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图片来源于Pixabay.com,感谢图片作者 jobinscaria )
五步流程:执业62 | 律师成长新视角:《原则》中“五步流程”的理解-应用-痛点-策略
创意择优:执业63 | 律师成长新视角:《原则》中的“创意择优”,律师个人决策与团队协同优化指南
02 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对律师的重要性
03 如何让差异化管理为律师执业成长赋能
04 结语
(2)前述认知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情绪反应;
(3)前述认知差异会导致各人在综合能力上均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差别。
二、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对律师的重要性
有人说,能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是人变得成熟的表现。这种观点貌似合理,却缺乏深入剖析与具体指导,易流于空泛。
一方面它忽略了推理过程,突兀地提供结论,让人有一种相信但又深不可测的感觉。另一方面,前述观点也不会明确具体行动策略,比如我们该如理理解人与人不相同,是不是一味迎合他人就是理解差异。最后,相关定义缺乏界定,比如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可以算是变得成熟,变成老好人抑或与世无争就是成熟吗,好像也不尽然。
我们周围充斥着大量此类的观点,无法证实亦无法证伪,貌似合理却实质无用,因为其本身就模棱两可。
《原则》一书显然不愿陷入“模棱两可”的观点输出中。瑞·达利欧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关于每个人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结论。他进一步强调,通过自我了解可以明确个体的局限性,即“对自身认识越深入,就越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能改变什么以及如何改变,同时认识到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以及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此后,他还论述了理解自己与他人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力量。
前述力量,在《原则》一书中具体指向是:如果能够实现相互理解,就能实现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我们自身,也能更客观地理解事物。
1、从更高层面看待自身
“更高层面”体现在两个核心维度:
首先,它意味着我们能够洞察并认识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和局限性。这种自我洞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使我们能够进行自我提升。例如,在法庭辩论中,律师若深入理解对方的观点,不仅能强化自身的辩论技巧,还能弥补在构建观点和证据方面的不足。若仅将辩论视为一场胜负较量,那么律师的成长空间将大打折扣。
在团队关系中亦是如此,即使主办律师能力出众,也应注重教导和督促协办律师,同时保持容错心态。若凡事都亲力亲为,长期以往,不仅协办律师难以实现成长,主办律师也可能陷入老办法、老思维的局限中,团队也无法形成有效的集合效益。
2、更客观地理解事物
实现相互理解还使我们能够摆脱个人情感和偏见的束缚,以更客观、更理性的态度来审视和分析事物。这种客观性的提升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例如,在商业谈判中,若双方都能深入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他们就能更客观地评估交易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进而达成更公平、更有利的协议。这种基于相互理解的客观性不仅有助于个人决策,更能促进团队和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用瑞·达利欧的话来说,这么做不仅使我们的分歧变得不那么令人沮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效率。
因此,不管你要做什么,不管你是一个人做、在团队里做还是作为作为主导来做,你都需要理解你和其他人的思维方式。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我们自身,以便客观地理解事物。
三、如何让差异化管理为律师执业成长赋能
在律师执业的道路上,差异化管理是成长与进步的宝贵资源。每位律师都拥有独特的背景、性格、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这些个体差异若能得到妥善管理和利用,将为执业生涯带来更多可能。
以下是智识君结合律师执业经历、经验及总结,提出的差异化管理主要路径:
1、认识自己的特性
人天生具有思维偏向,因此自我评估往往不够准确,且容易受到自我暗示和他人评价的影响。因此,律师要保持冷静和客观,能直面自身思维的盲区和局限性,更能深入分析理解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也不要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执业成长和发展之路。
比如:有的律师擅长对抗雄辩,善长与人辩论找到对方观点陈述的破绽;有的律师擅长逻辑思维,善于将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拆解和简化;有的律师擅长情感沟通,善于倾听客户心声,以同理心构建信任桥梁;有的律师擅长文书撰写,善于将法律条款与事实证据紧密结合,形成有力的法律文件;有的律师擅长策略规划,善于在任务初期便布局谋略,为执行奠定坚实基础;有的律师擅长推动执行,最繁琐的任务也能找到推动的切入口……
理解、识别并找到自己的执业特性,摒弃惯有的胜负优劣心态,才是律师执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在《原则》一书中,提到了桥水公司常用的四种测试方式: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职场人格量表、团队倾向简表以及分层系统理论。律师可以通过这些测试方式来深入认识并剖析自我,但这一过程应当严谨而深入,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游戏。通过这些测试,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职场倾向、团队中的角色以及决策方式,从而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律师而言,其实最需要的勇气不是驱使你战胜别人的勇气,而不管其他人对你有何冀望,你始终持续做最真实的自我的勇气。
2、认识他人的特性
《原则》一书中提出很多特性分类,如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贯彻者与变通者等。其中,瑞·达利欧尤其推崇塑造者。
塑造者,是能够提出独特且富有价值的愿景,并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时,以有效的方式将其实现的人。他们不仅具备全局性的视野,亦能深入洞察每一个细节,是能够从构想一路坚定走到实现彼岸的引领者。塑造者通常展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极富好奇心,拥有强烈冲动去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他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敢于提出宏大且别致的梦想;他们务实而坚毅,能够排除万难,矢志不渝地实现目标;他们深谙人性,了解自己亦理解他人,因此能够巧妙地协调团队,共同迈向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塑造者能够同时容纳相互冲突的想法,并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些想法,从中汲取灵感与智慧,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方式推动愿景的实现。
其中,关于塑造者的最后一点特征,在此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1)同时持有相互冲突的想法:并不意味着塑造者思想上混乱或没有主见。相反,他们具有极高的思维灵活性和包容性,能够理解并接受不同观点、信息和反馈,即使这些想法之间存在冲突或矛盾。这种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解决方案。
(2)从不同角度来看待相互冲突的想法:主要体现在塑造者能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他们不会盲目接受或拒绝任何想法,而是会对每个想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评估,从逻辑、证据、实践经验等多个方面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他们还能够将这些想法进行组合和创新,创造出新的、更有价值的观点和策略。
律师应该积极培训并逐步成为塑造者,不仅塑造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塑造团队和工作环境。这意味着要主动地寻求反馈,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同时也要为团队带来正能量和创新思维。例如,一位律师可能发现团队在处理任务时效率不高,与其抱怨任务安排不当或其他律师的协同配合不够,不如提出引入新的技术工具或工作流程,以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四、结语
理解自己,要求自知,对自己的特点及局限性的明确认知,不至于一味迎合、妄自菲薄。
理解他人要求共情,对他人的思考特点及局限性也能理解到位,不至于目中无人自命不凡。
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思维方式,应专注于观点以及推导过程,而不是擅自进行道德层面的好恶评价。
END
作者介绍
作者:朱 幸 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智识君)
「执业 主要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