往往小地方更能出价值,更能有影响力。打区域公用品牌要避免打省级的品牌。
滑志敏:对。可能一个“小地名”名气更大,比如阳澄湖,它就是一个小地名。包括五常大米、洛川苹果也一样。
贾 枭:所以在您看来,在宁夏(滩羊)就是一个品牌——盐池滩羊。滑志敏:我们(宁夏)现在打的就是盐池滩羊、中宁枸杞、六盘山牛肉、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就是统一打这些,至于产区做企业品牌、企业产品品牌都行,但“大旗”就是一个。
滑志敏:就一个“大旗”,不能分割。现在干区域公用品牌,很多人还是行政思维,慢慢地要纠正过来。
更多内容请看《农业名牌访谈录》,附全书目录:
2020年-2023年间,农本咨询首席专家贾枭携团队走进全国知名农产品产区,与产业管理者、品牌操盘人深度对话,还原了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西湖龙井、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盐池滩羊、新会陈皮、郫县豆瓣、库尔勒香梨、寿光蔬菜等十个中国农业名牌的成长历程,探寻这些品牌成功的经验,著成《农业名牌访谈录》一书。
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是我国首部系统研究农业名牌案例的专著,很好地填补了当前我国在农业品牌建设经验总结方面的空白,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领导、三农分管干部及各级农业农村局等推进产业振兴、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农业品牌,带去有益启发和思考。本书研究的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西湖龙井、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盐池滩羊、新会陈皮、郫县豆瓣、库尔勒香梨、寿光蔬菜等十个农业名牌,是农业品牌建设的中国榜样,它们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原因。贾枭团队历时四年,研究榜样,学习榜样,助力中国农业品牌化、产业振兴走对路!本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全国知名高校学者、“三农”专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教授雷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浙江大学教授黄祖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陆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王忠海、农民日报社社长何兰生等十位“三农大家”对十个案例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帮助读者厘清学习思路,找出可资借鉴的智慧。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热心为本书作序。他指出,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跳出就品牌看品牌,而从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深入产区实地考察走访,对话这些产业和品牌的建设者、参与者、操盘手,还原产业发展历程,挖掘品牌建设经验。这项工作难能可贵、很有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我国在农业品牌建设经验总结方面的一些空白。相信这本书能为各地发展乡村产业、打造农业品牌带去有益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