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图片来源于Pixabay.com,感谢图片作者InspirationalStocks )
主要内容如下:
在瑞·达利欧《原则》一书中,“五步流程”体现为:
(1)有明确的目标→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当然,”五步流程“并不是终结,而是在问题处理中的循环往复。
客观地讲,前述“五步流程”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哲学理论,而是基于常识和实际操作的基本原则。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逻辑和实用性,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
二、“五步流程”在律师执业场景中的应用
1、有明确的目标
确立明确的目标是任何行动的基石,缺乏目标即意味着失去方向。在处理诉讼案件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协助客户确立合理的诉讼目标,这包括明确哪些诉讼请求有望获得支持,哪些值得全力争取,以及哪些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从而考虑是否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诉讼费成本。而在非诉讼案件中,虽然原则相同,但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因其常常难以量化),例如,在商务谈判中确保具体合同条件的达成,以及实现对某些合规风险的准确识别与评估等。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面对问题时,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回避或忽视,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正视问题,不容忍问题的存在,是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必要态度。在律师执业场景中,实现明确的目标往往伴随着各种挑战与问题。比如诉讼案件中的证据不足、法律不明确等等,非诉案件中合规风险的不确定性、客户内部意见的不统一、信息传递的不完整等,为了确保诉讼或非诉讼案件的成功推进,我们必须正视并主动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选择回避或忽视。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在律师执业场景中,仅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每一个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所在。识别并准确评估问题的根源,是后续制定有效解决方案的关键,因此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以诉讼案件为例,不少律师在组织证据时主要凭借直觉,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理解诉讼请求权基础理论,来构建一个系统的证据框架,并明确其中的缺项。同时,进一步探究这些缺项的根本原因,比如是调查不深入、证据保管不当,还是法律程序上的疏忽,是至关重要的。在非诉案件中,面对客户内部意见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同样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这可能代表了管理层、执行层以及具体员工之间不同的立场和诉求。透过表面现象,深入看到问题的本质,是律师必备的核心“内功”。
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有了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下一步就是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这需要创造性的思考和周密的计划,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律师执业场景中,这要求我们不仅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够提出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我们需要通过周密的计划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包括考虑法律条文的适用、证据的收集与呈现、与客户的沟通协作等多个方面。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制定一个合法的方案,更是要制定一个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最佳效果的方案,以真正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
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最后一步是将方案付诸实践,并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直到实现预期的目标。这一步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在律师执业场景中,这一步骤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的跟进机制。我们必须促进任务细节都的妥善处理和及时性,同时也要保持与客户的密切沟通,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跟进,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将方案转化为实际的成果,为客户创造价值。
三、律师在应用“五步流程”时的痛点及分析
智识君在之前的写作中提到,律师执业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面对和解决问题。
因此,律师执业与瑞·达利欧《原则》中”五步流程“有着天然联系。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也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五步流程“,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的程度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实践中,影响律师应用”五步流程“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愿设定目标,或难以设定明确目标
目标导向,看似简单,对于律师执业成长而言,却是一项不易的任务。
不愿设定目标:往往体现在主观方面。首先,选择一个目标通常意味着放弃你想要的一些东西。不少律师试图同时追求太多目标,最终却几乎一个都不能实现;其次,我们容易混淆目标和欲望,比如急切地想承接大量风口业务,却忽略了自身的专业沉淀和案例积累;最后,目标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不少律师对于目标设定难以承受其责任和后果,尤其是具体实施后还有可能意味着当初的目标设定是不正确的。
难以设定明确目标:往往体现在客观方面。在复杂多变的执业环境中,律师需要应对各种挑战,明确目标并非易事。具体到某个任务处理上,律师往往需要找到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能满足客户实际需求和期望的平衡点,这一目标的设定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这些难点和痛点源于客观环境的复杂性。
2、不愿直面问题,或难以精准识别问题
问题导向,是律师执业成长的基础,但不愿直面问题或难以精准识别问题却常常是制约律师专业发展和执业成效的关键因素。
不愿直面问题:面对复杂、棘手或敏感的问题,大多数律师并非能像鸡汤那样激发挑战的兴奋感,更常态化的是问题本身可能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表现为对失败的恐惧、对挑战的不适、对自身能力的焦虑,抑或是担心外部评价的羞愧、担心责任后果的胆怯等等。因此,不愿直面问题,不愿将问题摆上桌面,或在短期内成为趋利避害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此种逃避心理却会实质阻碍律师成长。
难以精准识别问题:《原则》一书出提出的表现主要为二,一是将问题某个原因误以为问题本身,典型如不少律师将当事人陈述当然认定为案件事实,忽略了证据与当事人陈述之间的核验;二是不能有效区分大问题和小问题,比如不少律师喜欢做类案检索,但求检索数量却忽略了背后法院裁量标准的分析等。
3、不愿深入分析,或难以找到问题根源
深入分析,要求律师把识别到的问题弄明白,找到问题根源。律师常见的痛点是不愿深入分析或难以找到问题根源。
不愿深入分析:律师在处理任务时,对任务中的某些关键问题缺乏深入探究的意愿,可能满足于表面的了解,没有进一步挖掘任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比如不少律师一方面抱怨合同审查对于成长无益,同时另一方面在合同审查过程中又敷衍了事,忽略合同背后的交易结构、权益对抗,以及所涉及的律师个人的知识体系完善等问题。造成前述悖论及恶性循环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如时间紧迫、工作量大,当然也有主观原因如伪工作者情结、拒绝积累等。现实中,主观原因往往对律师的影响更为普遍和巨大。
难以找到问题根源:难以找到问题根源会导致律师在任务处理中迷失方向,无法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还有可能会延长任务处理时间,增加成本,甚至可能导致任务处理结果不如预期。不少律师难以区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比如服务某些发包人企业,发现出现保函有效期不能覆盖建设工程工期的风险,直接原因是承包人选择或委托的保函出具机构(如银行、担保公司等),所提供的保函不符合要求(一般作为外部因素),但根本原因却是企业自身对保函的管理问题,涉及保函的标准化要求、保函提供主体的约束、业务部门对于建设工程工期的评估以及保函内容的审查等等。
4、不愿提供方案,或不能有效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要求律师规划并向客户交付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律师常见的痛点是不愿提供方案,或不能有效规划方案。
不愿提供方案:实践中,律师不愿提供方案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时间成本,即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此同时却无法转化经济效益;二是责任担扰,即提供方案意味着可能承担一定责任,担心方案实施后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从而对自身产生影响;三是执业习惯,不少律师习惯于传统的服务模式,即仅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而不愿意涉足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提供。
不能有效规划方案:即使律师有了提供方案的意愿,但在具体执行中还可能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提供一个未经规划的思路(甚至谈不上方案),未对方案执行所需的时间、成本、人员、步骤、风险等进行预判分析;提供了一个客户在主观上难以,或在客观上无法执行的方案(实践中这是客户最容易提出的一个问题,要综合考虑调整方案);提供方案过程中未能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或是与客户沟通不畅,也会影响方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5、忽略执行,或不能有效执行落地
执行落实,即前述四步做得再好,不执行也无济于事,简言之为纸上谈点。要求律师不能局限于规划还要执行,坚定地执行方案,时刻谨记任务及其意在实现的目标之间的联系。律师常见的痛点是忽略执行,或不能有效执行落地。
忽略执行:实践中,律师忽略执行的表现主要为三。一是规划与执行脱节,如在前期策略或规划时投入大量精力,在执行阶段缺乏同样的热情和专注;二是缺乏执行意识,如不少律师容易忽视执行的重要性,难以将规划转为实际行动;三是优先级设置不当,当律师面临多个案件或任务时,如果未能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就可能导致某些重要任务的执行被忽视。
不能有效执行落地:除了忽略执行,律师在执行落地环节亦可能出现不少问题,包括:主观方面的执行能力不足(比如律师在面对一个重组并购项目时,缺乏项目背后所需公司治理、资产处置、劳动用工等综合性的执行技能),客观方面的资源限制(如时间、人力等),导致无法按规划执行;缺乏监督和反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跟踪执行进度,律师可能无法发现执行问题;缺乏反馈机制,律师可能难以评估执行效果,从而无法做出必要调整),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如法律法规更新、客户需求改变等,都有可能影响律师的执行落地。
四、律师践行“五步流程”的总体策略与措施
总体而言,“五步流程”是律师执业过程中的一种内在逻辑和必然选择。律师需要将”五步流程“不断内化为律师执业的工作习惯,形成自身一套规范化的执业流程。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入分析-规划方案-执行落实五步骤,同时不断反馈调整,让每一项工作都能有效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在这一流程法中的应用能力,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执业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为解决前述律师在应用”五步流程“中的痛点,可参考以下措施:
1、设定目标并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为每个小目标设定期限,有序推进;
2、不宜同时追求太多目标,追求目标实现率而非目标数量;
3、定期研判设定的目标,是个人欲望还是回归符合客户需求,是否实现合规以及客户需求与期望的平衡;
4、对问题背后的痛苦进行分析,将问题摆上桌面,必要时让团队参与分析;
5、有逃避情绪时要告诉自己,逃避一时却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6、深入分析问题,并能区分大问题和小问题;
7、回归问题分析的常识,即法律关系、权利义务,以及规划适用等,警惕凭直觉分析;
8、区分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9、形成制订方案并细化为任务清单的习惯;
10、对方案所涉及的时间、成本、人员、步骤、风险等进行规划;
11、坚决执行规划方案,让每个步骤得到落实;
12、建立执行监督及反馈机制,及时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13、建立执行总结机制,不断完善律师执业的流程和服务质量。
END
作者介绍
作者:朱 幸 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智识君)
「执业 主要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