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夺命舰》:人类能替上帝造出的,只会是怪物

文化   2024-08-31 12:53   浙江  

说我胆儿小也罢,说我是文科生也罢,反正,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类异种科幻题材。

但还是感谢党和国家,竟让习惯了低幼化保护的同胞们,也有机会,看一次真正意义的大银幕惊悚。 

大热天里找点能让自己遍体生凉的东西,也算刚需。

故而它在北美相对遇冷、却在中国内地连刷十天的单日票房冠军,成为又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景。

毕竟,恐怖片是美国市场上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总难免审美疲劳,而咱们这儿,众所周知,建国以后不许修炼成精。


anyway,异形的精华不在“修炼”,而在人类自己的作死野心。

这年头有个烂词儿叫“反思怪”,大致与“理中客”同构,都用于指责他人凭啥不配合自己的无脑情绪。

那么,异形的主题,甚至绝大多数好莱坞怪兽题材的主题,姑且都可叫做“怪反思”——从“怪”身上启动的“反思”。

以这个标准看《夺命舰》,便能发现它的特质:它是一个小切口番外篇,脱胎和取材于异形系列,却并不完全符合异形系列。相比系列本身庞大的世界观架构,它更像主动做了框架收缩,聚焦于一场足够带感的脱困体验本身。 

废弃太空站内,一群为了远走而不吝冒险的年轻人,扎入神秘领土,遭遇危险生物,然后,非死即生,夺路而行。 

这本质上是“凶宅恶灵”与“丧尸围城”两个常见母题的交叠,然后一起往异形的IP幕布上嫁接。

只不过,“凶宅恶灵”是“赶紧逃出危险空间”的逻辑,“丧尸围城”是“赶紧在危险中寻找或守住空间”的逻辑,一个要幽闭绝望感,一个要旷野无助感,二者并不十分协调。

这就让故事有了难收拾的杂沓,这就使得,画面、尺度的激烈性极高,也够好看,但精气神却偏散,文戏更是极为贫乏拉垮。

但是也没什么,本来就是感官向度的作品。


为了兑现和加固这份“小范围闭锁空间内不断强化危机感”的失措,主创不惜频频开启修改器,添加各类物理限制与反物理限制:重力系统定期复位,小行星撞击倒计时,异形的血液是强酸会腐蚀空间站地表……种种规则的强设定改造,互相制衡又互相否决,让你的逃生方案愈发难以抉择难以落地,从而放大阈值、增多了玩法新意。

有趣的是,最后女主的灵光乍现,又恰恰来自于对上述规则与限定的利用与交互,来自于对它们的将计就计:一旦创造失重环境后,强酸血液则无法直接落地;一旦让强酸把飞船底部烧穿后,外气压又能将怪物吸出。

不得不说,这个还挺厉害的。 


话说回来,“怪反思”型电影,再怎么感官,也要有点哲学和社会学。

顺带手,再弄个“符合主人的最大利益”与“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之矛盾,和强迫你再为矿区工作多少年的“延迟退休”,一起憎恨一下资本。

仿生人始终是异形故事里最关键的隐喻,就像这一部里时而大杀四方时而囧傻呆萌的安迪,涉及人对科技的控制与反控制。

仿生人与异形寄生物一起,从极致的理性与极致的非理性两个端点上,从极致的施控与极致的失控两个端点上,对人类构成了双向奔赴的挤压和怀疑。

只不过,导演在安迪身上给出的答案,依旧相当廉价且简单:你不要趋近完美,你才能保有人性之美;你不要保有全能,你才能趋近人之可能。

归根结底:“人”以及“人类文明”究竟是否需要进化、升级,是否需要被主观改造到更加强大、更加在理论上接近完美。

要知道,这一切的起因都是要摆脱殖民地采矿的身份与命运,摆脱人对人的奴役和剥削。 

要知道,这一切的结果似乎是,人逃得了生命和自由,却恍惚间丢失了意义:因为在这场浩劫的洗礼中,你发现自身也不过是某种更高维存在的培养皿,不过是一种塑造,甚至是,捏造。 

啊多么痛的领悟。


当然,此中还藏着更内在的心理原型,这心理原型可能伴生于我们的整个进化史,那就是:异种恐惧与生殖恐惧。 

所以,美式科幻中几乎所有杀伤性物种,无论多么强大,基本都呈现为节肢、软体和爬行类动物的样式,此即为异种恐惧。

所以,比物种更骇人也更害人的,是那些面目可疑的血清注射剂,是曾经进行的基因试验,是怪物胚胎里盛放出的那张婴儿的脸,此即为生殖恐惧。

总之,人类进化、退化、变化与异化的所有企图,都显出了后患无穷的邪恶性。

总之,人类不应该试图溢出人类之外,去成为上帝、去成为自己的造物主。

卡莉·史派妮从前一阵的《美国内战》起,就以一张无所畏惧的女大学生脸预订了坦荡星途,以至看此片时我也时时跳戏,觉着她手中的脉冲枪,若换成照相机,才更加贴合。

反正,见证的都是人与社会的崩坏本身。 


最后的最后,必须再呼吁一遍电影分级制度,毕竟,这片子有多不适宜儿童,众目共睹,而它公映的时间,竟然是暑期档。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喜马拉雅播客:“聆雨子的电影聊天室”

小红书:“聆雨子的且行且读”


邵邵的私人书斋
评评社会,谈谈信仰,聊聊文学,说说媒体,讲讲电影,看看风景,撒撒娇,卖卖萌。
 最新文章