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怎么对接大市场,盐池滩羊趟出了一条路

教育   2024-12-05 16:00   浙江  

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农本咨询创始人贾枭老师历时四年,走进全国知名农产品产区,对话产业管理者、建设者和品牌操盘手,还原了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西湖龙井、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盐池滩羊、新会陈皮、郫县豆瓣、库尔勒香梨、寿光蔬菜等十个中国农业名牌的成长历程,探寻这些品牌成功的经验,为产业振兴和农业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摘录自该书案例之一——《盐池滩羊:产业振兴 品牌赋能

访谈背景:数百年来,养滩羊是盐池农民的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在盐池,家家户户都养羊。创牌之初,盐池滩羊企业大部分是小打小闹的羊肉贩子,缺乏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如何对接市场?盐池县经过探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访谈嘉宾

滑志敏:2013年12月到盐池县工作,在盐池县工作7年多,其间曾先后担任盐池县委副书记、县长,盐池县委书记,吴忠市委常委等职位,人称“滩羊书记”。访谈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贾  枭:盐池在2017年成立了盐池滩羊产业集团,并且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100多个协会,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滑志敏:是这样的,2016年开始做品牌后,虽然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当时盐池滩羊毕竟是一个小众产品,影响力也没有大到让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来领头做这个产业,我一开始是想去联系外面的有实力、有能力、有想法的企业来做。也有一些企业来看过,但对方感觉产业还是太小,看不上,或者说是对前景不太看好。

贾  枭:能不能这样理解,您那时候也感觉到,盐池滩羊已经小有名气,但整个组织化经营的程度还是很低?

滑志敏:当时的一个想法是,还是要引进企业。我们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了,市场对接上还是很薄弱。没有一个像样的龙头企业去做。而且当时也受到了一个特别大的影响,推介过程中,有人问我,“滑书记,你说盐池滩羊的羊肉好,那我去哪里买,买谁家的好?”那个时候我感觉到,盐池滩羊肉已经有了区域品牌,但还没有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选、怎么买。
还有的说,你们盐池羊肉吹得这么好,我到盐池之后去哪里吃?这也把我问住了。(这背后其实)就是没有龙头企业。当时盐池滩羊的企业大部分都还是小打小闹的羊肉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相互恶意压价。在杭州推介时就出现了,我前脚刚走,后面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说,“书记你要管,我们刚给别人谈好的价格,一斤50块钱,结果另外一家挤进来,卖45块”。我一看不行,区域品牌的名气,影响力虽做起来了,但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来挑担引领的话,这个产业也会很快垮掉。因此必须要有龙头企业来把产业牵起来。
当时请了外面的几家企业来看之后,人家都不愿意干。既然没有企业愿意来做,那么政府就要把这块责任先承担起来。盐池滩羊是当时盐池县脱贫攻坚的一号支柱产业,于是我就开始着手筹备盐池滩羊产业集团。当时,我把所有经营羊肉的企业也请了过来,跟他们商量。政府成立一个企业,把这个产业的担子先挑起来,然后你们要跟上,按照要求来做,大家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为啥我们要求每个乡、村都要有协会,就是要把这些人都用上。我说,成立滩羊集团不是砸你们的饭碗,而是让你们的饭碗端得更牢,让大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强。

贾  枭:县成立协会,我能理解。但是每个乡、村都成立协会是为什么呢?

滑志敏:滩羊集团成立之后,我们有很多标准要往下推,这需要通过协会来执行,从县里到乡、到村都有协会,一级一级统下去,也就是“县统乡、乡统村、村统组、组统户”,这样就把整个(管理体系)串起来了,管理就能渗透下去。标准就是要靠这样一套管理体系来执行下去。从现在来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经营体系,打破了小农户单打独斗、跟小商贩博弈的局面。以前大家很散,在那里争争吵吵,现在有一个规范的组织,这样到一定时候,盐池滩羊产业就容易形成一个市场定价权,有了能调节市场的手段和能力。我们每年定期都会发布这一时期羊肉的价格参考。前面提到有滩羊价格指数保险,又跟这个结合起来。这样关于(收购端)价格就可以由滩羊集团和协会来调控,以此来保证养殖户、加工、销售企业等的利益,避免恶意的价格竞争。
通过滩羊集团和县乡村三级滩羊产业发展协会,盐池基本实现“企业+基地+农户+品牌+标准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购销价格、市场开拓、品牌宣传、营销策略、生产标准到饲草料使用环节实行“六统一”,推动分等定级、优质优价体系建立

  枭:这当中,集团和协会就是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滑志敏:对。集团是国资的,对外就是打市场。我不可能天天带着去干市场,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县委书记可以站台背书,但是背后具体的事情,要由龙头企业来干,这是市场的事情,企业来干。所以就成立了滩羊集团,一个国有独资的企业去干,包括把一些政策也可以倾向性地扶持到上面。通过滩羊集团,把整个经营体系支撑起来。

贾  枭:就是把政府的项目资金,有倾向性地往上靠,(集团)就变成“指挥棒”了。

滑志敏:那几年,每年我们的政策补贴都在调整。比如,2014、2015年补贴主要是在养殖户上,2016、2017年就在市场、品牌、加工等环节做文章。针对养殖户的补贴,羊的收购价格起来了,补贴就降下来了。

贾  枭:我注意到一个数据,盐池滩羊肉的加工比例已接近60%。我去过很多牧区,基本上大部分还是活禽交易。盐池这个加工比例已经是相当高了。

据公开报道,截至2022年11月,盐池全县屠宰加工比例58%,其中精深分割加工比例达到45%以上;年产羊肉2.9万吨,生产盐池滩羊肉加工产品5200吨,研发滩羊产品150多种

滑志敏:盐池滩羊的加工比例(在全国)可以说是最高的了。盐池很少有直接把活羊卖出去的。

贾  枭:因为它(盐池滩羊肉)有价值了……
滑志敏:加工附加值高,以前是原料,现在变产品、商品了。另外,现在线上的交易量比较大。尤其是经历过(新冠)疫情之后,销售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线上交易量比线下还大,渠道也是高端平台渠道,我当时有一个要求,就是价格必须走高端,不能把盐池滩羊肉跟一般的羊肉混为一谈。

贾  枭:刚才谈到了对协会、集团的期许,在后来的运行当中,滩羊集团有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吗?

滑志敏:它起到了。一个是在平时,另一个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刚起来,滩羊集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个时候,老百姓出不了门,滩羊的交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滩羊集团就成立了8个服务队,因为盐池滩羊涉及8个主要乡镇,上门服务。老百姓有羊需要卖,直接给滩羊集团打电话,服务队就上门,达到出栏标准,直接就把羊买走,帮忙销售。需要买羊,滩羊集团也通过服务小分队上门服务。

贾  枭:它(滩羊集团)发挥了特殊时期的公共服务职能作用。假如没有它,(产业)可能就瘫痪掉了。

滑志敏:去年(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个羊肉市场价格低迷,大家基本是持平或很微弱的利润。但盐池县因为有滩羊集团,老百姓还是赚钱的。它(滩羊集团)以高于市场价格保底收购,承担了兜底作用。

贾  枭:发挥了兜底作用。其实不瞒您说,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地区都在探索尝试,不同形式的国资企业,农投公司、农发集团等,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其实是很模糊的。国资企业某种角度来讲,更多是有为政府的一种举措,承担的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市场能力。它绝对不是跟产业的其他企业去竞争,更多还是一个服务组织。

滑志敏:成立滩羊集团就是这个目的。比如,盐池黄花菜也是通过盐池国有企业来做(服务)的。2018年,全国黄花菜的价整体都下来了,跌得很厉害。行情好的时候,一亩地最高能有上万元的纯收入,2018年一亩地纯收入1000块钱左右,老百姓干菜才卖10块钱一斤,高的时候都30多块。采摘黄花菜的时候,我正好下去调研,在地里面,一看不行,通过收黄花菜的商贩了解,全国黄花菜主产区整体都在压价。我当时现场就开会,让国资企业一天之内就成立了一个服务公司,政府拿出500万元,让这家公司来定价收购老百姓的黄花菜,把价格抬起来。当时别人都10块钱(一斤),我们15块一斤收购,只要你的东西产品质量合格就行。这一弄就把老百姓稳住了。因为我知道,黄花菜当季鲜菜刚下来那段时间价格肯定低,如果能存到九、十月份,价格肯定就起来了。通过政府的企业收购兜底,给老百姓树信心。

贾  枭:它(市场价格波动)其实是一个常见的市场规律,只是说(盐池)没有有能力的人出手(稳市)。

滑志敏:对。没有人去干预调控这个东西。我们以前只是让老百姓种这个、养那个,没有管老百姓的市场。现在我们做产业,首先要考虑市场。

贾  枭:这个就是品牌思维。它一定是先看到市场再建“工厂”。

滑志敏:现在销售的模式不一样。过去是你卖啥我买啥,现在是根据需求侧来,有啥需求再来定制产品。

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滩羊集团)是盐池县人民政府出资1亿元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于2017年7月,现已发展为一家集饲草种植、加工,滩羊保种繁育,滩羊肉及黄花菜、滩鸡等特色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推广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2.5亿元,建有年屠宰量为30万只的盐池滩羊屠宰加工厂1座、可存栏5000只以上优质滩羊的可视化生态牧场1座、年产量4万吨的盐池滩羊专用饲草料加工厂1座和2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及2万只纯种滩羊养殖基地。

滩羊集团作为国有企业,与全县养殖基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集团+企业+协会+合作社+养殖户+金融服务”的新型产业化联合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和社会化综合服务,2.3万余户养殖户签订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同期价格的10%收购盐池滩羊,年均订单收购滩羊60万只,带动全县滩羊养殖户实现销售滩羊只均新增纯收入150元以上。

更多内容请看《农业名牌访谈录》,附全书目录:

2020年-2023年间,农本咨询首席专家贾枭携团队走进全国知名农产品产区,与产业管理者、品牌操盘人深度对话,还原了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西湖龙井、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盐池滩羊、新会陈皮、郫县豆瓣、库尔勒香梨、寿光蔬菜等十个中国农业名牌的成长历程,探寻这些品牌成功的经验,著成《农业名牌访谈录》一书。
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是我国首部系统研究农业名牌案例的专著,很好地填补了当前我国在农业品牌建设经验总结方面的空白,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领导、三农分管干部及各级农业农村局等推进产业振兴、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农业品牌,带去有益启发和思考。

本书研究的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西湖龙井、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盐池滩羊、新会陈皮、郫县豆瓣、库尔勒香梨、寿光蔬菜等十个农业名牌,是农业品牌建设的中国榜样,它们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原因。
贾枭团队历时四年,研究榜样,学习榜样,助力中国农业品牌化、产业振兴走对路!

本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全国知名高校学者、“三农”专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教授雷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浙江大学教授黄祖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陆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王忠海、农民日报社社长何兰生等十位“三农大家”对十个案例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帮助读者厘清学习思路,找出可资借鉴的智慧。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热心为本书作序。他指出,贾枭《农业名牌访谈录》跳出就品牌看品牌,而从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深入产区实地考察走访,对话这些产业和品牌的建设者、参与者、操盘手,还原产业发展历程,挖掘品牌建设经验。这项工作难能可贵、很有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我国在农业品牌建设经验总结方面的一些空白。相信这本书能为各地发展乡村产业、打造农业品牌带去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农本咨询
农本咨询官方公众号,分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践心得与洞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