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文化   2024-06-19 14:37   浙江  

不知几时开始,逃离北上广的返乡故事,已和征服北上广的圆梦故事一样风靡。
但它们大多属于“反向励志”而非“反励志”,属于“逆行着成功”而非“逆反于成功”,属于“换一条赛道去赢”而非“真的不想再赢”。
它们是地理上的以退为进、物理上的避实击虚、心理上的围魏救赵、经济学原理上的农村包围城市。
它们不是放弃了胜利,只是让你换到梦开始的地方去胜利。
这胜利有政治意义上的,比如新农村建设(就像《我和我的家乡》);有经济意义上的,比如产品渠道下沉(就像《一点就到家》);当然也有文艺意义上和诗性意义上的,比如风景、客栈、写作、邂逅和淳朴的人间真情(就像《去有风的地方》或《我的阿勒泰》)——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胜利换了别名,叫做治愈。
总之,它们殊途同归于“我们离开了大城市,但我们过得很好”。

这便对比出了《走走停停》的特殊处:我离开了大城市,但我依旧过得不咋好。
需要说明,特殊处不等于优秀处,《走走停停》气质颖异,却也有不少属于它的问题,甚至也藏有不少属于它的陈旧。
但它总归避免了一些更俗滥的公式,比如,先用“躺平”实现心理代入,再用“躺赢”实现爽感输出。
它演绎的人生,更像“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赢”。
所以你很难去提炼它的真实态度,它压根就是没有态度、消解和免疫一切态度的,它既非换种思路和方式去赢,也非拒绝和鄙视赢,它全然一副赢不赢都就这么着吧的“死相”。

电影并不曾因厌倦大城市,就树立理想镜像物来美化小城市,电影里的小城市也有鸡贼又市侩、热衷看笑话的邻居,也有虚伪又利己、侵吞下属成果的电视台领导,也有消费完断章取义的真相、就忙着开始评价和定义他人的网络吃瓜群众。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你躲回老家,结果发现,这里也无非是个规模缩编后的草台班子。
当然,你在这里遇见了、甚至搭起了一个你的草台班子,不得志的文艺老年,不得志的话剧演员,不得志的摄像小编。
这个草台班子想要去做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结果没做出来,草台班子依旧是草台班子。

这让它再度逃过了“废柴联盟奋起逆袭、实现价值自证”的狗血窠臼,毕竟前半程里,我真的好怕它讲着讲着就要苦尽甘来、派发大礼,让男主剧情片得奖、让女主纪录片得奖、让爱情双向奔赴、让父子夫妻和解、让老演员大器晚成、让彪悍的妹妹与闷骚的摄像能终成眷属。
好在没有,草台班子依旧是草台班子。

我也好怕它走向另一个维度的俗套:歇斯底里地释放每个人内心积郁的委屈,代表所有被误读被压抑的创作者,喷泻怀才不遇的火山。我怕看到接二连三的决堤,看到母亲的控诉质问、父亲的老泪纵横、妹妹的“你以为我真像个男孩般坚强”、男主的“深夜无人时抱抱自己”。
好在也都没有,就像片中这些人物一样,影片始终保留了弱者残余的体面——不以售卖自身的凄惨,来为渴求谈资的周遭世界,佐酒下饭。
说穿了,草台班子,咸鱼人格,连演苦情戏的兴致和力道都没有。

细碎的生活波澜不惊地裹走了一切试图实现价值上升的东西,所有人都没得逞,父亲的爹味没得逞,母亲的圆梦没得逞,文艺青年的逆袭没得逞,两个寂寞的理想主义者抱团取暖、惺惺相惜的火花也没得逞。
它没有一个在乡情、初心、熟人社会或亲情爱情的温度中重新归于平和从容的过程曲线,它从头到尾就都很平和从容,别说哭了,连笑也没咋笑过。
它唯一的主题就是坦然,不对,坦然这个词,也过于哲学腔、过于“价值上升”了。
它唯一的主题是无所谓。

无所谓才能狠狠自嘲,大大方方地蹭按摩椅、遮遮掩掩地排队领免费鸡蛋、“男人做什么都不持久”、“我觉得他不是这块料”、“你差的就是实力”、“是坨屎在哪里都是坨屎”……连“无敌”(吴迪)和“无双”(吴双)这俩名字里的谐音梗,都在赤裸裸地嘲弄命运的恶趣味。

片子里直接致敬了小津,地域特色和市井风韵又让大家想起《爱情神话》,不过,那股浓烈的雅痞味,和那份奇特的“既社恐又话痨”的反差萌,倒更像伍迪艾伦一些。
元电影,戏中戏(确切说应该是戏中戏中戏——男主拍的电影、女主拍的纪录片、导演拍的我们正在看的电影,三个圈层),双线共进互为嵌套,以观看致敬观看,用窥探戏讽窥探,很多时候,所谓“第四堵墙”前面站着的,兼具片内角色、主创、观众的三重身份。
嵌套也是圈套,许多故意为之的对话,都会让你恍惚一瞬:现在看到的,到底是故事里的生活和情节,还是戏中戏里的一段彩排或实录——然后摄像机拉成全景,出现电影里正在摄录戏中戏的摄像机,果不其然,又一段误会蒙太奇。
这些杂耍和匠心,花哨,但也不新鲜,不新鲜,但也趣味盎然。
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在对上镜头时故意塑造自己的表达,镜头却又总能在另一些时段旁敲侧击地埋伏,悄然抓取你不愿表达、羞于表达的瞬间,何况这里面有两个镜头,拍剧情片的那个和拍纪录片的那个。
这种“我拍到的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又有点让我想起斯皮尔伯格去年那部《造梦之家》。

无论如何,《走走停停》依旧给了我近段时间来最愉悦的观影体验。
因为它相当切近于我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尽管相比故事里的胡歌,我能拿出来为自己作妆点和遮掩的修辞伎俩更多、也就不至于在一冲眼上即被界定为眼高手低的啃老loser,但它还是完美匹配了我们这类人的基本属性:中年一事无成,那就干脆宣布自己还是少年,仓惶地坚守战壕,继续与世界主流规则和评分体系,展开非暴力不合作的游击战。
听过那句话没?“没工作的年轻人,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

顺便说一句:收尾的那段,说教味太重,三年后的那段,又过于刻意,好像只为了车窗里轮流相互打望的仪式感——那是视觉意义上的“走走停停”,和剧本的第一次落笔的自我复沓——那是文本意义上的“走走停停”,笨拙地双重点题。
有人说电影应该提前结束在父亲扮演母亲的转身一刻,我甚至觉得,结束在按摩椅上的那个笑,就很可以。
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只是为自己的灵魂,找一台可以临时躺下的按摩椅。
注意,只是临时躺下,很快还要起来的,因为不起来不行。
此即所谓“走走停停”。

倒是片尾走字幕时的彩蛋,有点意思:父亲的一段独白,眼见着要推心置腹倾囊而出,说到“但是……”,中断了,胡歌问,“后面呢”?高圆圆说,“没卡了”。
世界在这一问一答里,再次回到了巨大的草台班子状态。
这种时候,除了发个笑着流泪的表情包,你还能怎样呢?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喜马拉雅播客:“聆雨子的电影聊天室”

小红书:“聆雨子的且行且读”


邵邵的私人书斋
评评社会,谈谈信仰,聊聊文学,说说媒体,讲讲电影,看看风景,撒撒娇,卖卖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